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曾是「珠三角汙染最嚴重的河流」現成網紅點!深圳怎麽做?

2024-09-04體育

在過去的一個月裏

茅洲河、觀瀾河、新洲河、

大沙河等深圳各條河流上

龍舟賽事如「潮」

船槳擊水、龍頭齊進

上演「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景象

賽場上,龍舟競渡,百舸爭流

賽場下,水上經濟,風生水起

近年來, 深圳透過釋出「水文旅地圖」 ,大力開展水上運動,賦能碧道、水利風景區周邊產業等,讓經濟發展和水文化繁榮共舞,以水為媒、興水之利,發展全域綠色水經濟, 不斷探索把生態「好水」變成經濟發展「活水」的新路徑 ,提升全市濱水空間價值,全力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圖源:羊城派

01

「古老」的龍舟賽事

掀起「全新」的浪潮

河面上,劈波斬浪,奮楫爭先,一場精彩絕倫的水上競渡盛宴在深圳新洲河上演。除了激情澎湃的龍舟賽,還有多元融合的文藝演出和美食享受。

旗陣團、鼓樂團、快閃、武術、街舞、說唱等,以碧水雲橋為「舞台」為觀眾帶來了視聽盛宴;圩市中,艾草祈福、蘭湯沐浴、點雄黃、艾草花束DIY、國潮香囊等傳統習俗的攤位引來眾多市民駐足體驗。

劉女士和家人第一次在深圳近距離觀看龍舟賽。因為來得晚,還擔心買不到吃的,然而來了後,「吃得盡興,看得過癮」,讓她連連稱贊「不虛此行」。

龍舟的槳板裏不僅讓河水歡騰

還劃出了深圳文旅的消費熱

福田的龍舟賽 為例,該賽事帶動了新洲同創匯客當日周邊遊客高達 3萬人次 ,銷售額相比上月同期 增長200% ;南澳大力聯動周邊景區、酒店、民宿、餐廳等企業,推出系列龍舟文旅及優惠活動,打造集「賽事、美食、遊樂、文化」為一體的文旅盛會。

圖源:幸福福田

如果說,龍舟賽事只是一年一度的盛會;那麽在平時,深圳還結合全市河流特點和運動需求,發展以划船、輕艇、槳板、龍舟計畫為引領的水上運動,大力開展水上運動,助力水經濟繁榮發展。

賽事為槳,城市為舟,槳動而舟行

一場場精彩的水上運動

助推著城市發展

● 南山區 成立大沙河和鷺划船俱樂部,每年接待遊客約 5萬人次 ,並在「南山文體通」平台設定划船免費體驗預約通道,每年服務約 3000人次 ,有效促進消費、拉動就業創業;

圖源:南山文體通

● 寶安區 推動深圳體工大隊輕艇隊回歸茅洲河,累計培訓輕艇運動員 近150名 ,2023年在杭州亞運會獲得 1枚金牌 、首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3枚金牌、廣東省錦標賽 14枚金牌

● 光明區 成立以划船為主,輕艇、槳板、龍舟等多種計畫結合的綜合水上運動中心,已舉辦雙城記-粵港划船交流賽、深圳市少年兒童划船錦標賽等多項賽事,參賽人數 近1000人 ,有效帶動包括青少年培訓、划船裝備、賽事營運在內的整個產業鏈發展。

以賽營城,從「水競技」到「水經濟」,以賽事為引子,深圳延伸水經濟產業鏈,將體育競技、文化交流、產業振興融為一體,打造體育旅遊新消費場景。

02

滾燙的「水文旅程式」

啟用「流淌的歷史」

河水湍湍,還承載著深圳這座城市的歷史文明。所謂水經濟,其實質是水與城、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互動、融合發展。

2023年

一張涵蓋了山海生態、

歷史人文、城市景觀、特區精神、

科普教育、田園風光等各類主題的

水文旅地圖

開啟了人們通往深圳「水世界」的大門

深圳市水務部門將散落在全市各處的水景點、水設施、水文化場館串珠成鏈,積極對接「山海連城」計劃, 推出12條貫通江河湖海、彰顯人文底蘊、增進民生福祉的首批水文旅路線

與此同時,為提升市民使用地圖的便利性,深圳市水務部門啟動全市域水文旅地圖智慧導覽系統開發工作,為市民打造水文旅主題路線出行的「隨身導遊」, 在全國水利系統屬於首創

小程式可一鍵導航至各水文旅景點,具有場館預約、語音講解等功能,非週期性釋出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涵蓋市民遊前、遊中、遊後的多樣需求,在促進深圳水文化、水經濟繁榮發展的同時,也讓治水紅利最大限度惠及廣大市民。截至目前,小程式累計使用者達7萬人,平均日活1200人次。

在這個「隨身導遊」上

龍華的觀古通瀾線十分熱門

彼時,龍華區正依托「三面環山、一水潤城」自然資源優勢,統籌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 全力推動打造「觀古通瀾」文化紐帶 、水城相融生態廊道、千帆競渡黃金水道 ,深入開展省級水經濟試點工作。

在觀古通瀾線上,一座起源於清朝中期、興盛於清末民初的觀瀾古墟再一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這是深圳市現存最為完整的客家風格歷史街區,屬深圳「四大名墟」之一,曾為寶安、惠陽、粵北地區的商貿集散地,一度享有「小香港」之美譽。

圖源:深圳水務

穿過數千年歷史長河,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經久不衰,並在與現代生活相遇中展現新的光彩。去年,觀瀾古墟全面投入商業營運,衍生出了燈光秀、電影節、古墟集市等經濟新業態,打造商旅文一體的網紅打卡點,重現往日盛景,續寫「因水而榮」新輝煌。2024年上半年,觀瀾古墟總客流量達119萬人次。

深圳將水經濟的發展和水文化的繁榮相融合,堅持以水興文、以文惠民,以水潤城、以業興城,「文化經濟」持續點亮著深圳經濟,點亮著深圳人的美好生活。

03

人水和諧的「水文化」

成就產城融合的「水經濟」

如今水清河暢的深圳河流,在數年前還是讓市民掩鼻而過的黑臭水體。就連曾經被稱為珠三角汙染最嚴重的河流——茅洲河,如今也成為白鷺蹁躚的網紅打卡地。

經過全流域綜合整治,如今茅洲河水環境穩步提升,2020年幹流平均水質達到地表水Ⅳ類,2023年達到Ⅲ類。目前,茅洲河流域已建成集生態、文化、景觀和休閑功能於一體的優美碧道,被評為「全國十大美麗河湖提名案例」。

圖源:深圳光明

茅洲河的生態治理成果

為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以「茅洲綠絲帶,濱河心享地」為主題,茅洲河流域中心精心布局,科技智谷、活力走廊、魅力產城、碧道客廳、科創水岸五大功能區域相互輝映,治水、治產、治城融為一體。

比如,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等高水平大學先後引入,天安數位城、長江股份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相繼入駐, 各大重點計畫沿著茅洲河蜿蜒展開 ,串珠成鏈,形成深圳又一條千億級的產業創新走廊,是深圳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今日茅洲河

「產教融合,人水共生」的綠色發展

成為大灣區城市發展百舸爭流的生動縮影

為拉近深圳水與深圳人之間的距離, 一場場與市民相約的「水文化」主題活動也在持續不斷地開展 。近年來,深圳水務部門以「河你在一起」為品牌,組織開展走讀河湖、沿河讀城等系列活動,以及水文化大講堂、「市民看東江」「小手護水土」等專題活動,市民們踴躍參與。

「深圳缺水嗎?」「我們日常用的水來自哪裏?」今年6月13日,來自紐約愛文學校、聖保羅愛文學校、深圳南山區愛文學校的近百位中外孩子們,分批走進光明湖水利風景區(公明水庫),共開展四期水情教育系列研學活動。

據統計,光明湖水利風景區自2023年8月試營運以來,已累計接待各類團隊291場次,多家國家、省重點科研機構在此設立研學點。同樣入選首批廣東省級水利風景區的深圳市東江水源工程東江取水口水利風景區,則充分發掘「營地+景區」「營地+田園」「營地+研學」「營地+體育」「營地+玩樂」模式,形成水主題鮮明、水文化清晰、水經濟活躍的近郊露營景區,讓景區內建流量,有效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圖源:深圳水務

從治水到興水,深圳正積極推動水務高品質發展與培育綠色水經濟新業態深度融合,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徑,帶動全域濱水空間產業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隨著水生態建設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圳範例也有了新答卷。

來源:深圳水務、羊城派

編輯:蔡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