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四川喜德阿吼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小兵:是「老兵」也是「新兵」

2024-07-12辟謠

中新網成都7月11日電 題:四川喜德阿吼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小兵:是「老兵」也是「新兵」

記者 嶽依桐

倘若從空中俯瞰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喜德縣光明鎮阿吼村,紅頂白墻的小樓房錯落排布,成為綠色山林中的鮮亮點綴,寬敞平坦的白色硬化路如綢帶般連線起家家戶戶,也通向大山外的世界。

見到此般情景,讓人很難想象從前的阿吼村道路泥濘、房屋低矮破舊,村民長期處於「馬鈴薯填肚子、養雞換鹽巴」的生活狀態中。而阿吼村從貧困村到幸福村的變化,與駐村第一書記王小兵的堅守與奮鬥分不開。

航拍阿吼村。受訪者供圖

王小兵是國網喜德縣供電公司的員工,也是一名擁有16年黨齡的黨員,2017年1月開始擔任阿吼村駐村第一書記。回憶起初次到阿吼村時的感受,他至今仍難以忘懷貧困帶來的沖擊。王小兵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己所能帶村莊擺脫貧困。

第一步,王小兵從走訪全村,了解村民真實需求,與村民建立感情做起。阿吼村村民分散居住在方圓20多平方公裏的山頭溝壑中,崎嶇山路上,王小兵留下密密麻麻的足跡。被真誠打動的村民們,對他的印象也從陌生到熟悉。

透過深入摸排和走訪了解,王小兵認為村莊致富的關鍵在於打造村支柱產業,並圍繞支柱產業打造產業鏈,再依托產業鏈構建村產業體系。他總結提出的「334」幫扶模式——「科學+綠色+永續」扶貧理念,「支部共建、文明共創、產業共進」扶貧舉措,「公司+合作社+農戶+電商」幫扶機制在阿吼村執行良好,還入選全國精準扶貧典型案例。

王小兵給貧困戶吉覺阿牛木家送雞苗(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7年多來,阿吼村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殖業,村民養起了烏金豬,種上了烏洋芋,栽下了百合苗,已連續四年收到村集體經濟分紅,年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1500元增長至2023年的15442元。如今的阿吼村,衛生室、活動室、幼稚園等一應俱全,村莊面貌和村民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對王小兵而言,最大的變化發生在村民內心。「大家對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王小兵說,大家致富的主動意識越來越強,比如外出務工、主動參與到村集體經濟開發中,也愈發重視孩子的教育。「希望村民們能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對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過得越來越幸福。」

王小兵還欣喜地和記者分享道,隨著村莊不斷發展,在外闖蕩的年輕人們也逐漸選擇回鄉尋找機遇,這些「歸巢燕」也為村莊進一步發展註入「新鮮血液」。「比如我們村合作社‘90後’理事長俄施木加,就一直在發揮自己的能力為村莊做貢獻。」

其實,2021年順利完成阿吼村脫貧攻堅任務的王小兵曾面臨輪換期「去和留」的選擇。但在村民們一聲聲挽留中,他意識到阿吼村已經成為自己生命中無法割舍的一部份。最終,王小兵選擇留下,繼續帶領村莊實作鄉村振興。

村莊建設煥發新貌、產業發展生機勃勃,王小兵對阿吼村的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但也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說:「我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領域奮鬥了很多年,不少人說我是一名‘老兵’。但要不斷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新要求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在很多方面我還是一名‘新兵’,需要繼續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