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因Ai相約】:一檔有售後的AI交友節目

2024-09-18綜藝

這兩年,情感交友節目總被觀眾吐槽——

離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獵奇性越來越強,服務性越來越弱,別說「售後」沒保障,甚至「售前」沒質檢。

反者道之動。不良現象恰是改良起點,自然會湧現出修正的新事物。

東方衛視【因Ai相約】就是這樣一檔具有劃時代氣質的新情感交友節目,它不但是全國首檔人工智慧實驗類交友節目,做了一次「人無我有」的「AI交友節目」,還全面啟動了售前售後保障:

售前,有嚴格的資訊核實、背景調查、面試環節,這既是一檔嚴肅的交友節目的天然責任,也是一檔數據導向的AI交友節目的特質所需,只有盡量全面而真實的數據才能做好交友匹配;

售後,既有節目嘉賓的「售後環節」,交流節目錄制後的感受、變化、當前生活狀態,也有普通觀眾的「售後服務」,可以參與【因Ai相約】IP衍生的線上線下各種交友服務。

一檔人工智慧節目,卻離人更近、更會服務人。

上篇:做一場大膽的實驗!

久違地看到這麽有實驗性的一檔情感交友節目了。

實驗性意味著,它要盡力跳脫既往路徑依賴,走出一條「人無我有」的新路徑。

AI就是這場情感的實驗、交友的實驗、綜藝的實驗的抓手。

因為AI這個新角色的加入,它形成了一個完全區別於以往情感交友節目的新模式,架構了一個以AI為模式主線、為推進動力的新結構。

每期節目兩場交友,每場交友七個模式點——

第一步,被AI動畫換臉的女嘉賓在「心動隧道」出場,「小i老師」(由東方衛視、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和深圳鏡象科技聯合研發的國內首款情感類AI大模型)對女嘉賓發起幾輪交流詢問:

比如,你的理想男生是什麽型別?

比如,請你列舉自己的三個優點?

最後,告知女嘉賓前期數據采集包括了性格、顏值、愛情觀、現實數據的四個維度,請女嘉賓選擇,後續希望進一步交流的是平均分最高的男嘉賓還是側重哪幾個維度的數據排名?

第二步,「愛情中轉站」裏的25位男嘉賓根據上一步中女嘉賓的初亮相,選擇是否進入「小i老師」的篩選池,「小i老師」會從最多10個報名男生中選擇最匹配女嘉賓篩選需求的5名進入「緣分玻璃房」。

第三步,男嘉賓在緣分玻璃房,女嘉賓在節目主舞台,進行隔空交流,男嘉賓們此時被AI動畫換臉。「小i老師」會為男女嘉賓設計破冰指令:

比如,第一次約會和周年紀念日,男嘉賓想帶女嘉賓去哪裏?

比如,用一個形容詞,在田字格裏寫出對女嘉賓的初印象(這是為身為小學語文老師的女嘉賓量身客製的破冰指令)。

第四步,在破冰與交流後,「小i老師」會根據全場表現,再進行一次運算,為女嘉賓推薦五位男嘉賓中最適合她的一位男嘉賓。

第五步,女嘉賓決策,如果她選的和「小i老師」選擇一致,那麽男女嘉賓當場奔現,本輪交友完美結束;如果不一致,女嘉賓要選擇先見自己選的,還是「小i老師」推薦的?

第六步,男嘉賓搶親,因為女嘉賓對男嘉賓可見而男嘉賓對女嘉賓不可見,所以,如果女嘉賓沒有選到男嘉賓但男嘉賓鐘意於女嘉賓,可以放棄後續節目錄制的代價搶親。

第七步,女嘉賓終選,或是自己選的,或是「小i老師」推薦的,或是男嘉賓自薦的。

而在上述模式點的拆解中,讀者朋友應該已經看到了這檔AI交友節目相較於傳統交友節目的一系列獨異性特質:

第一,人數變多了。

相比傳統交友節目,【因Ai相約】的男嘉賓數量大比例擴容了。

這就是以AI的數據導向做的一個節目模式設計思維方式的調整:只有男嘉賓的基數足夠大,才能在機率學的角度下,匹配到盡量貼合於女嘉賓需求的伴侶。

第二,意誌變多了。

以往傳統交友節目,體現的就是男嘉賓與女嘉賓的意誌。

但是,在「小i老師」加入後,既有男嘉賓的意誌、女嘉賓的意誌,還有AI的「意誌」,所以,從關系上,它從兩方的拉扯變成了三方的賽局——

男嘉賓是否會被「小i老師」推薦?如果不被推薦,他是否會奮起搶親?

女嘉賓是相信自己的直覺還是「小i老師」的分析?她是否會聽從內心?

從兩性變為男人、女人和人工智慧,選擇的頻率、懸念的多元、價值觀的沖撞,都比以往成倍地叢生了。

與此同時,創新從來不是單點爆發的,而是鏈路串聯的。

所以,當前端的內容發生了大變動後,後端的傳播也會有大不同。

作為一檔有「實驗基因」和「產品內容」的新型交友節目,【因Ai相約】也開發了一套「銷售型傳播」模式——

「售中」有互動,除了在電視大屏播出外,還在東方衛視新媒體矩陣小屏端直播。基於人工智慧軟體和嘉賓的真實性,東方衛視「銷售型」的宣推團隊,全程結合播出內容、社會話題,與「內容消費者們」進行互動、答疑,甚至可以在直播過程中為自己喜歡的嘉賓打call,參與到嘉賓的選擇和匹配過程中,增加了節目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近日剛在大屏端看完第二期節目,今天又在小屏端加更第二期節目的衍生直播。而小屏端直播對大屏節目的補充是,它是弱舞台化而強真人感的,所以能更把舞台上沒有說開的話,徹底說開。

既讓牽手成功的人,說開了「為什麽選他了?」
也跟沒牽手成功的人,說開了「為什麽不選我?」

第二期中,兩位小學老師牽手成功。但起初女嘉賓葉姿明明表示不想找同行、不想找情緒不穩定的、不想找不同區的,但是男嘉賓沈晨所有的坑都掉進去了,她最終還是選他呢?這是大屏端的節目未完成的懸念,而到小屏直播中,當事人葉姿表示,因為沈晨真誠的眼神和話語打動了她;專家於誌淩老師分析,雖然貌似沈晨不符合葉姿的條件,但是他符合葉姿媽媽的期待、也很像葉姿爸爸的形象,是一種內心深處對原生家庭的致敬。

而這一個無比真實又解惑答疑的「節目番外」讓直播間的留言區分外熱鬧:

既滿足了節目粉絲的好奇:「這個節目竟然還有直播」;

也吸引來了新觀眾的關註:「怎麽報名,要收費麽?」。

「售後」有反饋,連線節目男女嘉賓,交流各自錄制後的感受、變化、當前生活狀態,同時從嘉賓篩選流程、節目進展機制、「小i老師」匹配運作模式等方面揭秘幕後趣事,讓不少網友表示,「想嘗試體驗用AI相親」。

下篇:做一次熱血的加速!

【因Ai相約】給我帶來的最大啟示是——

綜藝是一台大功率加速器。

這個思維,是未來傳媒人能不能用好綜藝這門武器的重中之重。

以【因Ai相約】為例,它就是一台驅動科技發展的加速器。

目前,國內外都在做AI交友軟體套用,但都在摸索期,仍處於基於大數據匹配和簡單文字互動的初級階段,可以提供一定的匹配建議,但在情感深度和個人化推薦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而東方衛視的優勢在於,他們既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又有穩定的套用場景,他們深耕相親交友賽道十多年,每年都有包括【百裏挑一】【中國新相親】等節目穩定上線,同時又在真實場景下見證無數男女或成或敗的交友歷程,而AI交友軟體套用的提升,不只是算力的提升、數據的提升,還需要影響因子準確性和有效性的提升,而這正是東方衛視之所長。

恰是在此優勢互補之下,東方衛視的邵智愚獨立制作人團隊與華東師範大學的專家形成強強聯合。導演團隊憑借十多年相親交友節目的制作經驗,設計出了該模型運用的基石。

這個模型從MBTI、愛情心理測試、心儀形象比對、綜合大數據等四個維度為男女嘉賓進行匹配並給出推薦分值。分值滿分為100分,前三項分別占據20分,所有參與節目的男女嘉賓都要透過回答180道題目采集數據,並透過心理學上平均臉的理論,為嘉賓融合出一張心儀的形象照。

第四項綜合大數據占比最重,達到了40分。這個數據維度根據海量幸福和諧夫妻的樣本中的年齡、星座、身高、體重、學歷、職業、籍貫、愛好等十多項基本數據形成配對曲線圖。透過這些數據,戀愛心理人工智慧助手「小i老師」能夠更精準地進行匹配分析,提供科學且個人化的推薦。

而在套用推出之後,因為有東方衛視這樣一個貫通大屏小屏的套用場景,能讓這套【因Ai相約】節目自主研發的戀愛心理人工智慧助手「小i老師」既能被看到,也能被用到——

「小i老師」不只是節目中的一個角色,它的演算法也被套用於更多場景。觀眾透過大屏掃描二維碼,或點選 ➡ ️東方有禮,進入節目專區,即可參與「愛情心理測試」。該測試涵蓋了MBTI性格測試、愛情心理測試、心儀形象比對等多個維度,透過一系列科學的測試題目,幫助使用者深入了解自己的愛情觀和心理特質。

而完成測試後,觀眾可以獲得一份專屬的「愛情體檢報告」。這份報告不僅詳細分析了使用者的測試結果,還提供了個人化的愛情建議和匹配度分析。報告內容包括使用者的性格特質、愛情心理、理想伴侶形象等,幫助使用者更好地認識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愛情。

這不但能產生經濟價值,更能產生科技價值。借由綜藝大眾傳播,它給AI工具餵養了更大規模的數據、更多情境的案例,又會反推科技進步。

這也是為什麽筆者認為,在進入大數據推動的AI時代後,綜藝會成為科技加速器的原因。

因為大數據需要大傳播,才有足夠數據支撐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叠代、一輪又一輪的升級。

這是沒有傳播資源AI交友軟體套用,目前發展受限原因之一;反之,也是傳媒業的機會,傳媒產業搭載科技產業,就是雙向奔赴、彼此賦能。

它也是一台驅動價值探討的加速器。

科技帶來的沖擊,是觀念的挑戰、價值的重塑、倫理的再思考。

很多有識之士甚至認為,這輪變革,是人類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而這檔節目就是科技倫理套用於婚戀話題中的一次「思想實驗」,所以,才有了節目裏所說的這句話——

我們是在愛情中找到了演算法,還是演算法定義了我們的愛情。

這甚至是這輪AI科技倫理大探討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因為情感常被認為是人類最後的堡壘,這個堡壘,究竟也能被AI攻下還是為人類意誌堅守,就是本節目要進行實驗性觀察之所在。

最能體現這一實驗性觀察的設定,就體現在女嘉賓的決定,是堅持自己的個人意誌還是相信「小i老師」的演算法推薦。有的女嘉賓選擇了聽從內心,有的女嘉賓選擇了聽從AI,所以,它本質也是一場對人類行為具有實驗性的「觀察節目」。而在「上帝視角」上觀察人與人工智慧互動的觀眾們,也會觸發他們思考的行為與觀念的形成。

而這,綜藝就對價值探討形成了加速度——

因為以往這種探討,過於抽象化和概念化,停留在人們的理性思辨中;但是,借由綜藝的具象化和故事化,就讓這樣一個前沿的話題有了大眾的參與。

最後,它還是一台驅動產業更新的加速器。

作為商業化思維最先進、商業化環境最濃厚的頭部省級衛視之一,【因Ai相約】也正是宣告了東方衛視全面入局相親交友產業端的決心。

它抓住了相親交友產業目前的痛點:

一是效率低,單身男女往往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卻仍交友成功率低,因而從媒體端發起產學研聯動,開發服務海量人群、提高匹配效率的「小i老師」;

二是保障低,依托主串流媒體公信力解決婚戀市場存在的「殺豬盤」等不良現象,這也是為什麽【因Ai相約】從源頭端就要嚴格稽核嘉賓,就是必須愛惜羽毛、守護品牌公信力。

而在這兩個痛點被抓住後,【因Ai相約】才具有IP價值進軍相親交友產業。

除了線上上的「小i老師」小程式的套用外,還將在全國各地展開基於【因Ai相約】節目IP的線下相親交友活動,不僅能提高節目的知名度,還能為後續節目的嘉賓招募和模式推廣形成良性迴圈。甚至可以將場景搬上「愛達魔都號」,展開更浪漫的遊輪相親之旅,打造「文+旅+戀」一體化的新業務。

1號結語

寫這篇文的過程中,筆者對「新質生產力」又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新質」就是產生「生產力」之源。

就像本文,上半篇中,我們分析了【因Ai相約】所體現出的,內容的新質內容、傳播的新質內容;下半篇中,我們就發現這些新質內容,就會帶來對科技的、觀念的、產業的全方位的推動——

觀念是生產力的思想源頭、科技是生產力的運轉動能、產業是生產力的套用場景。

在綜藝普遍陷入低迷的非黃金時代中,或許我們要重新審視綜藝未被充分調動的價值、重新錨定綜藝之於社會生產力序列中的戰略地位,或許才是綜藝下一輪大爆發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