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27萬字【長恨歌】濃縮成舞台劇 說「上海閑話」的王琦瑤登大劇院

2024-07-08辟謠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7月6日報道:昨晚的上海大劇院內座無虛席,27萬字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長恨歌】被濃縮成劇場裏的三個半小時。觀眾們跟著舞台劇【長恨歌】(上海話版),走進上海這座摩登都市,講「上海閑話」的王琦瑤跌宕起伏的一生,也讓觀眾們的心情跟著起起伏伏。本輪舞台劇【長恨歌】(上海話版)7月5日至7月7日在上海大劇院演出三場。

【長恨歌】舞台劇演出至今,也證明了文學經典的生命力。

從小說到舞台,這並非舞台劇【長恨歌】第一次搬上舞台。早在2003年,小說【長恨歌】就首次被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繹。2023年【長恨歌】啟用全新劇本,全新演員陣容,並首次以上海話形式演出,吸引更多新老觀眾走進劇場,成為現象級滬語作品。

上世紀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上海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而地道的上海話演繹,也更貼近原著小說的環境,讓台下觀眾更添一份親切感。演出結束後,原著作者王安憶也走上舞台,她欣喜地說道:「我個人是非常喜歡方言作品的,看完上海話版舞台劇【長恨歌】的演出令我很驚艷,演員們在台上用上海話表演,很生動。」

導演周小倩從2003年就參與【長恨歌】劇組。二十一年來,對【長恨歌】有著深厚的情感。去年首輪演出到今年的第二輪演出,她帶領劇組不斷打磨、修改。「這麽長時間我一直跟著【長恨歌】,其實字裏行間每一個字我都記得,每個版本的每一場戲、每一個人物我都記得。上海話版演出並不是把普通話翻成上海話,而是使用純粹的上海話版劇本。演出的語言一變,我都很驚奇,像重新接觸了一個新戲一樣,它完全不一樣了。」

「我對演出中的絕美舞台留下特別深刻印象」,演出結束後,有觀眾還在回味剛才舞台帶來的視覺沖擊。跟隨劇情不斷在輪盤上轉動的舞台場景,讓觀眾穿梭於老上海的三個時代。記者了解到,此次舞美設計出自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徐肖寰之手,他從小在石庫門裏長大。談到這次創作靈感來源,他說道:「【長恨歌】中不僅各色人物命運跌宕,更從一段段人生中看到時代變遷以及時代在個體上留下的墨點。小說中大段景物描寫,多次提到的上海弄堂、老虎窗和屋瓦、鴿子和麻雀。除了這些可見部份外,還有看不見的流言和沈寂,凝固和流逝,希望與絕望。這些描述不僅是背景資訊,更帶著詩意的暗示和隱喻,是我這次創作時的重要源泉和基石。」

而為了讓演員們能在台上說一口正宗的「上海閑話」,此版演出特邀錢程擔當上海話語言指導。錢程表示,透過舞台劇【長恨歌】(上海話版),希望可以放射線到全上海,希望全上海喜歡上海文化的觀眾們來看這個戲,來品味劇本文字中的上海味道,同時透過演員們的演繹來傳播標準的上海話,傳承地道的上海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