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如此相愛也分手,真愛很難,但很美

2024-01-03綜藝

在似乎全世界都在營造愛很難的時候,有個人想唱點反調。

有感於:書店裏,【冷親密】【數位化孤獨】【愛的終結】這些透露著孤單氣息的新著擺在最前台;社交媒體上,【再見愛人】等一眾情感類綜藝被無數人圍觀咂摸,即便不想看到,兩口子的種種難堪每天也會推到你眼前。它們共同烘托出一種氣氛:個體的情感生活和生存處境正在被前所未有地放大,無數孤獨心靈既自閉又渴望暴露,想安靜又盼望關懷,不知道要不要愛,想愛又該怎麽愛。

我們愛得更困難了嗎?交流的失敗越來越不可避免了?

如何愛,意味著我們如何與他人連結。作為一種現代社會景觀,「曖昧時代」在陌生人社會才可能存在。愛的發生更容易了,當然,破碎得也更容易了。

許多人留戀舊日時光,只是因為在記憶的濾鏡裏,那些曾磨損生命的沙礫都被篩掉了,留下的是些圓潤閃光的彩色石,心裏的小孩得以流連把玩。正如我不相信烏托邦會在未來實作,黃金時代也並不存在於過去。「車馬慢一生只愛一個人」或許並不是浪漫,更可能是了無生機的消耗。

【你的婚禮】劇照

所以我願說,這個被我們稱之為「曖昧時代」的當下,並不是愛變得更困難,更稀有了,而是反過來,現在是愛得最自由,也就是愛能夠被任意形塑的歷史階段。男孩不用十來歲就要與一個從未見過面的人結婚,女孩也不必因為經濟或人格不獨立而依附於一個男人,不喜歡異性的可以與同性在一起,不想要束縛的也能夠快活獨身,不愛人的可以與寵物相依,也可以和AI產生依戀,甚至能和自己的房子結婚。

只是,當我們在說愛的時候,到底是指什麽?如果是兩個異性結婚那種強約束關系,那它的確會令人失望,每況愈下的結婚率足以為之證明。可是,愛本身就無法提供確定性,只要墜入過愛河,被愛擊中過便知,愛是隨機的、偶然的、狂熱的,愛是被動、不顧因果、不問理由的,它絕不出於一個人的理性意誌,而是就那樣降臨了。

如果,愛指的是一個人對另一個物件產生好奇、渴望、偏心,尋求建立身心的連線,那麽這個時代,不要太好。你可以與一百個人談戀愛,結成各種形式的親密關系,任君發揮。

所以,愛究竟是什麽呢?有人會說,愛是想觸碰卻又收回了手;有人願說,愛是陪你到天荒地老;有人卻說,愛的盡頭是一片黑暗;還有人要說,愛是一場高燒,是癲狂,是瘋魔。

以我所見,兩個「相愛」的人各執劇本、互相指責、不歡而散、形同陌路、對簿公堂、大打出手這些事每天都在上演。以愛之大,裝得下一個人全部的自私、妒忌、狂妄、偏執,它們都可以以愛之名大行其道、攻守自如。

而以愛之大,也容納得了包容、相信、盼望、忍耐。

幸好如此,愛從未止息。

愛需要物件

愛是什麽?這樣艱難的問題,我想一個從故事開始。

在世界之初,人類是圓球形,每個人有四只手,四只腳,頭上長著兩張臉,一張朝前一張朝後,生殖器有一對,有男人、女人、亦男亦女三種性別。人走起路來可以隨意向前向後,跑起來像滾的,速度飛快。他們體力強健,對神構成了威脅。

於是,神將人剖成兩半。被剖開的人,這一半整天想念那一半,茶飯不思,終於找到了,要終日抱在一起不肯分。若是其中一半死了,活著的另一半就要再去到處求偶,直至死亡。

諸神因此心生憐憫,讓人類可以交媾,若男人和女人相遇,就能繼續繁衍,產生後代,若同性相遇,不能繁衍,卻也可以心裏輕松,好去過正常生活。從此,愛的欲望根植於人心,人尋尋覓覓,只為求得愛人,治好被剖開的傷痛。

這是【會飲篇】裏,蘇格拉底所講述的愛欲故事,也是我們關於愛最早的、最浪漫的認知之一。它恰如其分地描摹了愛是什麽。愛,是終其一生,尋回自己的完整性。

愛,是尋回自己的完整性/【我們是大人】劇照

我們能體驗到的最美妙的時刻,就是和另一個物件(人)形成聯系,實作幸福滿足的共同體體驗,好像回到了生命來時的地方,又同時身處生命的終點。當愛發生時,如雙腳站在堅實的大地上,自己不再是漂浮無依之物,有一根繩牽引著回家的路。

或許你有不同的感受,這沒關系,關於愛,難的並不是描畫出它盡可能多的面向,而是給愛以邊界,克服自說自話、自我感動的窠臼,達成愛所期望的彼此理解。

在【會飲篇】故事所提供的關於愛的豐富資訊裏,我們看到,人的愛,包含三個要素:

第一,愛有物件;

第二,愛透過身體達致完整;

第三,愛是獨占的。

愛是雙人舞。生命經驗告訴我們,愛必有所附著、有所依歸、有所期盼。透過愛,我們確認了自己的存在,而存在就是被承認。這也是為什麽,沒有回應的物件那麽讓人絕望。那些不被接住的時刻,不僅是愛落空的時刻,也是我們的存在不被看見、不被承認的時刻。那些時刻,我們失落了自己。

這或許會遭到一些獨身主義者或強大的女性主義者的嘲笑,把自己寄托於另一個人,這怎麽得了。

可哪怕宣稱只愛自己的人,他也在期待一個更好的自己。那個意識到要愛的自己,和被愛、被期待的自己,是不同的自己。一如笛卡爾所說的「我思故我在」,「思」的我和「在」的我,正是兩個我,是「思」(愛)的我確認了「在」的我。

在愛中,或授權以尋找和確認自我/【只有愛能讓我生存】劇照

若我們采納黑格爾的意見,人甚至是沒有內在的。我們好像在公共場合戴著面具,只把真面目留給自己,所以別人都不懂我,可我們又真的了解自己嗎?那個他者眼裏的自我,對自己來說,又何嘗不是模糊的。

再進一步,即便是那個面具背後的自我,也是由公開的資訊所構成,如人照鏡得見自身,我必須透過他者來認識自己。而並沒有特別的、只屬於自己的通道去通向那個秘境裏的自我。「實際上,人性的本質只存在於已經實作的意識共同體中。」黑格爾如是說。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從始至終,我都在與他者進行互動。

所以愛,是一種關系。並且註定是一場跨越他者性、跨越鴻溝、跨越異質之旅。

愛的難題也在於這裏,既要克服彼此的差異,又得珍惜彼此的差異,實作相互的承認。在愛的他者面前,我們希望確認,又不敢確定,所以始終在試探、賽局、猜測、思考的是,自己的資訊是不是準確表達出來了,又是否準確地送達對方那裏,而對方是不是接收到了,並且如我所願地理解了我的意思。

愛也存在著試探和賽局的過程/【我們是大人】劇照

美國學者約翰·杜翰姆·彼得斯觀察到,在現代社會,「我們在進行一場鈍劍對決,對手看似在回應,但這種回應要麽動機模糊難解,要麽亦真亦假,我們很難確認其真實性」。這已經成了我們如今的普遍體驗。

這種鈍劍對決,不僅是陌生社會中的資訊不對稱帶來的後果,毋寧說,許多現代人生活在一種大型的迷失之中,與傳統穩定聯系的失聯,造就了混亂不明的自我、模糊不清的人格,使我們建立起來的,也是同樣松散且曖昧的關系。而這種關系,又反射回來,加劇了自我的迷失。

指望這樣的自我之間彼此理解,相互照見,建立起深度的關系,當然很難。

愛是一個身體找到另一個身體

我常看到這樣的說法:「我不相信對一個人的愛會永遠不變,但我相信愛會永恒。」

多麽巧妙,現實又不失希望,看起來很美,讓涼了一半的人心,生出暖意。

可「愛是永恒的」,這話的背後是不是也蘊含著另一層意思——人永遠也無法一勞永逸地跨越他者性,在此世實作愛的圓滿。所以,人永恒地需要愛,幫我們在一次次意識到跨越的徒勞與理解的不可得後,還能繼續這趟註定困難而危險的旅程。

哲學家克爾凱郭爾在追求女孩蕾吉娜時,在信中稱她為「你是我心靈的統治者,隱藏在我胸膛最深處的秘密,你在我最充實的生活想法中」。她讓他相信,「當一個人首次看到心愛的存在時,他早已認識她,相信所有的愛和知識一樣都是回憶」。

可在幸福地與她訂婚後,他又和未婚妻戛然終止了關系,在一封信中告知對方:「我謝謝你從來就沒有理解過我的意思,因為我的一切都是從這一事實上學到的。」當他意識到理解的不可能,選擇了放棄,以承認和接受這一現實。

何其相似。愛讓我們短暫地產生了不分彼此的共同體幻覺,可它終究是幻覺。

愛會讓人產生不分彼此的幻覺/【後來的我們】劇照

如果說有什麽真的是永恒的,那麽恐怕是人要永恒地活在這樣的折磨之中:我們終其一生尋求完整,卻不可能擁有完美和完整,我們只是在瞬間觸摸到愛,讓我們短暫地自以為完美和完整一下。因為那些瞬間,我們得以勇氣非凡地生活在對海市蜃樓的渴望中,卻又因不能擁有而痛苦。

是不是因此,智者不入愛河呢?

他們意識到了人的有限性。這種有限性,來自人的身體。

讓我把話說得更清楚一點。

身體是人存在的基礎,如果我們渴望從一個人,一個有自己獨立生命意誌和自我利益的人那裏企圖嘗試交流和理解,就必須要透過身體。盡管丘位元身有雙翼,可以帶人飛躍到圓滿之愛所達之地,但它的箭也首先要射中兩個人的身體。兩個被剖開的、要找到另一半的人,終於找到之後,所做的也是,緊緊相擁。

按斯賓諾莎的說法,人的感情,來自人的身體被外界(另一個身體)所影響、挑動、刺激,所產生的感觸。情感,就誕生於身體的感觸經驗。所以,愛欲不僅是關系,也是一個身體與另一個身體的關系。哪怕是AI,也要模擬出讓人喜歡的聲音,哪怕是矽膠,也要仿造出觸覺和視覺,以實作身體的假想。

【阿莉塔:戰鬥天使】劇照

身體作為我們的通道,我們的屏障,我們存在的方式,規定了我們的根本特性——有限性。身體有神經反應會感知到痛,傳輸資訊會損耗、會被誤解,細胞會衰老、死亡。因此,在科幻想象中,對人身體的改造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在【阿莉塔】【賽博龐克】【星際大戰】等作品中,在人體上安裝機械裝置以加強力量、延續生命,已經相當普遍,而對人的弱點克服的極致——上載意識,走得更遠,徹底擺脫了身體的束縛。

在人類現實裏,從古老的傳心術、招魂術,到腦機介面的實驗,這些「科學」狂想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身體。它被當作橫亙在人類之間的鴻溝而加以克服。

現代性部份實作了這一理想,透過媒介的發展,身體的感官得以被延伸。我們能聽到千裏之外的聲音,看到萬裏之遠的東西,甚至是假的幻影。如此,即使身體不在場,好像愛也能發生。愛的形式和可能性因而也被擴充套件了:一個老婦偽裝成蘿莉,贏得熒幕前男人的愛;一個聲優,憑借磁性的聲音,獲得女人的喜歡;殺豬盤,甚至不用真人和身體的在場,就能將遠方的女孩騙得傾盡所有。

可這種場景是高度限制的,它要麽無法經過真實的驗證而終將坍塌,要麽不願滿足於一種感官而想要更多。在此,我們知道了何為有限何為愛。它是不可復制、不可模仿、不可欺騙。

【在窗邊】劇照

正如依賴於身體的感觸是動態的、暫時的、易逝的,依賴於身體的愛也是易變的和脆弱的。人因其脆弱而對其他物件有需求,這個需求所產生的依賴,使人又受制於它不可控的物件,一個獨立的意誌。

所以愛是那麽危險,愛一個人,就要把自己的軟弱的、易受傷的地方暴露,要承擔有一天可能被傷害的風險。古偶劇深諳這個心理,【香蜜沈沈燼如霜】裏,花神推算出女兒萬年內有一情劫,為了不讓女兒和她一樣為情所傷,她給女兒服下了斷情絕愛的丹藥,給女兒的祝福是「無情則剛強,無愛則灑脫」。那些得到丹藥的仙神,也早就擺脫了情愛的軟肋。

對於人,由愛而開啟的連結要走向深處,入口正是那些脆弱、無能和不足。機器可以模仿並超越人的能力,卻不能模仿人的脆弱,它不具有脆弱性,只有可被修復的bug。

愛是獨占的

我們和AI可以建立情感連線嗎?對AI的愛又算是真正的愛嗎?

在電影【她】中,主人公的AI善解人意,對他關懷備至,他由此愛上了AI,選擇與其成為伴侶,而放棄了和真實的人建立關系的可能。

可是愛上AI的人,當發現AI對所有人都那麽理解體貼,當意識到AI與成千上萬的人建立的是同樣的關系,嫉妒使他終止了和AI的關系。

這個故事,最頻繁被講述的,是前半段,人如何與AI產生依戀。而後半段,鮮少被討論。可它同樣重要。

在電影【她】中,主人公和他的AI成為伴侶

目前為止,關於人機之間產生情感的故事,我們似乎沒有看到特別積極的、令人憧憬的想象,這或許是因為,我們關於愛的經驗,在漫長演化史中,是由身體而來的。身體的關系是一對一的,所以,由身體關系發展而來的愛的欲求,也是一對一的。

沒有身體的AI可以做到對每一個人都表現得體貼、關愛有加,具有身體的人類卻沒有辦法同樣如此。人愛誰,必對他是偏愛的。所以愛所到之處,嫉妒必至。

在同樣具有身體的寵物身上,我也看到了這種情感傾向。

我經常刷到一類視訊,其中的貓貓狗狗,看到主人表達對其他貓貓狗狗的愛,而表現出嫉妒的舉動,可能會攻擊其他得到愛的小動物,也可能是更主動地求愛。這讓我對愛的排他性在生物中的普遍性質產生了一點作為同類的欣喜。

從這一點來說,重要的不是愛的物件是不是人,如果不是人還算不算情感。而是愛的經驗從身體而來,這種經驗又會被投射到任何物件上——哪怕它是動物、是非人,這種愛的關系也是私人的、一對一的、排他的、獨占的。

【千尋小姐】劇照

讓我們想象,被愛的人,是如何被他愛的人當做了他的全世界,當做了他的神,這種愛使人具有神性。在愛的賦予下,一切看似簡單的行為,都散發著獨特魅力,充滿私密的渴望。

所以基於私人連結的愛,是具體的、偏愛的,不是民主的、普遍的、陽光普照的。

這與佛洛伊德的意見異曲同工,在他看來,愛欲是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依賴於交媾的力量,而文明所要求的,是普遍的、廣泛的、眾多的,但強度低的情感紐帶。這兩種情感方式和連結方式是沖突的,文明的實作,事實上以壓制人的愛欲為代價。文明愈是進步,人的愛欲和本性,受到的殘害就愈嚴重。

在佛洛伊德的意義上來說,愛是反秩序的。

秩序所要求的集體理性、均質關系,要麽壓制愛,要麽會被愛所破壞。

只要人的身體生存方式這一基礎不改變,那麽由此而形成的人的情感經驗和情感方式就依然制約著我們、支配著我們。但現在,為我們所習慣的關系——秩序已經松動了。因為當我們談論愛,也就是談論關系的時候,已經不能約定俗成的只局限於人和人的關系,而不得不考慮人和動物、人和機器、人和AI的關系,承認與非人物件的感觸經驗,確定我們與非人物件的關系範圍,這顯然既是超出人類經驗的新現象,也是急迫的問題。

人類與非人物件的相處經驗與範圍是人類面臨的新現象/【無姓之人】劇照

如此,我會說,愛既是人的天性,也高於人,超脫於人。愛的流變、愛的難題、愛的捉摸不透,或許正是因為,愛比人類經驗範圍所能覆蓋的更廣大,愛的形象和形式,比我們以為的,更加可塑。那麽,我們關於愛的驕傲和自信,或許就更不值一提,但恐懼和不安,也更不值得擔憂。

在各種愛被扭曲、被消解、被壓制的分析中,呼籲應該讓愛回歸愛,讓愛是愛,其中最有力的如馬克思。在他看來,這個世界裏人和人的關系是被貨幣關系所扭曲的。個體的選擇事實上是消費市場、生產關系的附屬物,在這一表象下,個體選擇卻偽裝做這個時代最大的「意識形態」。

馬克思的理想是:將人看成人,將人與世界的關系看成是人性關系,只有這樣,你才能實作用愛來換取愛,用信任換取信任。

可這一天,什麽時候能到來呢?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作者 | 董可馨

編輯 | 朱秋雨

新媒體編輯|阿樹

排版 | 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