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於現實的戀綜美學。
作者 | 波比(北京)
「建議【炙愛之戰】改名男友改造營。」
在節目的收官階段,一直在追這部非典型戀綜的觀眾,在社交平台紛紛發出了感嘆。【炙愛之戰】中,觀眾既看到了嘉賓們之間情感的逐漸釋放,也看到了他們在愛情中的成長,並且越來越走進婚姻的階段。
戀綜市場是過去幾年綜藝市場中,各大平台押註較多的一個品類。正是因為其競爭激烈,也讓這個市場如今有了一定的內容模式化與同質化,對於觀眾來說,戀綜逐漸有了年番感,但也少了幾分新鮮感。
【炙愛之戰】則為戀綜提供了一份新答案,無論是鏡頭對準的備婚期人群,還是呈現戀情的競技形式,都和過去的模式有了相當大的不同。而所有的這些變化,都指向了備婚期人群對生活與情感的真實表達,這也讓節目有了準新人婚前必備指南的價值。
放在更大的視角來看,【炙愛之戰】並非是孤立的創新,而是站在過去騰訊視訊對這一品類耕耘的基礎上,一種向內和向外的整合與創新,這種突破既意味著模式的變化,也帶來了美學的提升。
1.現實作為起點
【炙愛之戰】的緣起,是在已經略顯擁擠的戀綜市場,透過切入備婚期的人群,尋找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在戀愛牽手、關系穩定之後,結婚之前,也就是預備夫妻這段時間(戀綜市場)其實是比較空白的。」炙愛之戰制片人李嘉煒告訴新聲,備婚期人群面臨的情感對焦和現實問題很多,這會帶來節目比較大的看點,節目組也希望借此表現來婚戀階段裏不一樣的真實面貌。
這一人群的選擇,為整檔綜藝定下了基調。
綜藝的觀看人群這幾年的情緒在變化,大家除了需要從長視訊中享受甜點之外,也越來越關註內容對現實的關照。而【炙愛之戰】透過觀察這些半只腳邁入婚姻生活的情侶,也有了機會對戀愛進行更加深入和現實的思考。
這種現實性的體現,也體現在嘉賓的篩選上。
如今市場上流行的戀綜模式在最初幾年推出時,其嘉賓難免讓觀眾感覺新鮮,節目組尋找合適的嘉賓也比較容易。但如今的觀眾對於嘉賓的閾值早已提高,節目組想要尋找到有一定話題性的嘉賓也增加了不少挑戰。
【炙愛之戰】的嘉賓,則天然能帶給觀眾新鮮感。因為他們是在新的篩選標準下,觀眾之前很少在戀綜中觸碰到的人群。這為節目組帶來了足夠多的嘉賓樣本,這些樣本所蘊含的差異化敘事,也成為【炙愛之戰】開啟局面的關鍵。
炙愛之戰
,贊60
尤其重要的,就是這些嘉賓身上的現實性。過去的戀愛綜藝,嘉賓的準入門檻都較高,節目本身也因此頗具偶像劇濾鏡,而這次在轉換視角後,不同嘉賓反映出愛情長跑的不同切片,也讓觀眾能夠從這些情侶中看到更多自身問題的映照。
李嘉煒告訴新聲,節目組對選角達成的共識標準就是真實、真誠和真愛。這一標準也讓嘉賓們能夠在鏡頭中迸發出真實感情,呈現在觀眾前的狀態能夠讓他們產生共鳴。
最終入選的備婚期情侶,涵蓋了愛情的諸多方面,有的14年戀愛長跑但一直沒有走入婚姻殿堂,有的二婚帶娃並且有負債,還有女主外男主內的新型關系,以及跨國情侶。這些因素和當下社交平台對於婚姻和愛情的關註相關,也容易激發觀眾的討論。
在節目中,面對女友公韻嵐牽著手睡覺的訴求,張立鵬的回答,「我看就沒這個必要吧」。這種真情侶「相愛相殺」的橋段,在過去的戀綜中是幾乎不會出現的,但也讓不少觀眾都覺得很有代入感,成為節目有著出圈效應的片段。
炙愛之戰
,贊35
備婚期的現實性與真實性,成了【炙愛之戰】的起點與線索。
2.當真實被極致表達
為了尋找這些情侶身上現實的張力,在表達形式上,節目組選擇競技來推進情侶們的思考和焦慮表達。更加極致的競技邏輯,成了真實的催化劑。
在過去的戀綜中,約會是最主要的場景。這讓節目有了更多浪漫的色彩,讓觀眾更容易磕到CP們的甜點。
但是對於備婚期人群來說,很多的問題的展開不能只靠約會這個單一場景展開。這幾年,也有綜藝嘗試透過遊戲等環節來討論戀愛與婚姻的現實問題,但這種討論仍然呈現出相對溫和的方式。
【炙愛之戰】的節目設計,則體現了一種更加極致的取向。競技代表的是高壓環境對於戀愛關系的考驗,在激烈的競技與淘汰之中,情侶們往往能發現不少平淡生活中難以感受到的問題,這加速了很多矛盾和情感的出現,也為節目帶來了不少看點。
比如在第一期,十對預備夫妻穿著婚紗,在一段泥潭中以CP為單位跋涉,夫妻們可以選擇折返回到終點,或者繼續前進進入「直通區」比拼。除了比拼體能,還要選擇路線,在這段艱難的泥潭前行,夫妻之間的配合,落單和返回,就成為了最大的看點。而且這段泥潭前行還涉及到淘汰,因此就變得更加激烈。
炙愛之戰
,贊19
當結束競技,回到生活場景。節目組也會設計關於戀愛的反思和拷問環節。在拷問環節,情侶們需要回答一些關於愛情的三觀問題,比如很現實的債務問題,婆媳關系問題。這些問題的解答會帶著剛剛從競技中獲得的感受,產生對於婚姻更多新的思考。
炙愛之戰
,贊1224
李嘉煒將這兩條線索概括為燃燒身體和炙烤感情。競技對於身體的炙烤,和拷問環節對於婚姻的反思,都成為模擬和還原備婚期的手段。更接近於極限情景下的炙烤和拷問,更能激發嘉賓們對於相處中關鍵問題的探討。
這兩條線索又是緊密結合的,回到生活化的場景,有助於對競技進行冷卻和反思,而競技則是對於兩人日常相處狀態的一種激發和推進。競技的激烈,和小屋中的甜結合在一起,反映出了備婚期生活的不同側面。
這些設計最終指向的不是對關系的破壞,而是問題的解決。更加極致的場景之下,反映出嘉賓們對備婚期更真實的感受,也讓他們的感情更進一步往前,甚至走到了婚姻的環節。
這也意味著,【炙愛之戰】並不只是尋求對於現實的反應。其所提供的場景和競技環節,其實也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競技作為對於親密關系的考驗,在這些情侶平時的生活中很難出現,但進入節目後,儀式化的環節就能夠將現實生活所隱藏和壓抑的情感釋放。
觀察室嘉賓的選擇,也幫助了觀眾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這次節目的觀察室嘉賓選擇基本上涵蓋了戀愛的不同階段,比如謝娜就作為嘉賓,李艾作為主持人,代表了已婚人士對情侶們的觀察與共情,而張含韻和闞清子等嘉賓,代表的則是處於更早期階段的視角。
許昕作為運動員與已婚人士的雙重背景,則提供了一個更有意思的觀察切面。他對於節目中設定的競技計畫的強度進行解釋,讓觀眾更夠代入到競技環節中,從而更好地理解嘉賓們的表現。
炙愛之戰
,贊47
正是因為節目的這些設計,【炙愛之戰】給大眾帶來的情感體驗,既不同於以往戀愛綜藝中帶著粉色濾鏡的「甜」,也不同於離婚綜藝中將美好撕碎給大眾看的「虐」。【炙愛之戰】將一種更具有普遍性的戀愛狀態呈現在大眾面前,讓情侶間的羈絆透過更極致的競技來展現,讓大眾收獲的是長期戀情中那種包裹著現實的復雜和釋然。
這種情緒的釋放也具有很強普世性,對處在不同戀愛階段的觀眾來說,都能體會到其中復雜的滋味。這是一種更加現實主義的戀綜美學,帶給觀眾的是一種屬於生活的浪漫主義。
3.戀綜的向外與向內
在【炙愛之戰】中,設計了戀綜CP陪看的環節。陪看的嘉賓,是過去已經播出的熱門戀綜中受到關註的CP。這個細節,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這檔節目對於戀綜市場的野心。
在過去開發中,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戀綜市場,其核心使用者基本上會觀看各種型別戀綜,或者成為一檔戀綜不同季的長線觀眾。甚至在一些戀綜的彈幕中,會有其他戀綜嘉賓的粉絲,來進行跨節目拉郎。
在過去,騰訊視訊已經嘗試同一檔戀綜不同季之間的嘉賓打通,或者推出衍生節目,而【炙愛之戰】的陪看環節,無疑是打通不同戀綜宇宙的一種更新的嘗試。對於戀綜的核心觀眾來說,這也是新鮮且有趣的體驗。
這反映出【炙愛之戰】向內整合的努力,在戀綜各個方向的嘗試都已經出現後,尋求已有的戀綜之間的資源與內容整合,也是在尋求戀綜市場的最大公倍數,這是一種全新的解法。而騰訊綜藝豐富的戀綜IP儲備,也讓這條路徑充滿了內容的想象力。
【炙愛之戰】不僅向內,也在向外拓展,過去的戀愛綜藝,基本上試圖在不同年齡段,或者是不同城市,不同階段對戀綜的創新下文章,而炙愛之戰選擇向外尋找,透過和其他垂類的結合,來進行綜藝的創新。
這一創新力度最大,也需要承擔風險。但這也遵循了騰訊視訊戀綜的一貫邏輯,就是不斷突破這一型別的可能性,並且思考其向外創新的可能。騰訊視訊推出的【心動的訊號】系列,是開啟國內戀綜市場的重要節目,之後又在此類綜藝泛濫後,推出了【半熟戀人】,探索輕熟齡戀愛綜藝的新型別。
這種自我突破是必須的,在戀綜的紅海市場,只有勇於挑戰這一型別的邊界,才有可能找到新的市場增量。在【炙愛之戰】取得市場不錯的反饋之後,這條通路也為戀綜提供了一種發展的可能性,或許還有更多的垂類,能為戀綜帶來新的表達方式和增量使用者。而騰訊綜藝過去對多個垂類的探索經驗,也是這類創新的重要憑借。
不論是向內還是向外,【炙愛之戰】都是開啟局面的有益嘗試,其所討論的是戀綜的邊界的可能性,這也是市場需要的,更具實驗性的內容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