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上海阿姨倪夏蓮,40年後在巴黎與隊友重聚!用滬語吐槽:食堂沒肉饅頭

2024-07-25體育
夏日午後,陽光正好,巴黎奧運村的廣場轉角,兩位舊相識在這裏偶遇了。
「夏蓮姐!」曾之穎認出了眼前的老大姐,而倪夏蓮也格外驚喜,「竟然是你!」時隔41年,曾住隔壁宿舍的兩位中國桌球隊隊友,在奧運賽場再次遇見。
一紅衣,一藍褂,兩位花甲之年的女子,因為乒乓這項運動,在巴黎奧運會重拾四十多年前的情緣。中國乒乓已成為彼此生命中無法磨滅的烙印。為熱愛、為夢想再度征戰奧運,她們說:「中國乒乓底子特別深厚,是曾經的國乒歲月,給了我們動力與勇氣堅持到如今的奧運舞台。」
憶當年:大姐小妹
紅衣的曾之穎今年58歲,曾是八一桌球隊的功勛球員,入選過中國桌球國家隊。退休之後,曾之穎選擇了經商,到智利打拼。5年前,她重拾球拍,以業余球員的身份出戰比賽,最終拿到奧運會桌球女單門票。
61歲的倪夏蓮是本屆奧運會桌球計畫年齡最大的參賽選手。作為當今世界桌壇的傳奇女選手之一,倪夏蓮早在1983年第37屆世桌賽中,就曾代表中國隊獲得團體冠軍,並與郭躍華搭檔獲得混雙冠軍。
此後她轉戰盧森堡,先後三次獲得歐錦賽女單冠軍。三年前的休士頓世桌賽上,她與隊友獲得女雙銅牌;去年的WTT支線賽哈維若夫站和今年的貝魯特站兩站比賽中,她更是以60歲的「高齡」連拿兩個單打冠軍,一句「不能讓年齡成為我奪冠的阻礙」成為倪夏蓮「老而彌堅」的最有力證明。
倪夏蓮(右)與曾之穎交談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李銘珅 攝
「當年你是那種蘑菇頭的短發,精神又可愛。沒想到這麽多年以後還是這麽英姿颯爽的短發,一點都沒變。」擁抱著倪夏蓮,曾之穎動情感嘆。
直至今日,曾之穎依然記得當年在國家隊和倪夏蓮相處的情形,「夏蓮姐當年已經是世界冠軍了,但是一點都沒有架子,經常來我們小隊員的房間和我們聊天,給我們帶零食吃,還經常鼓勵我們。」也因此,曾之穎將這位姐姐深藏在心中,從兒時起,倪夏蓮就是曾之穎的榜樣。
倪夏蓮在奧運村留影
多年之後,當乒乓再次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曾之穎一下子想到了兒時的大姐榜樣。「我這些年一直關註著夏蓮大姐,看她在各類比賽中不斷創造歷史,感覺特別勵誌。」曾之穎感慨,正是因為倪夏蓮六度奧運參賽的經歷,讓自己萌發了參加奧運的念頭。「可以說,沒有夏蓮姐的榜樣,也沒有我夢想成真的今天。」
童子功是兩位老大姐聊天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她們感慨,兒時桌球訓練已成為難以磨滅的肌肉記憶,若不是因為當初在國乒打下的基礎,根本不可能有奧運夢想實作的現在。
嘆今朝:相逢不易
在已擁有五屆奧運會參賽經驗的倪夏蓮看來,巴黎周期的備戰難度遠甚往屆,也大大超過了她的預期。「真是這輩子最難的一次,感覺比以前辛苦了10倍。幸好我堅持住了,拿到了奧運名額。」
來巴黎,倪夏蓮笑稱自己是「兒女雙全」——她口中的「兒女」是兩位隊友:31歲的莎拉·德·努特和25歲的盧卡·姆拉德諾威治。6月中旬,盧森堡桌球奧運名單公布,兩女一男,由倪夏蓮領銜。幾乎是看著兩名年輕選手成長,倪夏蓮和球隊總教練、丈夫湯米·丹尼爾森為了他們數年來操了不少心。「以前我們帶莎拉出去比賽,像是爸爸媽媽帶著女兒,現在多了盧卡,就變成‘一家四口’了。」
評價兩位隊友,倪夏蓮笑稱,他們「打球很活絡,會用腦子」。在倪夏蓮看來,他們也代表了盧森堡桌球運動的實力與未來。
倪夏蓮的愛人也一同來到巴黎奧運會
和倪夏蓮不同,曾之穎的巴黎奧運之旅頗有些意外驚喜的味道。面對記者,她動情感慨:「人生真的優待我,給了我這麽大一個禮物!」
上世紀80年代移民南美,曾之穎和弟弟在智利北部的免稅區,開了一家家具公司,專營中國進口家具,將其銷往南美各國。在異國他鄉打拼的生活十分忙碌,曾之穎就不曾觸摸過桌球,「沒空去玩這些。」幾年前,為了言傳身教讓兒子愛上桌球,曾之穎才重拾乒乓。沒想到,三十年沒碰乒乓,重返球台,她一下子就拿了個智利全國冠軍。兒子因此愛上了乒乓,開始了專業訓練,曾之穎也重拾了兒時的專業,再次回到桌球桌邊。
從俱樂部日常練練手到參加各種泛美比賽,再到智利乒協的奧運選拔賽,曾之穎感慨,每一步似乎都是機緣巧合下的成功,「家人一開始的心態跟我一樣,他們覺得我是去玩兒,就為了高興,為了鍛煉身體,所以大家也都沒想奧運會,因為覺得太遠了。」真正讓曾之穎開始燃起奧運夢想,那還是今年年初的選拔賽。一路過關斬將到了決賽,剩最後一步了,「大家都來了勁,都說媽媽你肯定行!沒想到,還真成了。」
寄期待:奧運再會
北京、倫敦、裏約、東京,直至如今的巴黎,24年、六屆奧運會,以及數不清的對手,超長的職業生涯讓倪夏蓮悄然由一名「老將」變成「更老的老將」,人們關心的不再是她何時告別,而是她能否繼續書寫新的傳奇。
倪夏蓮
「選擇一個愛好,並堅持到底就成了一生的事業。」正如她所說的那樣,年逾花甲的倪夏蓮在其職業生涯裏似乎從未停下過腳步,每堂訓練課結束後,她都會和丈夫湯米一同打磨各項技術。在她看來,運動員延長運動生涯並保有競爭力的最大秘訣,便是對於比賽的熱愛,以及強烈的責任感,「既然上場就要打出精彩的表現。今天永遠比明天年輕。」
「下一屆奧運還來嗎?」面對記者的提問,倪夏蓮說,這是個極難回答的問題,只要還具備競爭條件,她就不會輕言放棄,「永遠不要說‘永遠’,很難想象自己離開球場的日子,我對桌球的感情當真是依依不舍。」
對於曾之穎而言,能來到巴黎就已是夢想成真的時刻。
此前,曾之穎從未參加過世錦賽或奧運會,這個願望深埋在心中幾乎半個世紀,「奧運會是競技體育最高級別的比賽,只要是運動員最終的夢想都是參加奧運會,所以這次對我意義非常大。」在她看來,能在人生這個階段實作自己的目標,「那就已經是最好的安排。」
記者手記:年輕是一種狀態
「爆了!沒想到我爆了!」直到今天,說起三年前的那次采訪,倪夏蓮依然會眉飛色舞說起這句「經典台詞」。
東京奧運會時,倪夏蓮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資料圖 新民晚報特約記者 錢俊 攝
真實的仿佛鄰家姆媽,因為這份接地氣的親切感,這些年,倪夏蓮圈粉越來越多人。始終記掛著家鄉的報紙,不止一次,倪夏蓮感慨過,「上海人就愛看新民晚報,我在外國有時候都會上網看。」
采訪倪夏蓮,最適合的語言就是上海話——彼此都輕松自然。接受媒體采訪,說了一會普通話之後,倪夏蓮會吐吐舌頭,悄悄和我說,「還是阿拉嘎山胡適意。」六十多歲的年紀,卻依然有著少女般的嬌嗔,會張羅指揮著丈夫兼教練湯米去拿吃的拿喝的,「都是奧運村福利,挺好的。」也會「嫌棄」法國奧運村夥食有點差,「比不上我們中國辦賽,所有菜都沒味道,一點都不好吃。」在亞洲比賽時,抽空她總會回上海來住幾天,為的是那一口中國美食,掰著手指頭如數家珍,「生煎、小籠、肉饅頭……我都喜歡的呀。」
為新民晚報錄視訊,她會糾結半天身上穿的衣服,一個字沒說好都要重來,還會習慣性自嘲發嗲,「真的年紀大了,這麽幾句話,講的顛三倒四。」她還說,感謝新民晚報這麽多年始終關註支持,所以我們的錄制要求,她一定要做好。
懂得感恩、率性自然,這樣真實的倪阿姨,很難讓人不喜愛。歲月或許會給我們額頭添上皺紋,頭發掛上雪花,但只要有一顆赤子般至誠的心,那就永遠「正年輕」。
新民晚報原創稿件
特派記者:厲苒苒 李銘珅
視訊制作:蔣美青
編輯:倪彥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