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姚啟聖以全家性命擔保力薦施瑯,最終為何又成武統台灣的反對者?

2024-06-12台海

客觀講,李光地之所以向康熙智薦施瑯成功,一多半的功勞還應歸功於姚啟聖。

首先,早在姚啟聖上任伊始,就建議加強福建水師,啟用施瑯。

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朝廷與鄭氏集團談判失敗後,姚啟聖又再次感到,加強福建水師建設已刻不容緩,並且不避嫌疑地再次推薦施瑯,且說:「臣(姚啟聖自己)任藩司(布政使)時,聞知原水師施(瑯)威名,鄭錦(即鄭經)畏之如虎」,且福建各界人士,「萬口同聲,皆知其堪任水師提督也」。

甚至,為解除朝廷的疑慮,他又直接指出,施瑯有一子落入鄭軍之後,但還有六子及全家數百口在京城,豈有為一子而舍棄全家的道理。

隨後,即便是聽說朝廷已任方正色為福建水師提督,他仍堅持認為施瑯是水師提督的最佳人選,於七月再次上疏提議,任施瑯為靖海將軍,總統福建水師事務。並毫不客氣建議將方正色調往廣東。

後來,更是在姚啟聖的一再強烈建議下,康熙也才最終下了啟用施瑯的決心。

那麽,話說到此,問題來了。既堅決以武力攻台的施瑯上任後,為何姚啟聖又很快成為武統台灣的反對者呢?

先說康熙

康熙作為滿清皇帝,在攻台作戰中雖然不得不用清一色的漢將,尤其是南方漢將,但對這些漢將,尤其是像施瑯這種先抗清,後降清的漢將,他其實是一直懷有戒心的。他安排施、姚「同征」,就是要使二人互相監督,互相制衡。

但康熙也明白,攻台之事能否成功,主要還是要看施瑯的作用發揮如何。但若以施瑯為主將,姚啟聖為副手,但姚是總督,二人的上下級關系便很難理順。若反過來,施瑯的作用必然要大打折扣。所以不如大而化之,故意不明確二人的主、次關系。

但是,也正是康熙的這一「精心」安排,才恰恰造成了施、姚二人間難以調和的矛盾。

也正是在這種復雜關系中,至康熙二十一年七月,致使施瑯三次上疏,並向朝廷要求給予「專征」權,甚至立下「事若不成,治臣之罪」的軍令狀。

但是,康熙卻一直不表態,到最後,才不得已交給議政王大臣討論。議政王大臣討論的結果,卻是同意給施瑯「專征」權。

康熙授予施瑯「專征」大權後,身為總督,姚啟聖自是失去了統兵征台的機會,內心很是失望。

或者進一步講,自己為施瑯出任福建水師提督出了這麽大力氣,甚至不惜以全家百口的性命作擔保,豈料施瑯上任伊始,便過河拆橋,排擠自己,實在是令他萬分傷心,以致「不禁心中如焚如溺而不能自己」。

不過,話又說回來,姚啟聖極力保薦施瑯,其實也並非完全出於公心。而是想「特以其為(鄭)成功故將,欲借為先驅」。攻台之際,「欲其相輔成功」。

說白了,其目的就是想借助施瑯的才能和特殊身份,幫助自己成就統兵平定台灣鄭氏的不世偉業。一來可報效朝廷的沐浴之恩,二來也可使自己建功揚名。所以,他也屢次上疏,堅決反對施瑯「專征」,要求與施瑯「同征」。

只是令他萬沒想到的是,一心想武統台灣的施瑯,因為有過三次統台失敗的教訓,此時最擔心的就是互相牽制,彼此掣肘,使自己的既定方略無法實施,妨礙攻台行動的順利進行,因此極力向朝廷爭取「專征」權。

而姚啟聖呢,一見「同征」無望,態度也因此發生根本性轉變,從主戰變成主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