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申城運動空間|萬體匯,從萬人體育館到萬種體育的可能

2024-03-25體育

在徐家匯體育公園裏能幹些什麽?去「萬體館」看一場上海大鯊魚的籃球比賽,去「八萬人」為上海申花加油,去遊泳館劈波斬浪,去戶外公園遛娃……還有什麽?在「萬體匯」,有符合國際辦賽標準的運動場地,有持續推出的潮流運動計畫,總有一款適合你。

圖說:徐家匯體育公園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下同)

徐家匯體育公園已成為上海設施裝置最齊全的體育文化聚集區之一,不僅滿足了上海建設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的實際需要,更成為市民體育健身休閑的新地標。

地下設計巧心思

徐家匯體育公園原名上海體育中心,籌建於上世紀60年代,是上海重要的體育文化地標。改建後的徐家匯體育公園,保留了上海體育「三件套」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遊泳館。為了把高品質的群眾體育設施呈現給人民,原奧林匹克俱樂部拆除後,騰出寶貴的空間,在原址建成了綜合館。這也是徐家匯體育公園內唯一的一座新建設施。

圖說:綜合館

昵稱「萬體匯」的徐家匯體育公園綜合館位於公園西南角,線性的建築體連線東西兩端軌交1號線、4號線上海體育館站和11號線上海遊泳館站。建築設計共兩層,為了不破壞上海體育地標「兩館一場」(體育場、體育館、遊泳館)整體外觀,兩層設施均設在地下。綠化屋頂與整個公園綠化體系融合串聯,使新造建築在整個場地內不突兀,最大限度地襯托保留建築。

同時配套下沈式籃球公園,解決地下室采光、通風等問題,使地下建築擁有與地上建築相同的空間品質。地下一層設定為層高較高的球類運動空間,地下二層為普通層高,預留大空間滿足未來不同運動計畫需求和輕餐飲配套設施。下沈的籃球公園與綜合館地下一層在同一個標高上,使綜合館的室內運動與籃球公園的戶外運動形成互補。

走進「萬體匯」,十余米挑高的寬敞空間,專業的運動裝置、清晰的指引標識,輕松掃碼即可進場運動的核驗程式,為每一位市民提供良好的運動體驗。

圖說:場館內標識設計清晰美觀

場館設計處處巧心思。在館內大廳,可以看到室內地面設計了跑道,從視覺上強化了場館的運動元素,讓健身者更好地融入環境。綜合館本身是一個長條的線性空間,跑道作為裝飾性的元素還能起到場館空間指示性的功能,同時又指引了地鐵的位置與方向。

多種體育總相宜

「萬體匯」緣何成為徐家匯體育公園綜合館的新名字?原來,場館方曾向社會公開征集昵稱,共收集到262個方案,最終,「萬體匯」以15982票57%的占比,一舉奪得最終昵稱。

圖說:「萬體匯」的名字由市民投票而來

昵稱的命名者謝珺表示,「萬體館」承載了一代上海人和體育人的記憶,原來的萬體是萬人體育館的意思,現在的萬體承古通今,有萬種體育活動的意思,「萬體匯」則和徐家匯呼應,朗朗上口。「匯」不僅意味著新建綜合館位於徐家匯,也是各類綜合運動場館匯於一處,更是體育健身、競技、訓練等未來各種可能性的神奇所在。

正如它的名字那樣,「萬體匯」一直在拓展體育運動的無限可能性。

2023年2月1日,「萬體匯」開啟部份試營運,率先開放了33片羽球場、30張桌球台、5片網球場(室內1片,室外4片)、室外籃球場(全場4片,半場8片)以及室外足球場(七人制1片,五人制4片)。

圖說:室內羽球場

有數據顯示,上海每萬人擁有羽球場地1.92片,長期處於「僧多粥少」的困局。「萬體匯」開放後,一定程度緩解了目前本市體育場地設施的供需矛盾。除了服務本土市民,「萬體匯」落成後還吸引了不少在滬工作的外籍人士。日本人馬淵小姐是羽球場的老客人,她和同伴們客製了一批專屬T恤,每次來「萬體匯」打球都會齊刷刷穿上。「我們很喜歡這片場地,設施很新很全,還符合國際比賽的標準,自從開業後,我們每周固定在這裏打球。」

去年夏天,第五屆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對三超級籃球賽在「萬體匯」耐吉籃球公園開幕,近一個半月的火熱夏日激戰,見證了申城籃球少年的逐夢之旅。甲辰龍年,「萬體匯」又迎來新的奧運計畫,4片國際標準壁球場建成開放。先進的空調系統保證四季恒溫通風,專業的運動地板兼具防滑性和吸水性,柔和的照明燈光明亮且不刺眼,采用玻璃與墻體鑲嵌的擊球墻面既保證彈性又不失美觀。今後,壁球館還將積極嘗試承辦群眾性壁球賽事,開展青少年壁球培訓。

圖說:室外籃球館

為了持續打造多元化、多樣化的運動,如今,「萬體匯」不止新建了壁球館,還有板式網球、匹克球等小眾時尚的運動計畫。比如,匹克球被列入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表演計畫,這項新興運動在上海逐漸擁有了一群擁躉,2023年,首屆「萬體匯」匹克球公開邀請賽實作滿員參賽,吸引各路關註的目光。「萬體匯」自此也成為滬上匹克球愛好者的歡聚場所之一。

「處處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會健身」的氛圍,充斥著「萬體匯」的各個角落。據徐家匯體育公園營運主體久事體育中心公司表示,未來將充分運用「萬體匯」的場地資源,持續挖掘新興潮流運動,進一步豐富市民的運動體驗和日常運動需求。(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