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13年後再看許昕:才明白他娶到大2歲的姚彥,究竟有多幸運

2024-07-23體育

1990年,許昕誕生於江蘇徐州的一個平凡的家庭。他的母親給他取名為"許昕",寄托著"虛心"的期望,希望兒子能夠謙遜做人。然而,命運似乎和母親的期望開了個玩笑,許昕的人生道路卻偏離了"虛心"的軌域,年少的他開始展現出"異常的自信"。

2006年,年僅16歲的許昕踏入了國家桌球隊的大門。這個左手持拍、腦袋大大的少年立即引起了教練秦誌戩的註意。秦誌戩一眼就看中了許昕,直接將他從二隊調入一隊。

這突如其來的晉升,讓許昕的自信心膨脹到了極點。

許昕剛入國家隊的時候,眼裏充滿了幸福與自負。他曾信心滿滿地說:"我以為國家一隊的人都很難打,這不,他們都被我贏了一半呢。

"然而,現實很快就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面對馬琳、王勵勤、陳玘等世界冠軍,以及同門師兄馬龍,許昕才真正明白了什麽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許昕的教練們對他要求格外嚴格。秦誌戩每天都在挑他的毛病,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劉國梁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雲中漫步",批評他打球時跑動太慢。

後來又喊他"不倒翁",因為他接球時候手臂老是來回擺,身子卻是懶得動。

面對教練們的批評,許昕曾試圖辯解:"我跑得慢,那是因為我靠腦子打球,能直接'算'出來對手朝哪兒打;我手臂來回擺,那是因為我胳膊長,夠得著接球。

"教練們聽了這樣的回答,哭笑不得。

然而正是這些嚴厲的磨礪讓許昕褪去了少年的輕狂,他開始認識到國家隊裏高手如雲,不進則退,訓練和比賽都是一場激烈的競爭,也是對自己的考驗。

許昕逐漸變得比任何人都努力。他不再是那個松散、偷懶的少年,而變成了一個全力以赴、訓練有素的運動員。他深刻地認識到,只有腳踏實地的努力,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舞台上立足。

這段經歷成為許昕職業生涯中的重要轉折點,讓他從盲目自信變成腳踏實地,從懶散少年成為拼命訓練的運動員。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成長,詮釋出何為真正的勵誌精神。

他的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運動員如何在挫折和磨礪中不斷成長。

2009年,19歲的許昕遇到了自己的初戀——姚彥,比他大兩歲。這段感情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他們更小的時候。許昕和姚彥都是上海曹燕華桌球學校的校友,相識時,許昕11歲,姚彥13歲。

還記得初次見面的時刻,姚彥感嘆道:「當時我比許昕高一個頭,就把他當作弟弟看待,完全沒有預料到後來會走到一起。」然而,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青梅竹馬最終修成正果。

2009年9月30日,在一次比賽後的散步中,許昕鼓起勇氣牽起了姚彥的手,就這樣,兩個年輕人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姚彥後來回憶道:「我從前沒有和任何男孩牽過手,這是第一次,他牽了我的手,我就跟他好上了。

」這份青澀的感情,在兩人心中悄然生根發芽。

然而,他們的愛情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那個時候國家隊有規定,男女隊員是不能談戀愛的。兩人只能將這份感情小心翼翼地藏在心裏,誰都不敢說。

再加上繁重的訓練任務和頻繁的比賽,這段感情更像是若有若無的友情。

真正的考驗來自許昕的職業生涯危機。當他因左手直拍打法遇到轉折時,姚彥堅定地支持他。她告訴許昕:"我相信你",這簡短的話給了他巨大的勇氣和力量。

為了全力支持許昕,姚彥甚至做出了退休的決定。她告訴許昕:"如果愛情和打球只能選一樣,我要愛情。"這份無私的付出,讓許昕深受感動,也讓他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2016年裏約奧運會後,許昕在歌手楊宗緯的演唱會上,當著上萬觀眾的面向姚彥求婚。他深情地說:"我要給一直支持我的姑娘,一個最完美的求婚。

"這一刻,是他們愛情長跑7年的圓滿時刻。

已婚的姚彥,默默地為許昕提供堅實的後盾,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她在許昕為國征戰期間,顧全大局,悉心照料孩子。即使許昕因為比賽錯過了孩子的生日,姚彥也從未有過怨言,只是淡淡地說:"只要他不受傷,我就心滿意足了。

許昕也深刻感受到妻子的付出。他表示:「我的妻子外表可能看起來有些'沒心沒肺',但實際上,在我最難過的時刻,她陪伴我走過最艱難的歲月,而在我得意的時候,她又鞭策我繼續前進。

沒有姚彥,就沒有現在的許昕」。

再看13年後許昕和姚彥的故事,我們才真正明白,許昕娶到比他大兩歲的姚彥是多麽幸運的一件事。姚彥不僅是許昕的愛人,更是他事業的堅強後盾,是他人生道路上最可靠的夥伴。

許昕的左手直拍打法曾經是他獨特的標簽,也是教練秦誌戩一眼相中他的原因。然而,這種罕見的打法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既是他的優勢,也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

隨著比賽規則的改革,許昕的左手直拍打法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芒。他認識到,要麽他用這種打法"打出頭",要麽他就連陪練的資格都沒有。

這種危機感讓許昕倍感壓力,但也激發了他奮起直追的決心。

在2012年,許昕迎來了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在這一年,他在多個重要賽事中表現出色,連續斬獲佳績。2月的卡達公開賽上,他連克馬琳、王皓,摘得男單桂冠。

4月的亞洲杯比賽中,他以4:0的優勢戰勝吉村真晴,再次奪得男單冠軍5月的中國公開賽上,許昕更是力克馬龍、張繼科,再次登上男單冠軍寶座。

這串勝利不僅體現了許昕的實力,也讓他重新找回了自信。然而,挑戰並未因此停止。

2014年,許昕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全新蛻變,他的主管教練從秦誌戩變成了吳敬平。對許昕而言,這一改變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

在吳敬平的悉心指導下,許昕的技術和心理素質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2016年3月的吉隆坡世錦賽中,許昕以21勝的戰績榮獲全場MVP,賽後他感激地對教練吳指導說:「吳指導,您可以好好休息了,我們贏了。

」許昕的這句話背後,既是對教練辛勤付出的感恩,也是對自己突破的肯定。

然而,挑戰並未就此止步。2017年,桌球材質發生變化,許昕的打法再一次遭受打擊。然而,他並未退縮,反而更加努力地訓練。在當年的天津全運會上,許昕帶傷出戰,幫助上海隊獲得男團冠軍。

賽後,許昕表示:"我想讓那些原本看好我,但因為我的打法、年齡增加、換球等原因對我期望值有所下降的人,能在我身上重新看到希望"。

許昕的堅持和突破,既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也賦予了左手直拍打法新的生命力。他用實際行動向人們展示了,只要努力不懈,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許昕在桌球界長盛不衰的關鍵所在。

許昕的奧運之路就像一部勵誌的電視劇,充滿了曲折和挑戰。2012年倫敦奧運會,對他來說是一次沈重的打擊。盡管他在隊內選拔賽中表現出色,戰勝了馬龍和王勵勤,拿到了直通莫斯科的第一張入場券,但在最終的奧運名單中,他只獲得了P卡,成為了替補隊員。

這意味著許昕不僅無法參加比賽,甚至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從2006年進入國家隊開始,他等待了整整6年的時間,卻未能如願登上奧運會的領獎台。

盡管他最終站在了領獎台上,但他在欣喜之余也感到十分失落這次打擊讓許昕感到了極大的挫折,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將所有的失落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不斷證明自己的實力。

2016年,許昕終於踏上了裏約奧運會的賽場,卻遭遇了一次人生低谷。男團決賽中,他不敵日本選手水谷隼,惜敗收場。盡管中國隊奪冠了,但許昕眼中滿是愧疚和遺憾。

在采訪區,他眼神空洞,口中不斷重復著"對不起",深深的自責和失落清晰可見。

直到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許昕與劉詩雯這對搭檔參加混雙比賽,他們離奧運金牌只有一步之遙。然而,最終他們還是與金牌擦肩而過,只獲得了銀牌。

賽後,許昕略帶失落地說:"都走到這了,還是沒有沖上去,對不起大家了"這句話中包含了他對金牌的渴望,也體現了他對自己的高要求。

雖然許昕未能在奧運會中奪得金牌,但是他的拼搏精神和永不言棄的態度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正如一位網友所說:"許昕作為左手打法的運動員差點被放棄,但他卻堅持了四年。

"這份堅持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許昕的奧運會之路,既有失落的時刻,也有重生的轉折。他的成長歷程展示了一個運動員的堅韌不拔。每一次的挫折和失敗都使他更加堅強,而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他能夠在桌球界持續發光發熱的關鍵。

"大蟒"是許昕的綽號,這個綽號的由來不只是因為他魁梧的身材,更在於他如蟒蛇般頑強的生命力和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

這種精神在他的每一場比賽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尤其是在2017年的天津全運會上。

當時,許昕的身體狀況並不好,賽前他的胳膊上綁著冰袋,腰上打著麻藥,每次休息時隊醫都不停地為他按摩大腿。但他依舊咬牙堅持,帶傷出戰。

觀眾們看到的是他在賽場上的英姿,卻不知道他背後承受的痛苦最終,憑借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許昕幫助上海隊獲得了男團冠軍。

2018年,在雙打計畫中,許昕與劉詩雯組合成「昕雯聯播」,他們的默契配合和精湛技藝贏得了觀眾的喜愛,也讓人們看到了許昕在雙打計畫中的獨特優勢。

他們透過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比賽,為老將的價值做了最好的證明。

2019年,許昕堪稱名副其實的"勞模"。在瑞典公開賽中,他在3天內完成了11場比賽;在日本公開賽中,他在3天內完成了13場比賽;在亞錦賽中,他在6天內完成了19場比賽。

這種高強度的比賽頻率對體能和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然而,許昕並未有任何怨言,反而在賽場上越戰越勇。

面對如此高強度的賽程,許昕的態度令人敬佩。他說:"不用心疼我,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就還沒有到達極限。"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人,就連劉國梁教練也為之落淚。

劉國梁稱贊道:"許昕這個人,最可愛的地方,就是關鍵時刻絕不'掉鏈子',你交給他的任務,他拼了命也要給你完成"。

許昕的拼搏精神,無論比賽還是日常訓練,都體現在他的每一次努力中。即便在技術變革的挑戰下,許昕也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無論面對新球拍的適應,還是新規則的挑戰,他總能迅速調整狀態,保持最佳競技水平。

正是由於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許昕在桌球領域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地位,被譽為"大蟒"。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運動員的精神,對國家的責任感。

許昕的故事,不僅是一個運動員的成長歷程,更是一個關於堅持和突破的勵誌傳奇。

2022年,許昕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新階段。作為一名運動員,他依然保持著如火的熱情;然而,作為一位父親,他深感肩負的責任沈重。

如何把握身份的變化,實作雙重角色的平衡,成為了他人生中新的挑戰。

雖然年齡在增長,但許昕並沒有放棄參加各項比賽。在新加坡WTT比賽中,他與馬龍一起為國家隊貢獻力量。許昕表示:"雖然我年紀可能有些'大了',但我的理想永遠不會老,我希望還能再打兩年。

"這句話充分展現了他對桌球事業的熱愛和堅持。

然而,在這背後,是許昕對家庭的深深牽掛。他坦誠地說:"我對家庭有愧疚,妻子兩次孕期包括生產,我都沒有在身邊,兒子兩個生日,我也沒有陪過。

"這種職業與家庭之間的矛盾,讓許昕倍感壓力。

但是許昕並未退縮。他表示:"我已經成為一個父親,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我認為這種責任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而非僅僅是口頭上的承擔。

不僅需要承擔國家隊的任務,還要成為家庭的頂梁柱,這才是一個男人應該有的擔當"這番話充分體現了許昕對責任的深刻理解和擔當。

在家庭與事業的平衡中,許昕得到了妻子姚彥的全力支持。每當許昕因比賽而無法陪伴家人時,姚彥從未有過抱怨,她只是默默地支持著丈夫的事業。

許昕深深感激妻子的付出,他說:"沒有姚彥,就不會有堅持到現在的許昕"。

許昕在比賽之余努力與家人保持聯系,甚至會在視訊中反復刷牙逗兒子開心,只為讓兒子開心地笑。這些小細節充分展現了許昕作為父親的溫情一面。

32歲的許昕,他用自己的行動展示了什麽是責任與擔當。他不僅僅是國家隊的核心成員,更是家庭的支柱。他曾說:"我很想與大家分享我的生活,但我似乎沒有生活,只有打球。

"這句話背後,是一個運動員的執著,也是一個父親的牽掛許昕的故事,展示了一個成熟運動員如何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尋找平衡,他的堅持和付出,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