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跳水教母」於芬:與昔日弟子周繼紅反目成仇,36歲報國已無門

2024-08-02體育

當時還在讀小學的於芬,被來學校選拔跳水苗子的教練肖愛山一眼相中。盡管父母起初並不贊同,認為讀書才是正途,但他們最終還是讓於芬在練習跳水的同時學習英語、讀書和彈琴,為她留下了轉換跑道的可能。

於芬的天賦很快得到了證明。1975年,13歲的她進入了中國國家跳水隊。當時的國家隊正處於摸索階段,於芬和她的隊友們成為了中國跳水走向世界的鋪路石。

進隊不到半年,她就在全國冠軍賽中獲得彈板亞軍,展現出驚人的潛力。然而,運動員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當時訓練手段落後,許多有前途的隊員接連受傷。

於芬也因視網膜問題飽受困擾,眼看著其他同齡隊員開始出國比賽為國爭光,她卻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在這個關鍵時刻,18歲的於芬面臨著人生的重大選擇。

國家隊為她聯系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和北京體育大學,給她繼續深造的機會。然而,於芬選擇了一條鮮有人走的路——成為一名跳水教練。

這個決定源於於芬內心的遺憾和動力。她覺得自己作為運動員沒能站上世界跳水最高領獎台,但她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執教來實作這個夢想。

就這樣,於芬毅然決然地回到湖北省跳水隊,開始了她的執教生涯。這個看似普通的決定,不僅改變了於芬的人生軌跡,也為中國跳水事業的發展埋下了一顆重要的種子。

從這一刻起,一位未來的"跳水教母"開始了她的傳奇之路。1987年,25歲的於芬在湖北省跳水隊已經擔任教練七年。這一年,她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弟子——9歲的伏明霞。

當時,於芬作為湖北省隊教練到湖北業余體校選拔小隊員,伏明霞就站在第一排,用她那雙充滿渴望和認真的眼睛緊緊盯著於芬。

盡管伏明霞身材瘦小,但於芬敏銳地觀察到她的潛力:膝蓋頭比較大,關節很硬,身材嬌小不易發胖,很適合跳水。更重要的是,伏明霞對於芬示範的動作模仿得很好,基本功出色,悟性不錯。

於芬當即決定將伏明霞選入湖北省跳水隊。然而,成功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在1990年亞運會上,伏明霞在10公尺高臺比賽中只獲得第三名,這讓師徒倆都很失望。

但於芬並沒有放棄,她和伏明霞放棄假期加練,為1991年的世界跳水錦標賽做準備。最終,13歲的伏明霞成功奪得10公尺高臺冠軍,成為該計畫最年輕的世界冠軍。

在備戰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期間,於芬為伏明霞制定了精細到每天起床、吃飯時間的訓練計劃。然而,進入叛逆期的伏明霞開始挑戰於芬的權威。

有一次,伏明霞拒絕執行於芬的指令,還用言語頂撞教練。憤怒的於芬情急之下打了伏明霞一巴掌,這一舉動不僅震懾了伏明霞,也讓於芬自己嚇了一跳。

這個事件之後,師徒倆的關系反而更加緊密。在於芬的嚴格要求和精心指導下,14歲的伏明霞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上摘得10公尺高臺金牌,成為奧運會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

四年後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伏明霞更是成為中國奧運跳水史上第一個板台雙冠王。伏明霞的成功不僅標誌著於芬執教生涯的巔峰,也為她贏得了"跳水教母"的美譽。

然而,命運的車輪總是難以預料,這段輝煌的師徒情誼,日後竟成為於芬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之一。伴隨著伏明霞的成功,於芬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1993年,她被提拔為國家跳水隊的副總教練,開始培養更多優秀的運動員。在這個時期,郭晶晶、勞麗詩、周呂鑫等未來的中國跳水隊名將先後加入了於芬的門下。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是於芬執教生涯的高光時刻。她的愛徒伏明霞一舉奪得3公尺彈板和10公尺高臺雙料冠軍,成為中國奧運跳水史上第一個板台雙冠王。

這一屆奧運會,中國跳水隊共獲得三枚金牌,其中兩枚來自於芬的弟子。這一成就不僅證明了於芬卓越的執教能力,也讓她在國內外跳水界的地位更加穩固。

然而,成功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暗流。奧運會後,國家隊內部傳出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有人指責總教練徐益明造成隊內人際關系緊張,也有人說於芬"排擠所有女教練"。

這些流言蜚語最終引起了國家體委的註意。在一片爭議聲中,國家體委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同時讓徐益明和於芬下課,並宣布解散國家跳水隊。

這個決定如同晴天霹靂,不僅讓於芬失去了來之不易的國家隊教練職位,也讓她的愛徒伏明霞在17歲的年紀選擇了退休。

失去國家隊教練身份的於芬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跳水事業。她迅速調整心態,將目光轉向了高等教育領域。在得知清華大學有意培養學生運動員後,於芬毅然決然地來到了這所頂尖學府。

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她於1997年10月成立了清華跳水隊。這一決定標誌著於芬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雖然離開了國家隊的光環,但在清華大學,她找到了一片可以自由發揮的天地。

在這裏,她不僅可以繼續培養優秀的跳水運動員,還能實作自己讓運動員兼顧學習的理念。來到清華後,於芬感受到了更自由的環境,沒有人對她提出過高的要求。

但在訓練方面,她依然保持著對隊員的高標準要求。許多優秀運動員如勞麗詩、熊晴清、周呂鑫等也都來到清華大學訓練。

1998年,已經從國家隊退休的伏明霞也以讀書的名義加入了清華跳水隊。然而,於芬可能沒有想到,這個看似明智的選擇,卻成為了她日後難以重返國家隊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場新的挑戰正在悄然醞釀,而她與昔日弟子周繼紅之間的矛盾,也即將成為她職業生涯中最大的障礙。就在於芬離開國家隊不久,一位熟悉的面孔被推到了聚光燈下。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高臺冠軍周繼紅,在國家體委的邀請下,擔負起了重組國家跳水隊的重任。這一決定,也拉開了於芬和周繼紅長達多年矛盾的序幕。

周繼紅和於芬之間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1980年,當時還是助理教練的於芬曾短暫地指導過年輕的周繼紅。有趣的是,那時的周繼紅甚至一度認為於芬是她的教練,直到後來才意識到肖愛山才是她的正式教練。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周繼紅接手國家隊後,面臨著重振跳水隊輝煌的巨大壓力。為了建立自己的權威,她需要絕對的控制權。

這就意味著,曾經的"跳水教父"徐益明和"跳水教母"於芬都無法在新的國家隊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真正引發兩人矛盾的是她們截然不同的執教理念。

於芬堅持運動員應該在訓練之余兼顧學習,而周繼紅則主張運動員需要全身心投入訓練。這種理念的差異,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增設雙人跳水計畫後更加凸顯。

為了國家榮譽,兩支隊伍不得不進行合作。但於芬不願意讓自己的弟子加入國家隊,如伏明霞、熊晴清等人多次被國家隊邀請,清華跳水隊都予以拒絕。

這種做法無疑加劇了與周繼紅的矛盾。更讓於芬難以接受的是,周繼紅明確規定清華跳水隊的隊員不能進入國家隊。這一決定直接切斷了於芬弟子們通往更高舞台的道路。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優秀運動員如伏明霞、勞麗詩、林躍、何姿等,紛紛選擇離開清華跳水隊。面對這種局面,於芬在2005年接受采訪時甚至表示,如果她的隊員再不能透過正常的國家隊選拔體制進入國家隊,她就要把隊員帶到國外訓練比賽。

這番言論雖然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最終也沒能改變現狀。相關領導也不同意於芬將隊員帶到國外。就這樣,曾經亦師亦友的兩人,因為權力和理念的差異,逐漸走向了對立面。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僅影響了兩人的關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跳水界的格局。於芬和周繼紅的矛盾,成為了中國體育界一個引人註目的話題,也讓人不禁感嘆昔日師徒情誼的脆弱。

盡管與周繼紅的矛盾日益加深,但於芬始終沒有放棄重返國家隊的夢想。2007年,45歲的於芬透過社交媒體公開表態,希望能夠回到國家隊執教。

然而,僅僅10天後,遊泳中心就發表聲明,婉拒了於芬的請求。這一拒絕並沒有澆滅於芬的熱情。她隨後表示願意降職重返國家隊,不一定要擔任副總教練,只想為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這一請求依然沒有得到積極的回應。面對一次次的拒絕,於芬的態度開始變得強硬。她公開宣稱自己的執教水平要強過周繼紅,並表示已經將申請遞交給了總局最高領導。

這一舉動無疑加劇了與周繼紅的矛盾,也讓她重返國家隊的道路變得更加艱難。據傳,周繼紅在私底下向相關領導表態:"如果於芬進來,我就不幹了。

這進一步加大了於芬重返國家隊的難度。在屢次碰壁後,於芬采取了更加激進的手段。她向相關部門檢舉周繼紅,指出中國跳水隊存在財務管理混亂的問題。

於芬聲稱,從1998年開始,她的弟子如伏明霞、郭晶晶、勞麗詩、林躍、何姿等在國際比賽中獲得了大量獎金,她應該獲得數百萬元的獎金,但實際上只拿到了15.7萬元。

然而,這最後一招也未能奏效。相關部門的調查結果顯示,周繼紅並沒有侵占獎金的問題。這一結果不僅沒有幫助於芬重返國家隊,反而讓她在跳水界的處境變得更加尷尬。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於挑戰周繼紅在國家隊的地位。而於芬,這位曾經的"跳水教母",也不得不接受了無法重返國家隊的現實。

盡管無緣重返國家隊,但於芬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跳水事業。她選擇繼續在清華跳水隊貢獻自己的力量,堅持自己的訓練理念和執教方式。

如今,已經60歲的於芬仍然擔任著清華跳水隊總教練的職務。在這裏,她找到了一片可以自由發揮的天地。雖然環境變得更自由,沒有人對於芬提出那麽高標準的要求,但從訓練環節來說,她依然對隊員保持著很高的要求。

於芬堅持自己的理念,讓運動員在訓練之余兼顧學習。這種既重視運動成績又註重學習的方式,為中國體育界培養了一批全面發展的人才。

她和她的隊員們也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水準。雖然已經遠離了國家隊的舞台,但於芬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為中國跳水事業做出貢獻。

她的故事,不僅是一個關於成功與挫折的傳奇,更是一個關於堅持與傳承的典範。在清華大學,於芬繼續培養著新一代的跳水人才,延續著她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