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列國鑒·德國|記者觀察:統一34年後,「東西德」裂痕猶存

2024-06-27台海

新華社柏林6月25日電(記者王自強) 1990年10月3日,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東德)和德意誌聯邦共和國(西德)正式宣布統一。30多年來,東部和西部社會發展和人們心理上的不平衡日積月累,正在加劇德國政治和社會分化、催化民粹主義勢力。

德國聯邦政府去年釋出的【德國統一狀況年度報告】這樣寫道:「即使在重新統一33年後,德國分裂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很多東德人和西德人看待這個國家的態度並不相同,這也體現在一再掀起的有關東德及其地位的辯論上。德國統一的結果仍然以特殊的方式困擾著很多人。」

統一「陣痛」遺留歷史創傷

東西德今日之裂痕,當年統一行程中已埋下伏筆。20世紀50年代從美國逃至東德定居的作家維克托·格羅斯曼回憶,柏林墻倒塌後,東德人獲得此前接觸不到的物質享受,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然而不久之後,人們開始意識到,「即使是看起來很美妙的西德馬克,也不會長在樹上,而是必須以某種方式獲取」。

知識分子的落差感尤為顯著。東德科學院1991年關閉,一些最有名的教授勉強謀得其他職位,大多數人丟掉工作。大學裏,社會科學教授幾乎全被淘汰,自然科學教授則由西德同行組成評委會來決定去留資格。東德媒體遭到取締,大量記者失業。精英尚且如此,那些因工廠倒閉而失業的普通人,其處境之艱難可想而知。

兩德統一時其實準備了兩套方案:一是根據兩德統一條約對西德基本法作部份修訂,將基本法管轄權拓展到東德5個新聯邦州及東柏林;二是東西德作為兩個國家合並、重寫憲法。最終,前一種方案獲得采納,這相當於西德「吸收」了東德,讓東德人不可避免產生家園被「占領」或成為西德「附屬地」的情緒。

在東德長大的萊比錫大學日耳曼文學教授迪爾克·奧施曼認為,所謂德國統一實際上是西德「接管」了東德,並將後者打造成一個西德的「低配版仿制品」。這種觀點反映在其著作【東德:一項西德的發明】中,該書去年一經出版即成為德國非虛構類暢銷書冠軍,在社會引發關於東部人是否遭歧視的廣泛爭論。

實力差距難平東西之壑

德國聯邦統計局每年釋出的國內生產毛額分布圖清晰顯示,原東西德的邊境線幾乎就是如今德國經濟實力等級的分界線。1991年,東德經濟總量為西德的43%。2022年,這一比例升至79%,差距仍超過20%。聯邦統計局數據還顯示,2022年,東部與西部全職就業人員收入差為1.3萬歐元,且收入差近年來呈擴大之勢。

30多年來,德國聯邦政府透過征收「團結稅」提振東部經濟。可以說,西部承擔了統一行程中的經濟壓力,而東部則承擔了社會壓力。資本從西向東流動,生產資料所有權的流動卻是逆向而行。統一後,東部驟然從計劃經濟轉軌到市場經濟,所有國有企業被托管、接受私有化改造、重新尋找投資商。許多企業被西德企業收購,最終是將西德企業的生產線延伸至東部。

德國經濟研究所中小企業和區域政策專家克勞斯-海納·勒爾接受【每日鏡報】采訪時說,鑒於東西部經濟結構差異,想讓東部居民收入達到西部水準並不現實。比如,大型企業薪資薪酬往往最高,但這類市場主體總部極少設在東部;德國的工業產值和高薪崗位多出自大型城市,但東部的人口密度普遍低於西部。

在德國東部地區,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問題更嚴重。2022年底,德國18歲至64歲人口約為5140萬,其中只有720萬人生活在東部各州,不包括柏林。據聯邦統計局預測,未來20年,東部各州這一年齡段人口還將減少56萬到120萬。雖然西部適齡勞動人口預計也將下降,但因移民比例較高,降速要緩慢得多。

話語權弱導致認同危機

經濟實力相對落後往往意味著社會地位和話語權的弱勢。奧施曼接受【明鏡】周刊采訪時說,「東部人」是一種被塑造的身份,被賦予了懶惰、愚蠢、無能、膽怯、不負責任、不擅打扮、不會說話等特質。媒體在關聯東部社會的報道中多有貶義,而很多記者對東部了解甚少,而且「極不願意接近並了解我們」。

德國最大出版商之一的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公司營運長馬蒂亞斯·德普夫納去年被曝在私人通訊中粗魯貶低東部人。他事後辯稱,口出惡言是因為氣憤於太多東部選民支持選擇黨和左翼黨,但這樁醜聞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奧施曼的說法。

東部人在德國政界、學界、企業界高層等精英群體中代表性嚴重不足。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東部人口占德國總人口約17%(現為20%左右),但擔任政界、軍隊、商界、司法部門高層職位的比例僅為1.7%。2019年,【西塞羅】月刊評出德語國家最具影響力知識分子前百名榜單,其中僅5人有關聯東德的履歷。

話語權弱勢令不少東部人對統一後的國家缺乏歸屬感。大型民調機構迪麥頗公司所做民調顯示:在東部,40%受訪者首先認同自己是「東德人」,僅52%受訪者自我定位為「德國人」;而在西部,僅18%受訪者首先以「西德人」自居,76%認同自己「德國人」身份。另外,43%的東部受訪者認為自己是「二等公民」。

社會裂痕加劇政治分化

東西部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差異加劇了德國政治陣營分化。在選舉中,通常被西方媒體歸類為極右翼政黨的選擇黨在東部的得票率明顯超過西部,而打著環保旗幟的綠黨的得票率則「西高東低」。本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即印證並固化了這一趨勢,兩方「勢力範圍」的分界線幾乎與原東西德的邊境線完全重合。

由於經濟相對落後、話語權處於弱勢,加之2015年以來的「難民潮」觸發嚴重社會問題,東部民眾對現狀普遍不滿。在德國聯邦公共管理大學政治學教授湯姆·曼內維茨看來,那些主觀上認為自己是社會轉型犧牲品的人,會尋找外部因素以平衡自己的失落感,而選擇黨的主張回應了這些人的訴求,進而快速崛起。

一個更應受到關註的問題是,選擇黨在東部地區18歲至35歲年齡段人群中格外受到歡迎,這些人成長於兩德統一後。在奧施曼看來,這歸咎於1990年德國統一後的政治生態,「種種動蕩與轉型,諸如產業衰敗、社會結構崩潰、就業機會雕零、大規模財產損失以及為了建立新生活基礎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對於德國「東西」問題,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德國問題專家胡春春認為,這個問題實際也是全球化影響下西方社會的一個縮影,不同地域和階層之間存在的財產、權力與交流落差導致了民粹觀點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