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我們的歌】第六季: 擦亮多元底色 以「我們」之力創作「好歌」

2024-08-23綜藝

東方衛視音樂合作綜藝【我們的歌】已經連續播出五季,多次重新整理國內音綜收視率紀錄,收獲觀眾好評。邁入第六季,【我們的歌】以「聽世界的聲音,唱我們的歌」為核心理念,打破原有賽制全方位升級。

【我們的歌】第六季開播後收視亮眼,CSM媒介研究71城和CSM媒介研究35城雙網收視連續5周破2,連續5周排名上星頻道音綜第一,中國視聽大數據、CSM媒介研究35城、CSM媒介研究71城、CSM媒介研究全國網、CSM媒介研究全國網城域、酷雲數娛全國網、歡網大數據全國網7網收視連續5周周日第一。

打破原有賽制

輸出「四破」好音樂

第六季節目形式突破以往由A、B組歌手兩兩配對形成固定組合,彼此磨合成長,爭奪最終「金聲拍檔」的「縱向競演」模式,轉化為平行的A、B、C、D、E五組嘉賓,透過盲配試煉和自由組合競演兩輪演繹,爭奪當輪金曲的「平行競演」模式,最終開啟兩期直播盛典,最後一期輸出節目的年度十大金曲。

東方衛視中心虹工作室負責人、【我們的歌】總制作人陳虹表示,新一季節目核心由聚焦「組合」向關註「作品」轉變,以「我們」之力創作「好歌」是本季最大特色。

「好歌」怎樣產生,引發創作團隊思考。嘉賓陣容方面,「主創認為,好歌的產生需要更多自由、更多參與、更多風格。為了輸出更多破圈、破題、破想象、破傳統的好音樂作品,節目組決定放棄原有角逐‘金聲拍檔’稱號的競演賽制,廣發‘英雄帖’,讓更多歌手參與這一場‘自由、多元、破圈、融合’的音樂創作。他們不受限於拍檔、不受限於節目模式,自由組合,融合、選擇,以此創作更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音樂作品。」

舞美方面,本季最大的改變是將「盲配區域」與「舞台合作」統一歸納於主舞台。在以往五季節目中,「盲配」是在後台完成的。第六季則透過舞美設計,將盲配過程呈現在觀眾面前,拉近舞台與觀眾的距離。

多元融合 拓展價值邊界

在回歸音樂本質的同時,【我們的歌】第六季不斷探索更多可能。一方面,節目更加註重兼顧國際音樂人和音樂受眾,擁抱多元的音樂內容和需求;另一方面,節目愈發顯現「融合」特質,積極拓展價值邊界。

本季競演藝人數量大幅增加,從往季的18—19組,直接擴容至30組以上。導演組介紹,陣容擴充能保證組合的多樣性、多元性、多變性,避免因藝人缺失造成「好歌難產」的遺憾。與此同時,歌手選擇標準也從原有的跨代際,延伸至跨曲風、跨國甚至跨界。例如,A組陣容主打多元,有經典歌曲前輩代表張清芳、越劇跨界代表陳麗君、當紅影視歌手劉宇寧、創作型歌手大張偉、民謠代表人物毛不易,以及來自丹麥的樂隊組合「麥克學搖滾」、來自馬來西亞的戴佩妮;B組陣容主打年輕,除了41歲的尚雯婕、39歲的李承鉉,菲道爾、Mariah Angeliq、艾熱、小鬼-王琳凱幾位中外歌手均為90後;C組陣容主打「老中青」三代大vocal(在音樂表演中擔任主要歌唱角色的成員),有前輩藝人騰格爾、龔琳娜,中生代藝人張淇、吳莫愁,新生代藝人黃霄雲及來自哈薩克的迪瑪希。這些跨代、跨國、跨民族組合大膽嘗試,不僅呈現別樣風格,更在合作過程中碰撞創新火花。

導演組認為,「融合」有著非常寬泛的主題。首先是音樂的融合,在歌曲選擇和歌曲創作過程中,「融合」是艱巨的任務。如何既展現歌手的融合,又體現不同歌手的特別風格?為此,音樂組不僅從經典歌曲中尋找靈感,還從網路歌曲、海外歌曲、民族歌曲甚至戲曲中汲取靈感,努力實作音樂元素多元融合。例如,劉宇寧和陳麗君的古風戲歌,展現流行樂與傳統戲曲的隔空對話;尚雯婕與艾熱的跨界作品【不鼓自鳴】,以中國莫高窟第321窟北壁所繪【阿彌陀經變】中不鼓自鳴樂器影像為創作觸點;尚雯婕和Mariah An-geliq合作世界流行歌曲……【我們的歌】第六季在融合中擦亮多元底色,歌手對音樂的敬畏和真誠,讓他們在舞台上更專註於歌曲創作,更勇於展現自我、挑戰自我。

世界表達「對話」異域觀眾

自2019年初次與觀眾見面,【我們的歌】已行至第六季。在導演組看來,6季持續保鮮的秘籍,在於團隊一直強調「真誠」,對音樂真誠,對觀眾真誠,對歌手真誠。

作為國內音樂綜藝綜N代代表之一,【我們的歌】節目模式先後「出海」西班牙與越南,在兩國主流頻道制作播出當地版,開創了中國原創節目模式在歐洲主串流媒體平台播出的先例。【我們的歌】第六季總導演曹毅立表示,本土節目在海外生根發芽,【我們的歌】不僅開啟了中國綜藝節目國際交流的新篇章,更為創作團隊和東方衛視未來音綜的創作之路,提供了參考和借鑒。「盡管中外文化存異,但情感相通。音樂是能夠跨越文化和語言障礙、與全球觀眾產生共鳴的藝術形式。【我們的歌】成功‘出海’正是借助‘音樂’這股真誠的情感力量,啟用世界觀眾共鳴。中國原創節目、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更多關註‘世界的共鳴’及‘真誠的語言’,這樣才能用‘東方審美、世界表達’去與全球觀眾跨界對話,讓中國文化更好地為全世界所認知。」

圖片:節目官微



投稿請發送至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