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2024年了,還有女明星在節目裏被催婚?

2024-07-29綜藝

大家想看到的,是女性身上的另一種可能,是與陳腐思想說不的勇氣,而不是「原來全世界都一個樣,即便是女明星也被禁錮著」的絕望。

作者 | 莫莫

編輯 | 丁宇

停播5年後,芒果TV的「我家那」系列在這個夏天正式回歸了。

【我家那閨女2024】一播出就激起了不小的水花。柳巖這幾年有作品,生活很隨性,但媽媽一直在催婚;於文文和家人的溝通很少,她的媽媽一直在忙,沒能出現在演播廳中;盧昱曉從小在被愛的環境中長大,一家人的松弛感引無數人羨慕;「打工人之光」旺旺每天都工作到深夜,背負著沈重的壓力。

柳巖對待相親的態度

2018年,【我家那小子】的播出,曾掀起了一股觀察類真人秀的熱潮。武藝的搞笑、錢楓的胖、朱雨辰的「媽寶」、陳學冬的荒島求生,都在當時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2019年,姊妹篇【我家那閨女】播出,主持人吳昕、演員袁姍姍、運動員傅園慧、何雯娜作為先發嘉賓,展現女性「追求幸福生活」的主題。

此後,同型別的觀察類綜藝開始井噴式出現,人們不僅能在螢幕上看到明星們的獨居生活,他們的夫妻生活、旅行生活、同父母在一起的生活等,通通被搬到了熒屏之上。

久而久之,觀眾已經對明星們的私生活實作了一定程度的祛魅。類似的節目依然有著話題性,但再想要爆,就不容易了。

盧昱曉家庭環境和諧有愛

這一次,【我家那閨女2024】將一幅20+、30+、40+女性的群像,再次呈現在了觀眾眼前。有人欣賞,也有鋪天蓋地的質疑。現如今,女性綜藝仍然是風口,但想要做好它似乎變得更加艱難了。

時隔5年,觀眾對於女性主義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認知,對女性綜藝的期待要求更高,當這一季節目把口號定為「好好愛自己」後,不知是否能獲得更多的共鳴。節目想傳遞的獨立、治愈、愛自己的生活理念是否達到了呢?

答案或許沒那麽簡單。但說到女性綜藝,大家更想看到的,是女性身上的另一種可能,是與陳腐思想說不的勇氣,而不是「原來全世界都一個樣,即便是女明星也被禁錮著」的絕望。

人和人,就是這麽不一樣

與往季節目相比,【我家那閨女2024】在人員配置上更加多元化。節目中不僅呈現了不同年齡段女性生活狀態的差異性,也在職業維度上,豐富了節目的內容。藝人之外,電商主播旺旺(朱怡文)的加入,讓許多人產生了共情。

旺旺在互聯網上被人熟知,是帶有一絲爽文女主色彩的。2019年進入李佳琦所在的公司時,旺旺從事的是幕後工作,主要負責策劃和招商。她很努力,分內的事情都做得很周到,所以李佳琦在需要新的助播時想到了她。旺旺因為「加薪5000元」的誘惑,開始嘗試從幕後走到台前。

旺旺一開始從事的是幕後工作

起初有人喜歡她,也有人攻擊她的容貌。旺旺就開始精進業務,慢慢地可以獨當一面,同時她開始「爆改」自己。後來,她幾年間容貌對比的截圖在社交平台上快速傳播,關於「紅氣養人」「逆襲」等探討聲越來越大,許多不看直播的人,也記住了她。

然而透過節目,大家發現旺旺拿的並不是爽文劇本。她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媽媽能做的,就是照顧好她的飲食起居,不給她壓力。 她是一個幾乎沒有生活的人,或者說,在她的生活裏幾乎只有工作這一件事。下播後淩晨回家已經成為了常態,做提案時整夜不睡,還要和朋友反復排練,巨大的工作壓力讓許多打工人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旺旺淩晨還在工作

當一檔觀察類綜藝裏,不僅可以看到明星們的生活,也能看到行業翹楚的打工人實錄時,其所打動的群體顯然會增多。

節目中,個體與家庭的關系,也得到了不同角度的呈現。在柳巖和於文文身上,觀眾能看到兩種迥然的獨立感。

柳巖的生活看起來悠然自洽,她更像是在外打拼多年,在精神、經濟、生活上都完全獨立,而後慢慢從原生家庭中回歸自我。

從柳巖媽媽的反應來看,她和女兒之間是很典型的中國式母女關系。 即使柳巖已經足夠優秀,但依然會被持續催婚,連一主持人吳昕都跟著一起尷尬起來。在演播室裏,柳巖媽媽對女兒隨意擺放物品的屋子表示嫌棄,但在父母的思維中,這恰好是一種表達親近的方式。

柳巖媽媽嫌棄女兒家裏亂

同時,也可以看到她和女兒的生活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她有六年沒去過柳巖的家了,柳巖的一些生活習慣,比如喝東西大量加冰塊,她都不知情。她關心女兒,但是已經無法幹涉女兒了。

同樣是獨居生活,於文文的家看起來充滿著冰冷感。常年在外活動,讓她習慣了酒店的生活空間,索性把家裝修成了酒店的風格。她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要打三份工養家,她們之間的溝通一直不多。

長大後生病了,即便媽媽就在樓下,於文文也會叫工作人員陪同她,因為「不想麻煩我媽,不想讓她擔心」。她也在節目中坦言,自己沒有體會過像李莎旻子家那樣溫馨的經歷,所以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它。

於文文與媽媽關系疏遠

於文文在談起這些過往時是何心境,我們不得而知,但觀眾已經由此探討起了原生家庭之痛。 於文文的那句「我媽很忙,她要談戀愛,周遊世界,一會兒在這個遊輪上,一會兒在那個國家」,也讓網友針對「父母更愛自己到底好不好」這件事展開了辯論。許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年齡最小的盧昱曉,則成為了許多觀眾羨慕的物件。 她在家裏開著門睡覺,成為了許多網友口中的「頂級安全感」。她迷迷糊糊的性格被網友稱為「淡人」,即便是弄丟了鑰匙也毫不急躁,笑呵呵地和弟弟坐在樓梯上吃雪糕,讓很多人忍不住感慨「原來在愛裏長大的小孩情緒可以這麽穩定」。

盧昱曉在家睡覺不關門,爸爸貼心為其拉上窗簾

媽媽在節目中無意間說到的「因為曉曉小時候說這是她永遠的窩,我就不敢賣這個房子」「吭哧吭哧努力賺錢,供她去學習,好幸福」等話,讓許多觀眾光是聽著就感到幸福。

在豐富的情緒體驗裏,大家感知他人,也感知自己。

節目何時能不催婚?

從前兩期節目來看,在「獨居女性生活圖鑒」之外,節目組也想對母女關系進行深入探討。從傳播效果來看,它顯然是成功的,但從反饋聲來看,觀眾也發出了很多不同的聲音。

關於本季節目,有一些較為犀利的評論,比如說:「女兒們的部份挺好看,觀察室環節建議刪掉。」幾位觀察團成員的引導和點評,在觀眾看來有些平淡如水了。大家附和著媽媽們聊著家長裏短,很容易讓觀眾進入一種平靜的狀態,只有時不時跳出來的王勉,能活躍一下氣氛。

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出現在價值觀念的碰撞上。在豆瓣評論區中,有網友稱「最大的感觸就是只要是個女的,從18歲到絕經前,外人對於她最大的好奇和討論方向就是婚戀生育情況。」

柳巖媽媽談女兒單身

節目中,柳巖媽媽對女兒至今仍單身這件事很是在意,不僅進行花式催婚,還說出了「剩女,老大難了」等詞語,讓一旁同樣沒有結婚的吳昕連忙往回打圓場。柳巖媽媽還在觀察團的詢問下講述了自己為女兒「點鴛鴦譜」的過往,讓許多觀眾產生了應激反應。

大家之所以會「應激」,不是因為節目中的說辭過於陌生小眾,而是因為這一套大家實在是太熟悉了。 幾乎所有未婚的80、90後觀眾,在生活中都被類似的話語整日敲打著,耳朵都要聽出了繭子。大家看綜藝節目,在本質上是為了解壓、消磨時間,卻突然被迫回憶起了被催婚的恐懼,這也就不怪觀眾無法笑著看下去了。

前兩期節目中,對不同女性身份的呈現,雖然試圖跳出傳統的框架,但感情生活依然成為了幾乎圍繞著所有人的議題。 於文文在去李莎旻子家做客時,要幫被催婚的李莎旻子解圍,拖著生病的身體說:「我們找不到男朋友,可能是因為爸爸太優秀了,找不到能對標的男人。」也要回答「你父母不催婚嗎」這樣的問題。

於文文替李莎旻子解圍

像旺旺這樣整天泡在直播間裏的95後,朋友去她家做客,也把關註點放在男士香水、男鞋、男朋友上。當然,朋友之間關心彼此的感情生活無可厚非,但在節目催婚氛圍濃厚的情況下,仍將大量類似的內容剪進正片,並在觀察室展開討論,很容易讓觀眾產生不適的觀感。這與當下年輕群體的價值觀,是有所對立的。

只有25歲的盧昱曉躲過了這一話題。觀眾終於可以放寬心感受「一家人都溫溫柔柔說話的氛圍」,看她和自己的寵物一起玩,和好朋友一起逛街、正骨,給爸爸媽媽做飯,讓大家玩起了「送出一個留子,回來一個廚子」的梗。

盧昱曉的家庭氛圍

大家想看到的,是女性身上的另一種可能,是與陳腐思想說不的勇氣,而不是「原來全世界都一個樣,即便是女明星也被禁錮著」的絕望。

期待看到女性的多樣化

這幾年,女性題材一直是風口,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一部真正的女性綜藝。即便是最熱門的IP【乘風破浪的姐姐】,也在第一季開始,就被網友指責「根本不懂女性、充滿了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近幾年,隨著【第二性】【厭女】等女性主義書籍在國內的普及,年輕一代對女性主義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認知。所以大家所期待的女性綜藝,早已不再是全女成員這麽簡單,而是希望可以從中傳遞出性別平等、女性力量等多種元素。它不是一種啟蒙,而是已經被啟蒙後的觀眾,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實踐的成果。

這就要求節目組在制作節目的過程中,不只是喊喊口號這麽簡單,他們需要放下不切實際的幻想,少些自以為是的主張,沈入生活中,了解當代女性的處境、價值觀念和雷區。過往的節目所招來的罵聲,也可以成為教科書。

比如第一季【乘風破浪的姐姐】,雖然是當之無愧的年度爆款綜藝,但一直被觀眾詬病對女性帶有刻板印象,許多人發出質疑:「既然都不設限了,為什麽還要把所有姐姐都塑造成女團的模樣?」

【乘風破浪的姐姐】

好在節目組看到了觀眾的反饋,在第三季節目中,姐姐們在挑戰自我的同時,樂隊line、舞蹈line都得到了呈現和保留,成為了許多人的「浪系白月光」。人們渴望在女性綜藝中看到女性熱烈地、勇敢地追求自我,為夢想燃燒的一面。

在女性綜藝中,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忌諱提老公。這在本質上,與大眾厭煩「性緣腦」是同一回事。性緣腦指一種將性緣關系淩駕於其他關系的思維模式,通俗來說,就是對每一個認識的異性總是第一時間代入「戀愛關系」,考慮「談物件」的可能。

體現在已婚女藝人身上,就是無論在經歷什麽事情,都能聯想到自己的老公,並將話題轉移到他身上。體現在父母身上,就是無論女兒和誰接觸,他們心中首先聯想到的是,他們的條件是否匹配,能否發展成戀愛關系。

易立競在「我家那」系列當觀察員時的發言

曾經,對於女性來說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性緣腦,她們所有的努力,在別人眼中的價值就是「可以嫁個好丈夫」。在經歷過漫長的抗爭和堅持後,大家才終於開始意識到女性不依附於他人的力量,而如今在有著廣泛影響力的節目中再看到類似的言論,難免會產生一種原始性倒退的不適感。

事實上,當下人們對女性的期望,不僅是在女性綜藝中,而是每一個有女性存在的地方。 大家渴望看到女性的多樣化,渴望看到女性回歸自我,而非他者的身份。渴望看到打破規則的勇者,而非享受陳腐氣息的人。

這些時刻,她們不是帶有光環的藝人,而是被投射了許多自我期望的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