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央視對話中的鐘睒睒,向外界透露什麽訊號?

2024-08-14綜藝

上周六晚上,央視【對話】欄目的最新一期,農夫山泉的鐘睒睒少見地出現在鏡頭前,談了整整一個小時,資訊量很大,很值得一看。

透過這場對話,這個以往形象略顯低調神秘的鐘睒睒,開始變得清晰起來。包括他談到怎麽做農夫山泉,以及對一些尖銳問題的回應。

01 談流量:流量如水,隨他去吧。

在這之前,圍繞鐘睒睒的印象,大多是由一個個標簽構成的。尤其是上半年的輿論風暴,可以說是一場大型的圍繞鐘睒睒的標簽戰。

早年間對一個人的評價,他的能力如何、品德怎樣,由組織來下結論。這個結論其他人看不到,都裝在個人專屬的檔案袋裏,俗稱「裝袋子」。

網路時代了,不流行裝袋子,流行貼標簽。標簽比袋子更厲害。因為它沒有調查論證的過程,卻有給人拍板定性的效果。標簽貼在人身上,印象就刻在了大眾的心中。正如大眾的心智很難反轉,而標簽一旦被貼上,撕下來也是一層皮。

莫須有的標簽,本質上是流量之惡。鐘睒睒當過新聞記者,從對話中看得出來,他對「流量之惡」既有洞察,更有體會:

如果「流量」這個詞它帶的資訊沒有責任人,也就是流量在輿論的環境之下不承擔法律責任,那流量一定是種惡。

可是即便如此,他似乎只能跟「流量的惡」達成某種「無奈的和解」:

我估計現在這一次給我加在網路上的汙名化洗不幹凈,隨它去吧。

眾所周知,人在有些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會說「隨他去吧」。

盡管流量如水,但回過頭來看,之前圍繞鐘睒睒的風暴,其實是互聯網歷史上一個值得揣摩的案例。這個案例的意義是,在標簽盛行的年代,到底該怎麽客觀地評價一個人?

02 談財富:與馬斯克不可比,但社會責任可以比

老話說的是「聽其言,觀其行」,到今天也依然應該是評價一個人的標準。所謂「言」,首先就是看所說的東西是否符合邏輯。

從這個對話裏,會感到鐘睒睒口才不錯,但他不是那種激情動員似的演講者,反而更擅長說理,是一個邏輯比較縝密的人。

印象最深的一個問題,是主持人問鐘睒睒,如何看待「美國的首富是造火箭的,而中國的首富是賣水」的?

鐘睒睒沒有否認這個事實,甚至也大方承認自己「就是賣水的」。他對比了自己與馬斯克的不同經歷。埃隆·馬斯克25歲的時候在史丹佛讀博士,而25歲前的鐘睒睒唯讀了四年小學,做了十七年的農民,因此:

只能做我的知識範圍當中我可以做的事情。

事實上,鐘睒睒所說的這點,也是評價一個人的客觀要件。無論對什麽人,都不可能跳脫既有的條件和環境去要求他;而是看他是否在這個條件和環境裏,盡可能做到了最優和最好。

所以,鐘睒睒和馬斯克大部份不可比,但有一點是可以比的。鐘睒睒說:

同樣是首富,這個社會責任是可以比較的,因為財富本身它是有社會責任的。

03 談企業:把錯事做對。

在這個對話裏,最有價值的部份,或者說最讓鐘睒睒的形象變清晰的部份,是他談怎麽做企業的部份。這裏呈現了許多具體事例,是「觀其行」,是了解他做了什麽。

鐘睒睒最基本的一個形象,還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他不是一個新銳,是一個在市場經濟早期打拼出來的,白手起家的企業家。

而這一代企業家重要的精神是什麽?鐘睒睒在采訪裏說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話:

把錯事做對。

老實講,這就是我理解的那一代企業家的精神,是他們超越常人的地方。

如果「把錯事做對」再換個說法,那就是「把坑踏平」。因為做企業本身是一種冒險,再厲害的企業家也不可能從開始就精心策劃好一切。踩到坑不要緊,關鍵是不繞道不放棄,而是「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把坑踩平,最終把錯事做成好事。

鐘睒睒舉了一個例子。

農夫山泉做柳橙汁十四年沒有盈利,原因在哪裏?踩坑了。最初找的贛南的原料橙雖然吃起來味道很好,但是經過工業殺菌之後,會產生一種苦味。他事後才知道,這個品種的橙子榨汁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但這個難題他沒有放棄,想辦法,經過七年的攻關才解決。

我切身感受過做一家企業從0到1的艱難過程。尤其是做to C(面向消費者)的企業。從原料、產品到行銷每個環節都是一道道坎,時時處處都是難關。如果最重要的創始人沒有一股勁,每一步可能都會失敗。

農夫山泉在食品快消這麽卷的行業裏,能穩坐頭部,創始人絕對是最重要的因素。

盡管我不認為財富是判斷一個人成功的唯一維度,但至少是一個很重要的維度。一個人能在財富上做到最頂級,那他身上必然有常人所不能及之處,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04 談情懷:本身是農民

雖然農夫山泉身處的行業賽道是快消,行銷上也很有打法,但它其實是一家建立在農業基礎上的公司。不論是果汁,還是茶飲,原材料都離不開農業。鐘睒睒出身農村,這些年大量功夫都花在產地上,一直在和不同地方的農民打交道。

我見過幾乎所有從事農業、了解農業的人,都會這樣講:做農業需要情懷。

為什麽?農業難做,農業極復雜。一個是靠天吃飯,風險不可控;一個是生產周期長,承擔風險的能力弱,就比如一點價格波動就會讓農民擔驚受怕,而價格與產能又會相互影響。

在水果這樣的經濟作物上,農夫山泉這樣的公司,起到了一個帶頭和穩定的作用。實質上,是把農民個體需要承擔的風險給集中扛起來。

鐘睒睒透露,他用4300多張合約,把果農納入到標準化生產中。原來1.5元的(收購)價格,他提到2.8元,價格根據市場的變化上浮,且保證收購,農民的收益因此得到保障。

一位贛南的果農在節目現場說:

假如沒有農夫山泉去榨汁,我們種的果園(就)比較麻煩...農夫山泉還是有良心,對農民有感情的企業。

05 談評價:不要去撕掉標簽

至於對自己的結論,鐘睒睒在節目裏說:

我是對自己的結局非常有信心的,第一個白手起家,幹幹凈凈,每一塊錢都是幹凈的,(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我照章納稅;第三個上下遊供應商你可以去調查,鐘睒睒對上下遊供應商的留利;第四個對員工的福利,員工的待遇,當然我做的還有努力更好的空間,但是我目前的水平來說,我認為對自己是滿意的。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有兩個評價的。一個是他人、社會的評價,一個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如果完全一致那當然好,但這是極少數。如果不一致,或者在某一段時間差異很大,但只要自己對自己有信心,那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好了。

在訪談的末尾,主持人問鐘睒睒:當你面對這麽多的標簽,你最想撕掉的一個標簽是哪個標簽?鐘睒睒說:

我認為他既然給你貼上了標簽,那一定有它內在的道理,你就慢慢去消化,你不要去撕掉。

主持人聽後說:

這個答案有點出乎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