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統一新疆後如何治理成了問題,乾隆力排眾議,為後世消除了隱患

2024-05-11台海

統一新疆後如何治理成了問題,乾隆力排眾議,為後世消除了隱患。這一歷史事件雖已過去兩個多世紀,但其背後蘊含的治理理念和決策智慧,依舊值得我們反復玩味。

在那個動蕩年代,新疆作為西北重鎮,歸屬曾一度成為朝野爭論的焦點。一些官員出於種種考慮,主張放棄這塊曾經動蕩不安的領土;但乾隆堅持要將其納入直接管轄,並做出一系列英明決策,最終為這片廣袤土地帶來長治久安。那麽,乾隆為什麽如此執著於統一新疆?他是如何將之化危為安的?這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治國理念?

執著追求統一的原因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準部和回部兩大力量在新疆歸順於大清王朝,使這片橫跨亞歐兩大洲的廣闊區域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但此前新疆曾長期陷於分裂割據的狀態,民不聊生,是清王朝的心腹大患。

為何乾隆要不惜血戰硝煙,執意將新疆納入版圖?其中的原因頗為復雜。

首先,新疆區位重要,乃是中國通往西域的戰略要沖。這裏不僅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大清與西亞、中亞各國貿易往來的樞紐。此外,伊犁河谷腹地沃壤,盛產馬匹和珍禽異獸,自古就是草原上最富庶的一隅。一旦無法掌控,勢必威脅中原地區的安全。

其次,作為皇帝,乾隆理所當然地要維護王朝的統一。倘若準噶爾和回疆長期割據,對朝廷的統治都是一大隱患。數年前,準噶爾達瓦奇還曾率眾劫掠新疆各地,在天山一帶肆意燒殺擾民,簡直就是大清一柄懸在咽喉的沈重殺器。

最後,乾隆也深知,若任由新疆繼續動亂下去,終將釀成無法收拾的大禍。當年雍正皇帝出兵新疆,曾一度將其平定,但準噶爾和回疆內鬥不休,新疆再次陷入動蕩。乾隆自是不願重蹈覆轍,因此決心徹底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

基於上述諸多考慮,乾隆毅然決然,發兵十余萬,經過兩年的艱苦征戰,終於掃清了新疆多年來的禍患。但歸順後如何有效管控這塊新疆疆土,如何讓這裏真正太平安康,又成了一大難題。

統一後的初步棘手

新疆歸順後,如何有效管控這一廣闊地區便成了一大挑戰。乾隆起初也有過輕率的想法,曾一度考慮沿襲前朝舊制,僅設伯克官員收取貢賦,不派官兵長駐。

這種做法固然可以減輕朝廷的人力物力負擔,但從長遠來看,必將釀成大禍。眾所周知,之前新疆多年的動亂腥風血雨,就是由於各族力量內鬥不休所致。若清廷對此熟視無睹,縱容這一隱患長期存在,將來終有一日會為之付出慘重代價。

此外,讓當地世襲官員自行管轄,他們難免懷有私心,勾心鬥角、藩篡分裂的禍患也將隨之而生。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新疆問題,非得親自派員把控不可。

乾隆身為一代明主,對此自是一清二楚。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圍繞新疆如何治理的問題,朝野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論,甚至到了將要顛覆乾隆決策的地步。

爭論的導火索,是由於這樣一個細節:當年為平定新疆兩年征戰,所動用的軍隊多達十余萬之眾。按理說,結束戰事後,這些人馬也應當盡快班師回朝。然而現實情況是,很多將領和大員都主張在新疆長駐重兵,以防不測。

最激進的,是時任大學士的史貽直,其上疏言辭之激烈,近乎做出了最壞打算:"新疆歸順,系因無力抗拒、權宜就降,倘我撤兵一空,他日必為後患!"為此,他直接要求乾隆徹底放棄伊犁等處。

另一位大員陳世倌對新疆駐軍雖也頗為顧慮,但未如史貽直般明言要割地求全,只是以"糧餉、兵馬、將帥"三個難題,勸阻乾隆在新疆安插重兵雲爾。

此外,還有不少官員認為,清軍在新疆長駐勢必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並可能引發民族沖突,因此也紛紛表示反對。眼見爭論日趨白熱化,乾隆一度也有了動搖。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滿蒙將領卻表現出了高度的遠見卓識。尤其是曾親赴疆場的阿桂、兆惠、舒赫德、明瑞等人,他們不約而同地建議乾隆在新疆設立專門的官員管轄,並長期派駐重兵屯墾,徹底根除動亂隱患。

人和事,往往出現矛盾對立,最終取決於主事者的英明決斷。乾隆沈吟片刻後,果斷聽從了將領們的獻策,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全面而細致的治理舉措。這不僅化解了當下的危機,也為新疆贏得了長治久安的未來。

乾隆英明治理新疆之法

經過深思熟慮,乾隆終於拿定了主意,下定決心要將新疆牢牢掌控在手中。為此,他先後推行了一系列英明的治理舉措。

首先是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即命阿桂總理伊犁事務,次年又由明瑞接任。二十七年十月,乾隆正式設定"總管伊犁等處將軍"一職,由明瑞擔任,集中了新疆的最高軍政大權。

將軍統轄天山以北地區,下設都統、副都統、參贊大臣、領隊大臣、理事大臣等官員,分駐各城鎮執掌軍國大事。至於天山以南的回疆,則沿用舊有制度,設立阿奇木伯克、伊沙噶伯克、噶雜拉伯克、商伯克等官職,負責維持當地的管理秩序。

這一"新疆伯克制"雖未對回疆進行根本改革,但朝廷已將兩大區域的最高權力掌控在自己手中,有效杜絕了內鬥和分裂的可能。

其次,乾隆著力於修築城池,派兵長駐。戰事告捷後,朝廷並未將所有軍隊盡數撤離,而是留下大批官兵長期駐守。短短十余年間,便在新疆地區陸續建成惠遠、綏安、廣仁、贍德、拱宸、熙春、塔爾奇、寧遠等九座城池,史稱"伊犁九城"。

從兵力部署上看,伊犁將軍所駐惠遠城就有滿洲兵四千,惠寧城兩千余,伊犁河南岸六城共六千二百名。其他如綏定等六城,則有綠營兵三千人鎮守。天山北路總計達一萬五千余名正規軍。而在天山南路的回疆,也有五千七百余名兵力與伊犁城相峙。這支龐大的軍隊無疑將成為新疆和平穩定的堅實保障。

再者,乾隆還大力推行移民屯田,使新疆逐步實作自給自足。天山北路向來人煙稀少,糧食短缺。若長期仰仗內地輸送,必將是一大負擔。所以從二十五年開始,朝廷便大興屯田。並從陜西、甘肅等地大量移民前來,東至貝瑞坤、西至伊犁、北至科布多、南至哈喇沙爾,蓬勃發展起兵屯、回屯、旗屯、戶屯等各類屯田。

這一移民舉措進展非常順利。當時正值清朝中期人口激增,耕地不足早已成為普遍困擾,西北廣闊的處女地無疑成了理想的宅基選擇。史籍記載,"屯田之人,挈妻攜娃,跋涉千裏,抵新疆後,無不拳踴歡呼,視為重獲新生"。可見此政策切合了民心所向,因而能夠圓滿順利地落實。

最後,乾隆還下令將新疆的賦稅降至最低,以減輕當地人民的負擔。據史料記載,準噶爾統治時期,新疆的賦稅極為殘酷,嚴重阻礙了當地的生產發展。如今賦稅大減,無疑將為新疆帶來生機,從根本上消除了民怨。

乾隆治疆理念的獨到之處

細細玩味乾隆治理新疆的一系列舍斥舉措,不難發現其中蘊含著英明的治國理念。

首先是乾隆對待問題的態度極其務實和因地制宜。他雖然是執掌天下的皇帝,理當鷹視狼顧,但在具體實施時,卻十分註重實際效果。

比如說在舊疆的管理上,乾隆並未采取徹底的改革主義做法,而是沿襲明、清中葉以來,由世襲首領掌管政事的"伯克制度"。這顯然是基於土爾扈特、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朝廷直接任命漢人管理反而可能引發不滿情緒。

因此,乾隆順應了當地人的意願,將原有官職依然保留下來,只是加強了朝廷的監督和制約,從而較好地統合了各族力量。

同時,乾隆在建置防務和移民屯田時,也高度註重了地域特點。伊犁九城修築的地理位置,無一不是新疆的交通樞紐或人口集中地,堪稱兵家必爭之地。而在拓墾屯田時,則充分發掘了各地的獨特優勢,使之達成了糧食自給的目標。

從中可以看出,乾隆並非一味從中央集權或教條主義出發,而是根據具體情況對癥下藥,最大限度發揮了本土資源的潛能。這樣一來,他的統治便無形之中獲得了當地人的擁戴和認同。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在治理新疆時始終註重從長遠出發,追求地區長治久安的根本目標。

細審乾隆此舉措彼舉措,皆未流於權宜之計,而是立足於消除動亂的禍根,為新疆贏得長期和平而努力。他堅持實行移民拓墾和降低賦稅負擔,從根本上解決了新疆人們的溫飽問題;他大興城防和駐軍,則有效遏制了分裂和內戰的發生。

更值得稱道的是,乾隆在維護統一的同時,也極為尊重新疆各族的差異性。比如在管理準噶爾地區時,他繼續采用世襲制度,未幹涉當地的族內事務。在回疆,雖然實行軍事管控和派員監管,但總體而言仍延續了明清中期以來的寬松做法。

這一切的安排,不啻是在融合各族文化、化解矛盾沖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探索和努力。正所謂"法之以文,與之以理",乾隆用最大的善意和智慧贏得了新疆各民族的擁護,為地區和平奠定了堅實的民心基礎。

總的來看,乾隆治理新疆的種種方式舉措,既堅持了皇權的統一原則,又尊重了地方的人文差異;體現了旗幟鮮明的中央集權色彩,又不失靈活務實。在推進大一統的同時,亦能確保邊疆長治久安,可謂"雖一統之帝,亦愛卿之君"的典範寫照。這正是乾隆等人在新疆經營一時之功,為後世消除隱患的獨特見解和智慧所在。

治理新疆的喜人效果

乾隆針對新疆大規模推行的一系列治理舉措,經過幾年的實踐運作,終於開始漸漸顯現出了顯著的成效。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新疆局勢開始出現明顯的好轉,社會秩序趨於穩定。從舊疆地區看,汗王們在旗下世襲臣民的監督約束下,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專橫跋扈,紛爭動亂也隨之大為減少。

而在新疆北路,由於清軍重兵鎮守並推行了移民拓墾政策,人煙漸漸密集,糧食也不像以前那般短缺。隨著軍事力量與人口實力的增長,朝廷自然也就掌控了更大的主動權,足以震懾和威懾任何反叛和內亂的企圖。

或許最讓乾隆欣慰的,是收復之初曾令大員們憂心忡忡的伊犁地區,如今已漸趨於穩定有序。二十九年夏天,親自前往當地視察的阿桂在疏報中高興地寫道:"邊境之地,烽煙已幾無矣。"他還特意對伊犁九城軍民贊不絕口,"城實甚雄,屯田積阜,壯漢若蟻,其將賴之以禦仇寇於外,不啻有庸。"

這番話自是有誇張之嫌,但由此可見,新疆治理取得了令人欣慰的重大進展。一切都似乎正如乾隆所願,戰火已逐漸遠去,生產生活秩序正在恢復,一派和平安康的景象正在逐漸形成。

不過,或許正由於太過渴望和平,乾隆也未曾意識到,自己當年在治疆問題上的決策,盡管合乎時宜,但也埋下了新的禍根。

其中最令後人憂心的,莫過於乾隆為了確保新疆長治久安,在北路地區大規模實行的移民拓墾政策。按照乾隆的本意,透過開墾荒地、引進人口,無疑可以增加稅賦來源,並壯大駐軍實力,從而鞏固清朝在新疆的統治。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長期以來這一政策的推行,不僅在新疆造成了人口失衡和民族矛盾激化的危險隱患,同時還導致了當地生態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的過度消耗。

據史載,二十九年夏,隨阿桂視察的還有一位理番同行的官員。他在疏報中曾憂心忡忡地說:"自漁陽而西,溝洫狹隘,蘆荊蓋之,塞蔽不通。比者大興墾田,漸將水源竭耗。"

這番話形象地描述了早期移民拓墾給新疆帶來的環境負面影響。由於引種過度和耕地規模不斷擴大,加之農牧民的濫墾濫伐,很快便導致了水土流失和綠洲荒漠化的嚴重問題。

直到今天,新疆生態環境的脆弱狀況和資源短缺的矛盾,仍然是這一地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而這一切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當年乾隆治疆時期那些魯莽而盲目的做法。

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深思的教訓。雖然乾隆的新疆政策在當時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從更長遠來看,也暴露出了其中一些不足和隱患。事實再次說明,任何一項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需要我們全面考慮它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而不能只囿於一時一地的眼光。祖宗之法,益以聖賢之訓,為的正是在這方面給我們以警醒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