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我們應該祝大家「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史書中給了答案

2024-06-10辟謠
端午節只能說「安康」?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互聯網想象史學。透過考證,該說法的史料和主導人皆無出處,但在史書中,我們卻可以找到無數個「端午快樂」…
出品:格致論道講壇
以下內容為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於賡哲 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是於賡哲,一位史學工作者。我今天分享的題目是【用古人的眼睛理解古人——我們看待歷史的方式】。
選擇這個話題,是因為第一,我從事歷史學的研究。第二,我也是B站的UP主,浸淫網路已久,所以我對現在網友們關於歷史的一些認知頗有感觸,想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建立起一種看待歷史的方式,傳達一種史學工作者的願
首先,歷史學是什麽?我相信對於很多非史學專業的人來說,一想起歷史可能就是中學老師逼著我們背的時間、地點和人物,或者覺得歷史學是茶余飯後的談資,或者是崇拜的某個歷史人物的資料。
雖然歷史學的定義很多,但是在我看來,歷史學是一個關於人類發展規律的報告。這是它的一個主要性質。它總結了人類的過去,展現了人類的未來。
那麽,歷史學有什麽用?坦白地講,如果是論經濟效益,它無法產生哪怕一分錢的直接經濟效益,但是它對我們國家、對民族、對個人都有很大作用。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了幾十年,我們已經從溫飽階段進入了小康階段,開始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在這種情況之下,我是誰?我從哪裏來?這就是我們現在應該關心的話題。
學歷史真的有好處,歷史學能幫助我們養成一種處變不驚的氣質。何為處變不驚?在我們歷史學工作者眼中,太陽底下無新事。世上發生了任何事情,我們會覺得這不就是歷史上的某一件事換了個殼嗎?
甚至網上時不時會冒出來一種言論:人文學科沒用,歷史學沒用,文科生智商都很低。每次這種言論一出來就有人問我:「於老師,要不要反駁一下?」我認為根本用不著反駁。為什麽?原因很簡單,這是寶貴的觀察歷史的機會,也是未來研究二十一世紀人類認識史的寶貴史料,是未來歷史學研究的物件,我們要好好收集他們的言論。正如很多商業合約結尾所說的,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
歷史學:總結過去、展現未來
我認為,學一些歷史學有好處,有利於知識面的拓寬和氣質的培養。那麽作為歷史學者,我看待歷史的方式是怎樣的?
第一,設身處地。第二,註重實證,歷史學是建立在實證主義基礎上的。第三,詢問出處。面對網上紛繁復雜的說法時,如果你懷疑這種說法,應該提問哪一個點?我的建議就是問出處,這是一個百試不爽的法寶。第四,我們一定要摒棄陰謀論。
談到設身處地,我就先從這方墓誌開始講起。
▲ 夫人遺命不許合葬,今祔大塋東安厝,新塋東壍(塹)去秦府君塋西壍伍拾步半
這方墓誌很有意思,它是出土於陜西的唐代婦女沈夫人的墓誌。沈夫人的事跡沒什麽特別的地方,她在正史當中也根本沒有傳記。但是沈夫人很有意思,她的墓誌裏有一個奇特之處。這應該是她兒子給她做的墓誌,裏面特別強調「夫人遺命,不許合葬」。她夫君比她離世得早,結果她去世的時候卻下令不和夫君合葬。
這個墓誌在網上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瀾,有很多人轉發,他們讀出了這樣一種意味:沈夫人的丈夫肯定是個渣男,沈夫人這輩子和丈夫過夠了,死後絕不願意再和他待在一起。這很符合現代價值觀,也很符合現代人們對渣男的控訴。
但是話說回來,作為史學工作者,我覺得他們沒有設身處地地思考。沈夫人和她夫君的關系好不好,我們真的沒辦法拿墓誌做證據。為什麽?因為看了很多墓誌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唐代很多婦女在去世的時候都有這樣的囑托,或者是不要和自己的夫君合葬,或者是把自己的屍身火化。
她們都有個共同特點,她們都是佛教徒。換言之,死後不合葬是佛教的要求。因此,這些女性是在履行佛教的一個戒規。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無法判斷沈夫人的丈夫是不是渣男,起碼不能用墓誌來做證據。這就是我們帶入現代視角對歷史產生了一種誤解。
在史學界有一句名言:其對於古人之學說,應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筆。這句名言來自於陳寅恪先生,是他在審查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時所說。瞭解之同情就是設身處地,如果想要理解歷史,就必須得按照古人的思維模式來理解。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請諸位朋友想一想,你得讀多少書才能夠知道古人是什麽樣的思維?你得浸淫史籍多久才能了解古人的思維模式?
超越古人的認知水平來看待歷史
而且我要強調的是,設身處地,不等於我們把自己降到和古人一樣的認知水平來看待世界。我用自己的一個故事來做進一步說明。
大約20年前,我和我的同伴們一起去秦嶺爬太白山。秦嶺是中國的地理南北分界線,太白山是它的主峰,海拔很高,主峰海拔在3700公尺左右。
當時我先坐纜車來到了半山腰,纜車所在的位置大概在海拔2400公尺左右。下了纜車之後,我就往上爬,結果爬了沒多久,到了大概海拔2800到3000公尺之間,我突然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難受的感覺。一是心跳加快,二是力不從心。我的腦子很清醒知道該往前走,但就是邁不動腿,同時還伴有耳鳴。
我的同伴中還有一位老師,和我出現了一樣的癥狀。後來我們兩個決定結伴返回,不能再往上爬了。結果等我們到了纜車站的時候,這些癥狀就都消失了。
隨著知識的增長,大概一兩年之後,我才明白這是怎麽回事。高山(原)反應的底線是2700公尺,我應該是中了高山反應的招。
而這促進了我自己的歷史學研究,我突然想到了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戰役——唐朝薛仁貴的大非川戰役。他率領10萬大軍在青藏高原上與吐蕃作戰,結果全軍覆沒。而且這場戰役有個很奇怪的地方,剛開始薛仁貴非常勇猛,到了戰役中期卻突然變得很消極。當時他的軍隊分為兩部份,他自己帶著前鋒部隊,輜重部隊跟在後面。他的輜重部隊遭到了吐蕃的圍殲,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輜重部隊被消滅了,戰役肯定會失敗,應該進行救援,而且輜重部隊就在他們的目視距離內。可是,薛仁貴以及他的前鋒部隊竟然按兵不動。他回來後就遭到了禦史的彈劾。
▲ 【舊唐書】卷83 【薛仁貴傳】
當時唐高宗說了一番話:「有人雲卿烏海城下自不擊賊,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
這裏就有個問題,為什麽薛仁貴不動?他自己也解釋不清楚。我現在意識到,他可能是有了高原反應。後來我查了下,大非川戰役戰場的海拔大概是在3600公尺左右,這是一個原因。薛仁貴還犯了一個錯誤,他帶領的部隊是從內地來的,一上青藏高原就狂飆突進,根本沒有歇息的時間,這也是一個上高原的大忌諱。這兩個錯誤他都犯了。
然後我再查其他的史料時突然意識到,原來在唐朝與吐蕃長期戰爭的背後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左右著勝負關系,也就是高山反應。這也就決定了為什麽早期唐朝和吐蕃的邊境是沿著中國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分布的。
▲ 【歷史研究】2004年第5期
有一句話「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有時候自己去感受一下,就能有一種別樣的收獲。我最終以這種認知寫成了一篇論文,叫【疾病與唐蕃戰爭】,最後還發表在中國史學界最權威的期刊【歷史研究】上。
剛才說要站在現代的視角去理解古人,要以瞭解之同情去看待古人。我們站在現代的視角能看出古人意識不到的問題,但不能總是站在現代人的視角來看待古人。
現在我們和古人相比,最驕傲的就是科技水平。大家都覺得,即使現在初中畢業也能比得過國子監的所有博士,會有一種這樣的感覺。
我們不能總是站在現代人的視角去傲慢地看待古人。從科學技術來說,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史是樹狀的,不是單線條的。存在由低向高的大趨勢,但是不能用線性發展觀來看待,因為它有很多枝杈和分支,有的能夠茁壯成長,有的在成長過程中就消失了。人類的技術究竟往哪個方向發展,是受到了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千萬不能總是站在現代人的視角看待古代,不能認為當時具備了條件就應該存在某種發明。
比如我曾經參與過一場網上討論,哥倫布和達Gamma的艦隊的海員們都受到了壞血病的影響,為什麽鄭和艦隊沒有受到壞血病的侵擾?壞血病就是缺乏維生素C。有人很驕傲地說,我們中國人非常聰明,因為我們發明了發豆芽,用豆芽補充了維生素C。
這裏有一個問題:沒有任何的史料可以證明這一點。從史學角度來說,沒有史料證明的事情就不能給予肯定。但是有人就會說:「於老師你看,鄭和是中國人,中國人會發豆芽,那這就有可能嘛。「但有時候在我們看來,「有可能」是一個沒有意義的話題。
舉個例子,中國自古就有鋼鐵、水和煤,中國人怎麽沒發明蒸汽機?西方也有硫黃、硝石和木炭,他們怎麽沒發明出黑火藥?所以,不要用「有可能」來代替有和無。人類的技術發展是樹狀的,有無數種可能性,左右它的可能是技術本身的因素,還可能是社會因素。
警惕那些互聯網想象史學
大家要知道,歷史非常復雜。所以,面對網上紛繁復雜的說法,當你對某種說法有疑問的時候,就應該直接擊其要害:問出處。
網上有很多關於歷史的說法,要麽是不可靠的,要麽是斷章取義,甚至還有更惡劣的,直接偽造史料。
我今天剛看到一個資料,有一個歷史粉圈人士,為了維護自己的偶像,專門用PS技術處理了一本「宋版書」,用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他把對自己觀點不利的字眼挖掉,重新補了一個字。連這樣惡劣的招數都存在,所以,當你對某件事有疑問的時候,首先要問對方結論的出處。
歷史學是基於史料的一種學科,第一個問題就是有沒有史料,有的話還要求證這些史料是否可靠。所以史學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史料批判。
歷史學原先是純文獻的考證,後來有了雙重證據法和三重證據法。雙重證據法就是如果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物相結合,能夠印證同一件事,那這件事就是確實的。
三重證據法就是在雙重證據法之上,加上人類學的調查報告或者田野的調查報告。不管如何,出處永遠是我們首先要問的一個問題。
而現在網上有很多歪科普,最大的問題就是出處不可靠。舉個例子,有一個著名的沒有出處的互聯網想象史學,叫做「伎不等於妓,青樓不等於妓院」。諸位聽說過這種說法嗎?
▲ 伎不等於妓、青樓不等於妓院?
上圖中列舉的是李師師的例子,表示無論如何李師師也不會和你在一起,原因是她不是你所理解的妓女等等。這種說法簡直深入人心。但是我要告訴大家,在中國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段內,根本不存在這樣的現象。伎就是妓,青樓就是妓院。
那麽,有沒有賣藝不賣身的妓女?其實還真有過,時間很短暫,就是清朝出現的清倌人。我專門寫了篇文章發表在復旦的【國際關系評論】上,我認為這是疾病催逼的結果。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下我最近出版的一本書【疾病如何改變我們的歷史】,書裏有專門的論述。
我的觀點是:梅毒在明朝末期進入中國之後,導致男性對妓院產生了恐懼,然後才催生出了一種賣藝不賣身的清倌人,但時間很短暫。我在那篇文章中做了考證,女字旁的「妓」等於單立人旁的「伎」,青樓等於妓院,單立人旁的「倡」等於女字旁的「娼」。
沒有受過史學訓練的人有個特點,他們想要在古人的不同文字當中解讀出一點密碼。只要偏旁部首有點不同,他們就會分析:這裏面一定大有玄機。他們不了解古人用字是很隨意的,比如通假字、俗體字和異體字。所以,我們不用在偏旁部首上下那麽大的文章。
端午節剛過,近五六年誕生出一個說法:端午節不能說快樂,只能說安康。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毫無出處的互聯網史學。
▲ 端午節只能說安康?
我在這列舉了一個公眾號的文章,表示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掃盲端午節:端午節絕對不能說快樂,因為端午節是個悲傷的日子,在這一天伍子胥、曹娥、屈原都投了江,所以這一天只能說安康,不能說快樂。這裏用的詞竟然是掃盲,也就是說我們這些平常說快樂的人都是文盲。
透過考證,我發現這是典型的兩大無出處。第一,史料無出處。第二,主導人無出處。首先是史料,如果要在史書中找「端午安康」這樣的祝願詞,根本找不到。相反,我們能找到無數個端午節快樂。
▲ 敦煌文書S.2200卷【端午相迎書】
比如,唐玄宗寫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並序】裏談到:「嘆節氣之迴圈,美君臣之相樂。」是」樂」字。還有敦煌出土的文書【端午相迎書】裏談到:「喜逢嘉節,端午良辰,獻續同歡。」這是書儀,即教人寫信的樣版,就證明這是常用的格式。這些史書中關於端午節的用詞不是「歡」就是「樂」,我們奈何不說歡樂?
而且還有一點,搜尋公眾號文章中提到的非遺專家楊廣宇,你會發現這個人物子虛烏有。網上有幾個同名同姓的,但是其專業和事跡根本不相關。然後再檢索「非遺專家楊廣宇」,你就會發現這位教授一輩子沒幹別的事,專門和端午快樂過不去,可見這也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所以,以後請大家大膽地說端午節快樂吧!要相信楊教授絕對不會來找你的麻煩。
下面我想講的是不可證偽與陰謀論。陰謀論的歷史長得不得了,從古代到現代一直沒停過。陰謀論者總相信有一只黑手在操縱著歷史,總相信有一個龐大的集團、甚至某一個超人在控制著整個地球,我們的一切行為都在預先的設計當中。但是,陰謀論絕對不能代替正確的歷史觀。
陰謀論還有個特點,就是看起來邏輯自洽,滴水不漏。問題就在於,它在最核心的證據上往往用不可證偽的模式來蒙混過關。
舉個例子,一個在中國流傳了兩千年的陰謀論——蓄蠱。蓄蠱就是拿一個器皿裝上百種毒蟲,蓋上蓋子,讓它們互相吞噬,最後誰能存活,誰就是最強大的毒蟲。然後再施以巫術,透過飲食進入人的腸胃,就像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的肚子裏一樣,殺人於無影無形中。
蓄蠱這種說法原本誕生於中原地帶,後來一直延續到現在,已經成了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專利。連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人都信以為真,以至於到現在仍然大行其道。
而鄧啟耀先生寫的【中國巫蠱調查】中描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問那些人蠱蟲怎麽做的,他們說得頭頭是道。然後再問他們有沒有親眼見過蠱蟲怎麽做,統一的回答都是「做這種東西,能讓你看嗎?」這就叫不可證偽。
不可證偽的概念來自於自然科學,同時也適用於人文學科。一種說法必須要留下一個證偽的渠道。可以被證偽的不一定是偽學說,但不可證偽的一定有問題。陰謀論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核心證據上永遠不可證偽。所以,摒棄陰謀論是我們塑造歷史觀的一個重要途徑。
培養歷史學的思維模式
拍腦袋拍出來的問題是壞問題,看書看出來的問題是好問題。很多人看歷史先預設立場,有了立場之後,再去找史料支撐自己的觀點。面對不利於自己的史料時,他們選擇無視,或者歪曲理解,甚至加以攻擊。所以應該無欲無求地看史書,這樣看出來的問題才是好問題。
什麽是好問題?第一,問題切實存在。第二,有史料的支撐,能研究得下去,這才是好問題。那些拍腦袋拍出來的問題預設了立場,假設出來的問題往往走不下去。
大家要明白,要讓我們的眼和手快於我們的嘴,不要先說出自己的觀點,應該先去看書和檢索。我們要學會看書,學會各種工具書的檢索。掌握真正的學術類網站的使用方法也非常重要,我們要掌握哪些網站是學術類的網站,千萬不要發出那個千古疑問「知網是什麽東西?」
以古人的眼睛來理解古人,以現代的頭腦來闡釋古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歷史學能夠培養出開放、包容、平胡、有效的思維模式。開放指的是歷史學沒有什麽問題是不可討論的,人類幾千年就是靠著不斷地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才會進步。包容就是我們應該用平胡的心態看待各種不同的說法,只要這種說法建立在實證主義基礎之的。我們還要養成一種平胡的心態,處變不驚。有了開放、包容和平胡,我們看待歷史的思維模式最終就會有效。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也沒有完全做到,與諸君共勉。我今天的演講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格致論道」,原稱「SELF格致論道」,致力於非凡思想的跨界傳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由中國科學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網路安全與資訊化辦公室主辦,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科學院科普雲平台)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