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被親媽說只能嫁老頭?難怪當初被扔進泳池還要哭著道歉

2024-07-15綜藝

【我家那閨女】又雙叒來了,這已經是我家系列第五季了...

這是一檔單身女明星獨居生活的觀察型別綜藝,這一季的女兒們是柳巖、於文文、旺旺和盧昱曉。

其中 被討論最多的不是女兒,而是媽媽們 ,尤其是柳巖媽媽和盧昱曉的媽媽。

在柳巖媽媽的眼裏,女兒是個大齡剩女,要找婚戀物件只能找老頭。

而盧昱曉的媽媽把女兒當小孩子一樣看待,看到女兒在沙發上躺著玩手機,一邊叫著寶寶,一邊給女兒蓋毯子。

大家對柳巖的家庭教育高度共情,也會對盧昱曉的鼓勵式家庭教育心生羨慕。

連觀察室裏的吳昕和於文文都是用星星眼看盧昱曉和家人相處的模式

看完第一期就能知道,為什麽柳巖明明是很有實力的大美女,在娛樂圈演技好,人緣好,卻依然總是透露著自卑感。

而盧昱曉一路走來有很多質疑聲卻依然活潑開朗,自信滿滿。

心疼柳巖、羨慕盧昱曉

媽媽也是女兒的一面鏡子

柳巖一出場,柳巖媽媽就開啟了吐槽模式。

柳巖的房間裏東西擺放不規則,四處零散,媽媽看到後的第一反應是指責女兒總是懶懶散散,愛亂堆東西。

看到女兒做飯就說刀工不咋地,她還用【夢華錄】中柳巖飾演的廚娘角色做作對比,說她應該切更好一點。

柳巖的塗抹式面膜沒有塗勻,柳巖媽媽嫌棄地說做面膜也搞得亂七八糟。

一點小事都要放大來說,柳巖請朋友來家吃飯,大家看到的是柳巖很用心地給朋友準備著晚餐。

柳巖媽媽看到她撿著菜板上掉落的冰渣吃,又在指責她不講究。

柳巖媽媽吐槽起來滔滔不絕,一旁的觀察員吳昕和王勉笑著調侃說,阿姨別生氣了,感覺您再生氣就要炸了。

從這幾個場景就不難看出,柳巖日常和媽媽相處是什麽樣的模式。

在采訪時, 她很直白地說自己是在打壓式的教育中長大的,無論自己做出什麽樣的成績,家長永遠不滿足,覺得不夠好。

她很羨慕盧昱曉的家庭氛圍,那種溢位屏的幸福感和松弛感,堪稱 東亞科幻片

再一起來看看盧昱曉的神仙家庭,什麽叫處處都是愛。

盧昱曉殺青後第一時間給爸媽打電話,對面爸爸媽媽都在溫柔地回應著她。

盧昱曉的媽媽補充道,這個時候的電話是 淩晨三四點打的 ,他們原本還在睡夢中。

深夜被電話吵醒是很多人的雷區,但盧昱曉和爸媽對話時完全聽不出來對方有任何的生氣和責備的語氣。

第二天盧昱曉到家倒頭就睡,她的爸爸醒來後小心翼翼地走進去, 用夾子把窗簾縫隙給夾住,以免陽光照射影響女兒睡眠。

媽媽醒來也是輕聲開門,看著熟睡的女兒,一臉關心和喜愛,小窗裏的媽媽再次看到這段依然眼裏滿滿都是愛。

最後盧昱曉還是被家裏的狗給叫醒的

有一幕簡直是很多孩子的童年噩夢,在盧昱曉出門買菜回來後發現鑰匙丟了。

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完蛋了,我爸媽肯定會罵死我,要挨揍了的心態。

當吳昕主動cue到盧昱曉的媽媽問, 是不是女兒從小就愛丟東西。

盧昱曉媽媽沒有順勢貶低女兒有愛亂放東西的壞習慣,而是從自身出發說父母幫她保管得比較好。

盧昱曉做完飯後,更是全家化身誇誇團,從各個方面開始誇贊,讓她的付出得到正反饋。

看到這一幕,羊想到了一個相同的事件,卻是不同的回應,隔著螢幕都感覺到窒息。

一個14歲的女孩做了一大桌子菜,滿心歡喜端上餐桌,等待著讓媽媽品嘗,換來的卻是母親的質問:

「你是要我表揚你嗎?這麽多菜怎麽吃啊?」

同樣的事情,有的父母看到的是女兒的辛苦付出,有的父母看到的是女兒瞎浪費食材。

在不同語境和氛圍中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必然完全不同,這就是親密關系帶給孩子的影響。

美好事物都是深度關系的產物

終極幸福的秘訣源自DGR

先說下什麽是DGR,Deep Good Relationship的簡稱,意為 深度優質關系

孩子最初的一段親密關系都是來源於家庭,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相同的事情,也能看出兩位媽媽不同的育兒觀。

柳巖媽媽總是事情上先捕捉到不足之處, 比如柳巖家裏有些衣服疊好但還沒分類掛好。

她不管是不是女兒太忙還沒來得及整理,就會當著所有人的面說柳巖弄得亂七八糟。

當盧昱曉將一堆衣服鋪滿床時,她媽媽在小框裏捂嘴笑。

丟了東西也沒有指責,而是試圖 在女兒的立場換位思考 ,她覺得女兒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演藝方面,所以在生活中就會隨意一些。

柳巖和盧昱曉在鏡頭展現出的自然狀態,一個是愛照顧別人的角色,一個是自信松弛的樣子。

在柳巖媽媽看來,女兒馬上就要步入老年人行列。

柳巖會在何潔來家裏時幫對方看哪個發箍更適合她,也會在對方有困意時及時蓋上毯子。

在另外一個家庭中,盧昱曉一直都是被蓋著毯子的角色。

她在爸媽眼裏還是一個小孩,時常把寶貝掛在嘴邊。

所以,就像柳巖所說的,她從小成長起來接受的是打擊式教育, 在斥責和批評中長大,很難一開始就擁有底層自信。

在大眾眼中,柳巖有主持功底,長得又漂亮,但在熒幕中卻總是能看出她自卑的底色。

在後來眾所周知的婚禮被扔泳池事件,她明明是受害者,還主動出來道歉。

從原生家庭出發的深度優質關系的核心點很簡單,就是愛和尊重。

在盧昱曉家中處處都是她被愛著的痕跡, 因為盧昱曉在墻上寫了曉曉永遠的窩,爸媽就決定不賣這個房子, 讓她知道永遠有這樣一個熟悉又溫暖的家在守候著她。

盧昱曉家庭中的愛在細節中,她的爸媽也會直接表達出來,對她做的菜開啟誇誇模式,會說辛苦了。

柳巖媽媽也是深愛著女兒的,她會看到女兒一直開心也會發自內心的覺得欣慰。

但柳巖在媽媽身上感受的更多的是來自 「變形」的關懷 ,指責吃冰,是關心她的腸胃,批評她房間亂,是怕這一面展現給大眾,讓大家對她印象不好。

很多父母都有一個教育誤區,在釋放愛的訊號的同時,要附贈一個負罪禮包。

「給你買了你愛吃的蝦,平時我和你爸都不舍得吃。」

就像在【怒嗆人生】中艾米的爸媽上一秒還在誇贊孩子的成就,下一秒就要給自己戴高帽並且輸出愧疚式教育的金句, 我們犧牲了一切都是為了你。

艾米很不解,去問心理醫生,可以無條件愛一個人嗎?

她的發問是來自對自己價值的不確定,是否只有自己優秀才能夠得到別人的愛。

通常無條件的愛大多數來自家庭中,卡爾羅傑斯提出的無條件的積極關註的定義與之類似,他認為 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在盧昱曉丟鑰匙後的情緒穩定,和父母相處的隨心所欲,都是來源於被愛的安全感。

在她家裏沒有「媽媽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書」的苦情戲碼。

盡管出國讀書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媽媽會說她覺得為了女兒努力掙錢是一種幸福,讓自己更有目標,不會將給女兒精神壓力。

在【深度關系】中有相對應的解答,心理學家武誌紅說:

愛是我尊重你,喜歡你本來的樣子,我甚至因為如此深愛你,我都不想去改變你本來的樣子。

所以,給予孩子最基本的愛和尊重,才能讓家成為孩子心中真正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