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別因無聊的「C位」口水戰,忽略【上春山】的文化價值

2024-02-15綜藝

□王嘉權(黑龍江大學)

近日,2024央視春晚歌唱節目【上春山】頻繁登上熱搜,白敬亭、魏大勛、魏晨三位表演者的走位是否正確,引起網民廣泛熱議。(2月14日【新聞晨報】)

在娛樂圈內,「C位」一直是一個廣泛爭議的話題,在紅毯走秀亦或是釋出會上,誰站「C位」令各路明星飽受議論。在這一事件中,令當事人陷入輿論漩渦的,無非是在春晚的舞台上到底有沒有「故意博眼球」,隨著各種自稱「知情網友」不斷深入爆料,令這一事件廣泛發酵甚至引起罵戰。可問題在於,爭出個誰是誰非對公眾意義何在?網民更多的關註點在於當事人換裝三套衣服,只知道主持人「高情商提問」,又有多少人知道「上春山」這首朗朗上口的歌曲中,巧妙化用了14首古詩詞。一句「春」在古典詩詞中有多少種意境,一首「上春山」承載著多少文化傳承與發揚的心血,歌曲可以「火出圈」,歌曲背後的價值更不容忽視。

「詩詞」作為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瑰寶,在詩詞中兼具文學性與藝術性,在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從小到大的語文學習中始終都有古詩詞的身影,近年來,針對古詩詞的節目更是引得廣泛關註,超過1.6億人觀看【中國詩詞大會】,【中國唱詩班】豆瓣評分高達9.2分。古典詩詞,之所以能傳承千載、經久不衰,正因為它寄托著中國人的精神追求,承載著中國人的詩情與詩心。可以肯定的是,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古詩在中國百姓的心中已經深深紮根,具有著重要作用。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古詩詞傳播,卻存在一些現實困境。古詩詞在現實中往往缺乏傳播的土壤,在當今社會的傳承中缺乏時代性與創新性。古代文人以詩詞歌賦為潮流,但在當今時代則不然,即使在學校的學習中也存在學習困境,由於古詩詞與現有語言體系的陌生,讓學習的孩子們產生畏難情緒,讓孩子背古詩變成了讓家長頭疼的難題。但是諸如「上春山」這類文化作品,便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古建芬老師透過將古詩詞譜曲的形式,讓很多小朋友對古詩詞產生了興趣,曾經讓學生恐懼的612字的【琵琶行】,因為一首歌曲改編變成了不少學校午唱的歌曲,哼著旋律,背著古詩,讓曾經對【琵琶行】敬而遠之的學生也能熟記於心。改編歌曲讓孩子們脫離了曾經的背誦難題,在音律中學習。

對【上春山】的討論,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無聊的口水戰上,「春山學」學的應該是如何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朗朗上口的歌曲也能很好的讓民眾了解並運用古詩詞,我們應該更多地使用百姓喜聞樂見、朗朗上口的方式,去把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煥發出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