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一周為單位,如何設定最適合自己的跑量,才能既保證健康,又能在訓練中提高成績呢。
資深跑步教練、紐約跑步俱樂部營運長裏奇·維拉斯奎茲(Rich Velazquez)從專業角度,分析了每個人應該如何設定自己的跑量。按他的說法,一位每周慢跑8到10公裏就有效預防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的跑者,他所需要的跑量對於全馬或半馬跑者的幫助微乎其微。
維拉斯奎茲聯合多位訓練師、康復專家在【Runner's World】分享了他們在多年訓練中總結出的6大原則,幫助不同等級的跑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跑量。
原則一:比賽距離越長,跑量越大
這是最基本的一條原則,就算是水平一般的馬拉松跑者,他們賽前的訓練量也應該超過5000公尺比賽的專業運動員。
但無論什麽距離的比賽,賽前的準備都應該由三個部份組成:長跑、速度跑和恢復跑。
維拉斯奎茲總結的理論就是:長跑時應該放緩速度,並按預計的完賽時間完成(註意是時間而不是距離);速度跑的時間可以短一些,但跑步速度要比比賽時更快;進行恢復跑的時候無論速度還是時間要求都可以降下來。
原則二: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盡管訓練量和成績不一定成正比,但是「付出多少,得到多少」(no pain, no gain)一定是存在的。
基於每個人不同的身體機能,想要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只能增加跑量,沒有捷徑。
「如果你跑步的目標是為了提升比賽成績,那麽提高有氧能力,加強穩定性和跑步效率,將成為你設定跑量時的重要參考因素。」
跑得足夠多,肌肉骨骼系統就會得到增強,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實際上在跑步過程中,氧氣能促進血液迴圈,為肌肉提供「燃料」。
因此,跑者必須記住,增加跑量目的是增強有氧供能系統,提高最大攝氧量,否則,增加的跑量都是「垃圾跑量」。
原則三:每一公裏,訓練價值都不同
速度訓練,是為了提升跑步經濟性(預定運動強度或配速下的穩態耗氧率或能量代謝率),同時也是刺激神經肌肉的一種手段,能提高神經肌肉對速度的駕馭能力。
間歇性訓練,有速度要求,且兩次練習之間有一個嚴格控制休息時間的間歇階段。進行節奏跑時,需要長時間維持一個恒定的速度。而長距離訓練,是為了讓身體適應壓力,提升體能。
如此繁雜的訓練,有助於提升跑者全方位的能力。在訓練中進行多樣的嘗試,比賽中就能更好地適應不同速度。
這也就是為什麽要在設定跑量的基礎上,加入短時高強度訓練,因為當身體能力適應了固定的訓練量之後,利用氧氣的能力就到達一個平衡點,只要短時高強度訓練可以增加氧氣吸收量,提高有氧代謝能力。
原則四:增加跑量需要一個緩沖
為了防止受傷,可以逐步增加跑量,這樣身體更容易適應。許多跑者遵循著「百分之十原則」,即在前一周的基礎上每周增量不超過10%。
「大部份案例中,跑者會先以每周為單位逐步增加跑量,持續三周後開始一周的恢復。」維拉斯奎茲強調,「加量的前提是身體已經逐漸適應了當前強度,並且已經休息充分準備挑戰更強。」
當以周為計量單位時,跑者能夠更好地觀察和設定自己的跑量。跑步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傷肌肉,受損部份需要時間來重新生長,這其實也是變強的原因。所以,不要過度訓練,給肌肉緩沖的時間,合理分配跑量。
必須記住的一點——品質比數量更重要。
原則五:傾聽身體的聲音
不論是頂級跑者還是跑步菜鳥,幾乎沒有人能在每一次訓練中都達到完美的效果。如果是為了達到一個所謂的跑量而不斷訓練,那麽可能適得其反。
如何判斷當前的跑量有沒有「副作用」?最好的方式就是傾聽身體的聲音。
睡眠不足、心率加快、缺乏動力、焦躁不安……這些其實都是身體在發出訊號告訴跑者,已經承受不了現在的訓練量了。
跑步是要「堅持」的,輕輕松松不可能進步,但是如果身體發出了求救訊號,比如說身體的某一側感到不適,或者某些部位長時間持續地感到疼痛,那就要謹慎一些了。
減少訓練量,減輕訓練強度,或者休息一段時間,反而能讓跑者更健康地奔跑。
原則六:傷愈歸來,學會減量
如果真的因為傷病停下來了,那麽,傷愈歸來後,跑量也要跟著有所變化。
「如果因為傷病停止訓練了一段時間,在重新跑步之前,至少要確保能夠正常平穩地快走45分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是沒有任何疼痛感覺的。」
這是資深理療師蘇珊·保羅曾經給所有受傷復出的職業跑者的建議,因為快走可以幫助肌肉、跟腱和韌帶進行「熱身」,為之後的跑步做好準備。
而傷愈復出後應該保持多少跑量,也有相應的準則——如果受傷停跑不到一周,恢復後的跑量可以和原來保持不變;如果停跑10天左右,恢復後跑量減少到70%;如果停跑15天到30天,恢復後跑量減少到60%;如果停跑30天到3個月,跑量減半;如果停跑3個月以上,請重新規劃跑步訓練選單。
綜合以上六點原則,文中表格是不同等級水平的跑者每周跑量的參考,每個人可以根據能力不同進行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