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文旅新探丨梅關古道:漫尋歷史細賞梅

2024-01-27辟謠

新華社

又是一年梅花開。從廣州出發驅車300余公裏,經南雄市區,抵達五嶺之一的梅嶺腳下,沿著寬約6尺、碎石砌就的古道步行至嶺頭,梅關便赫然在望。海拔700多米,這裏自古以來就是嶺南溝通中原的交通要塞,如今層巒疊嶂、梅花怒放,雄麗依舊。

梅關古道又稱梅嶺古驛道,始通於秦漢,最初只是一條狹窄陡險的山道。唐開元四年(716年),為適應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和對外貿易發展的需要,改變「人苦峻極」的局面,張九齡奉詔開拓嶺路。由此,一條「高速公路」如同一道筋脈,在崇山峻嶺間紮下根,作為連線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孔道,承載起千百年來南北往來的重任。

「驛道的開通,帶來了經濟和文化的開放交流,凡人口遷移、使節存取、官員調動等,大都經過此路。」南雄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工作人員吳熒屏介紹,歷代商旅隊伍也正是由此逾越梅嶺,完成了粵鹽贛米等商品的交易,隨著絲綢、瓷器遠銷海外,古驛道上一時「商賈如雲,貨物如雨,萬足踐履,冬無寒土」。「這樣的場面,直至近代粵漢鐵路、雄余公路修通才逐漸消失。」

「一關隔斷南北天」,以梅關關樓為界,北瞰江西大余,南眺廣東南雄,今天的遊客在打卡拍照、體味「一步跨二省」樂趣之時,撫過古樸的磚石,或許仍可以懷想當年車馬轔轔的繁榮。

梅關關樓和「梅嶺」石碑。新華社記者 黃國保 攝

刻石題碑、加植松梅,歷代的修葺維護和景觀建設,則使梅關古道不僅承載起交通重任,還形成一方融合山水之美、人文之韻的風景勝地。吳熒屏說,以梅關關樓為例,原建於宋嘉祐年間,明萬歷年間南雄知府立匾其上,南北側分別題刻「嶺南第一關」「南粵雄關」,旁邊一塊高2.4公尺、寬1.4公尺的「梅嶺」石碑則為清人所立,如今是人們爭相打卡的所在。

供旅人歇息的涼亭遺址、冠蓋如雲的千年古楓,甚至為青苔所覆的古老蹄印……曾經蜿蜒30多公裏的通途,保留下1200多米完整的古道精華路段,一路綠意蔥蘢、古韻悠長,在古道上流連漫步,仿佛翻閱著一卷內涵豐富的文明史。

梅關古道上的來雁亭。新華社記者 黃國保 攝

這也是一條流溢著馨香的「詩路」。梅嶺景區負責人黃繼雄介紹,早在三國時期,東吳陸凱率兵南征時路經梅嶺,正值寒梅盛開,便寫下「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名篇。自此以後,從宋之問、蘇軾到朱熹、湯顯祖等,度嶺而來的文人遷客因景寄情,為古道寒梅留下千余首動人詩章。

古人欣賞梅花傲寒鬥雪、高潔清雅的品質,也將自己的心誌寄托其上,尤其是因「奇、盛、雅」而素富盛名的驛道寒梅。進入臘月,現存的2000多株梅樹如約綻放,囊括紅梅、白梅、粉梅、臘梅、綠萼梅等多個品種,鎖關夾道,風姿綽約,正處於最佳觀賞季,並且由於氣候差異,呈現出「南枝先開,北枝後放」的奇觀。

記者看到,飄落的梅瓣下,三兩遊客身著傳統服飾,或撐傘而立,或席地撫琴,美不勝收。從廣州自駕而來的吳女士在一片紅梅前流連忘返,「早就盼著來賞梅花!踏上古道,除了賞景,還可沈浸在千百年來的歷史風韻中,仿佛在跟古人對話。」

遊客在梅關古道梅花下彈琴。新華社記者 黃國保 攝

黃繼雄說,梅嶺名字的來歷也有兩說,一是西漢將領梅鋗曾駐兵於此,二就是嶺上多梅,因而得名。為此,景區沿途設詩碑136塊,載錄歷代梅花詩佳作,供人欣賞和感懷。在一方詩碑前,來自江西贛州的遊客劉先生,正帶著孩子品讀蘇軾的七言絕句:「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今天各種交通方式都十分方便,但閑暇時來古道上走一走,感念的是一種綿延的文化,和開山鑿石、翻山越嶺的堅韌精神。」劉先生說。

遊客在梅關古道拍攝梅花。新華社記者 黃國保 攝

現場不少遊客表示,還打算去附近的珠璣巷轉轉。作為南遷移民的第一站,珠璣巷被稱為「廣府人的祖居地」,是古驛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近年來,當地將梅關古道與周邊文化遺存和地方民俗資源相融合,毗鄰村鎮也建起不少集遊玩、體驗、購物於一體的農家特色民宿,吸引越來越多遊客訪古尋梅而來。

前人走過的古道邊,一條串聯田園、鄉村、古跡的活化利用之路正在綿延。一嶺寒梅,雄關漫道,如千百年來眺望南北一樣,守望歷史、展望未來。

文字記者:胡夢雪

視訊記者:黃國保、茍洪景

策劃/編輯:王黎、李歡

海報制作:李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