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康熙問大臣們:台灣如何統一?施瑯答:非動武不可

2024-05-24台海

所為何事?

公元1668年, 康熙皇帝急令施瑯速來京師。

接到聖旨的施瑯心中一驚,聖上這是要幹嘛?莫非是要準備那件事?

四年前失敗的陰影還縈繞在他的心頭,他想起那波濤洶湧的海水,變化莫測的天氣,還令他心口隱隱作痛。

台灣啊,台灣。

你仿佛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邊。

難道真是天意嗎?是老天不讓我完成宿命嗎?

人不能就這樣被打敗,不能就這樣認命。一定要一雪之前的恥辱,向世人證明我並非是一個廢物。

施瑯邊想著邊攥緊拳頭,狠狠一拳朝東南方砸去。

隨即他吩咐下人隨便收拾了一下行李,以八百裏加急之速朝京師奔去......

台灣海港

台灣必須重回統一

果然不出施瑯的所料,康熙召見他確實是為了台灣之事,想聽聽他的看法。

當時清廷對於台灣問題,有許多不同的意見。

有人認為:台灣沒必要奪回,就讓他這樣,反正他在那裏也掀不起幾個風浪,對於大局沒有太大影響。

以當時台灣的實力,反攻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也有人喊喊口號,但那也只局限於喊喊口號,畢竟實力相差太大了。

而且當時台灣也沒被開發,經濟還不是太發達,人口也不多,表面來看,似乎價值不大。

還有人認為:台灣可以奪回,但沒必要付諸於武力。打仗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台灣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

在當時登島作戰非常難的情況下,要一鼓作氣完成此舉,確實很難。

大清不如多休生養息,趁這段時間多發展經濟,等自己強大了,到時候搞搞輿論戰、心理戰,台灣定會不戰而降。

康熙問施瑯:「施將軍怎麽看,你支持哪一種看法?」

施瑯心中早已有答案,見康熙問他,立馬慷慨激昂:「回陛下,這兩種看法臣均不同意,愚以為,非動用武力才能徹底解決台灣問題。」

康熙表明淡定,實則內心欣喜,甚合朕意,甚合朕意啊。

但是具體的東西,究竟怎麽去實施,還有待商量。

「哦?你說說看,你是怎麽想的?」

施瑯詳細分析了台海的情況,從海防、歷史等因素分析必須奪回台灣,而且必須放棄幻想,不要想著不用武力就能輕易拿回台灣,那是不現實的。

槍桿子才有威懾力,要不對方總認為你是紙老虎,只能嚇嚇人。

打是必須的,當然必要時候也需要心理戰,兩條腿走路才能有條不紊,雙管齊下才能戰無不勝。

這就是所謂的剿撫結合。

「行了,朕知道了,施瑯你暫且退下。」

施瑯

康熙聽完施瑯的一番激情陳述,並沒有立馬表態。沒說打,也沒有說不打。

這在許多人眼裏視為,康熙並不支持施瑯的想法。

但康熙命他留在京師,當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京官。

施瑯心裏已經有數,皇上肯定是支持我的想法。

只是目前時局不穩,時機未到,一旦局勢有變,聖上一定會啟用我,完成這一壯舉,讓山河重歸一統。

千古偉業

1677年,康熙恢復福建水師的編制。

此時三藩已平定,各地的反抗浪潮也已基本消失,只剩下台灣問題了,解決台灣問題勢在必行。

不過,康熙第一時間啟用的並非是施瑯,而是萬正色。

萬正色過往的海軍戰績是比施瑯要好的,所以啟用他也情有可原。

但是此人卻在關鍵時候貽誤戰機,可能他認為進攻台灣沒有十足的把握,而遲遲不肯發兵。

姚啟聖見狀,便向康熙推薦施瑯。

康熙本來就是鷹派,對於萬正色的表現也是十分的不滿,便重新啟用施瑯。

為了便於更加有效的立體化進攻台灣,清廷實行了遷界令,這一舉措切斷了台灣的經濟補助,更加劇了台灣島上的經濟危機。

台灣風景

當時就有老外評論,即使清軍不派兵,恐怕台灣如此下去,士兵也要造反,因為沒飯吃了。

而施瑯則趁著這個東風,兵分三路,分進合擊。

在海霹靂施瑯的指揮之下,清廷在澎湖列島取得一場大勝,共殲台灣方面12000余人,俘虜5000余人。

經此一役,台灣方面元氣大傷。

施瑯總結之前的經驗,並未急著發兵攻擊台灣島,而是攻心為上,厚待俘虜,策反俘虜,將俘虜送回台灣。

這些被厚待的俘虜又在島內造聲勢,一時間,台灣方面人心惶惶。

最後,施瑯一登島,台灣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抵抗,而是選擇了投降。

台灣終於重回一統,康熙完成千古偉業,施瑯也一雪前恥,他們都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