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沒有基礎跑量的積累,千萬不要去硬跑馬拉松

2024-08-26體育

馬拉松賽事已經成為了一項備受矚目的體育活動。許多人為了挑戰自我、追求健康或是享受跑步帶來的樂趣,紛紛加入到了馬拉松的行列中。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仗著身體底子好,月跑量不足50公裏就敢參加全馬比賽。這種勇氣可嘉,但實在不可取,沒有跑量積累,真的不要去硬跑馬拉松。後果很嚴重。

每當馬拉松比賽結束,終點附近的地鐵站、公交站總會出現一波挪不動腿、艱難下樓上車的 跑者,膝蓋痛、腳痛、腿痛、腰痛、肩頸痛……一股腦兒地襲來。 這些疼痛主要是由於肌肉 過度使用,壓力使筋膜、肌腱、軟骨甚至骨質受到損傷。其中不乏有很多具有相當跑量基礎的愛好者。具有一定跑量基礎的跑者尚且如此,缺乏基礎跑量的跑者當然就是更痛苦了。

首先,我們要明確跑量積累的重要性。 跑量積累是指跑者在日常訓練中逐步增加跑步距離和頻率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能讓跑者的身體逐漸適應跑步的節奏和強度,還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力量、改善身體協調性。只有經過足夠的跑量積累,跑者才能在馬拉松比賽中保持穩定的配速,避免因為體力不支而中途放棄。

其次,沒有跑量積累就去硬跑馬拉松,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負擔。 馬拉松是一項長距離、高強度的運動,需要跑者具備良好的體能和耐力。如果平時沒有積累足夠的跑量,身體就無法適應馬拉松比賽的強度。在比賽中,跑者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肌肉疲勞等狀況,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運動損傷或生命危險。因此,為了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沒有跑量積累的人應該避免去硬跑馬拉松。記得我第一次跑全馬,全年跑量只有500多公裏,但自認為自己長期堅持球類鍛煉,具備良好的基礎,直接報了成馬,20公裏之後就開始崩了,後半程只要一擡腿心率就會飆到170以上,最後是跑跑停停,5個多小時才完賽。完賽後全身上下痛了一個星期,上下樓梯痛苦萬分,同事看到我,都以為我腳受了重傷。

我第三次參加全馬比賽時,由於當年積累了2000公裏跑量,效果完全不一樣。過了33公裏才開始掉速,但沒有崩掉,最後10公裏心率也能維持到160以下。跑後相應關節肌肉只是略微難受了3天左右,但上下樓能夠正常應付。效果大不一樣。

再者,沒有跑量積累就去硬跑馬拉松,也會影響比賽體驗。 馬拉松比賽不僅是對體能的考驗,更是對意誌和毅力的挑戰。如果平時沒有積累足夠的跑量,跑者在比賽中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疲憊不堪,無法充分享受比賽帶來的樂趣。跑道兩邊,熱情的觀眾向你加油助威,基本上都不敢有回應,因為揮手示意的力氣都沒有了,哪還有心思享受跑步的樂趣。相反,如果平時有足夠的跑量積累,跑者在比賽中就能保持穩定的配速和良好的狀態,更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從而收獲更多的快樂和成就感。

因此,我們應該註重平時的跑量積累,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註重訓練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並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習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馬拉松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享受跑步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