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教育周刊丨馬背上的懷弟詞

2024-08-22辟謠

■ 阮忠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九月,蘇軾卸下杭州通判的擔子,前往山東密州(今山東諸城)當太守,行至半路時想起在齊州(今山東濟南)的弟弟蘇轍,便填了一首詞【沁園春·孤館燈青】。這首詞的小序說「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交代了他填這首詞的背景,即前往密州的馬背上。

蘇轍是蘇軾唯一的弟弟,也是他一生最好的詩友。蘇軾許多詩詞都是為弟弟而作的。例如,他到密州後為蘇轍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留下了「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佳句;嘉祐六年(1061年)寫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成為膾炙人口的名詩。在人生難以常相聚的感懷中,蘇軾平易的詩詞總有濃郁的深情。蘇軾在這首【沁園春·孤館燈青】中寫道: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一作「團團」)。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

這首詞以「孤館」開頭,與燈青、野店、雞號等悲景相聯,有很深的孤獨感。這時,曉月漸漸隱去,讓人想到晚唐詩人溫庭筠【商山早行】中寫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的詩也說孤獨,但不及蘇軾詞深沈。類似的還有蘇門弟子秦觀被貶郴州,途中所寫的「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孤獨中又充滿了自我哀憐。

蘇軾這首詞的景色描寫,很快因情緒而轉變,看「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眼前風物如此美麗,將孤獨與寂寞感一掃而空。但他內心想到「世路無窮,勞生有限」,心情還是有些沈重的。這兩句詞很有深意。蘇軾二十二歲時科考高中,名滿天下,這樣的人生開場在仕途上理應燦爛輝煌。不料,他接下來遭遇了母親程夫人、父親蘇洵先後病故,又因與王安石變法思想不合而請求外放,遠離京城。科考之後距此時赴密州任太守已近二十年,難怪他說「似此區區長鮮歡」。

這首詞的上闋很含蓄地抒發了蘇軾的情懷,但沒有明說他感慨的「往事萬端」是什麽?詞的下闋作答,用一連串典故告訴讀者他這一路上在馬背上的所思所想。蘇軾用西晉陸機、陸雲的故事,說自己和蘇轍當年像「二陸」一樣是青年才俊,至京城時風華正茂、胸懷壯誌。「筆頭千字,胸中萬卷」,有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意,關鍵還是表達了蘇軾懷有杜甫的理想——「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並非為了文學上的聲譽。由於不得其用,壯誌難酬,他在詞中透露出難言的傷感。

但是,蘇軾不糾結於此,而是迅速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用舍由時,行藏在我」,化用了【論語】裏孔子對弟子顏回所說的話:「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意思是為世所用,就兼濟天下;不為世用,就隱居獨善己身。「袖手何妨閑處看」,此句說得輕巧,蘊含的還是期望為朝廷所用的願望。所以,蘇軾到密州後寫了【江城子·密州出獵】,用「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用世(見用於世)誌向。

【沁園春·孤館燈青】以「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收束,這就是「舍之則藏」的生活體現。蘇軾既勸慰弟弟子由也勸慰自己,能夠長享健康、悠遊為樂,人生還是十分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