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記者調查|造謠敲詐企業,已成黑色產業鏈

2024-09-16辟謠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郭誌強 | 北京報道

一個接一個的涉企謠言,讓一家千億市值上市公司輿情負責人張奮有點煩。

「涉企網路輿情,目前像是一個無解的題目。我們企業還有點資源、渠道和專業人才,但是在處理企業輿情時仍感到力不從心,那些中小企業碰到涉企謠言時有多難,就可想而知了。」張奮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感慨。

多位采訪物件告訴記者,面對一些不痛不癢的涉企訊息,企業少有精力關註。而如今部份自媒體矩陣一而再再而三地盯著企業造謠生事,造謠抹黑企業和企業家,以此換取不正當利益,這就給企業帶來了較大困擾,正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是誰在炮製和傳播這些謠言?他們有何目的?為何會呈現愈演愈烈的態勢?背後的產業鏈是如何謀求非法利益的?

網路謠言愈發困擾企業

近年來,網路謠言有泛濫之勢。公安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公安機關已偵辦網路謠言類案件2.2萬余起,依法查處造謠傳謠網民2.5萬余人,依法指導網路營運者關停違法違規帳號16萬余個,清理網路謠言資訊132.2萬余條。

不僅是數量大,網路謠言正呈現出新的特點。8月27日,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王強指出:「近年來,受‘流量經濟’刺激,網路謠言的內容廣度、傳播速度、更新頻率、影響範圍以及社會危害性等都在顯著增強。」

這些特點在涉企謠言中表現尤為突出。

今年6月,一家華南地區的醫療器械大型企業遭遇侵權資訊襲擾。當時,公司某款肢體矯正產品頗受市場追捧,但在網上該產品受到其競爭對手惡意中傷,並給該產品貼上「智商稅」等標簽。

「我們關註到產品輿情後,緊急釋出澄清資訊。兩個小時不到,該話題就上了微博熱搜,這十分蹊蹺。」該企業品牌負責人方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經過輿情摸排分析,他們發現竟然是競爭對手在背後花錢買熱搜,人為制造話題熱點。「為了降低惡意中傷帶來的影響,公司也只能花錢下沈熱搜。圍繞熱搜榜排名,我們企業與競爭對手來來回回賽局,最終雙方都沒撈到好處,反而便宜了熱搜平台。」方芳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網路涉企侵權資訊的背後除了有競爭對手的主觀惡意,更多的則是自媒體的有意為之。

一些追求流量、博眼球的自媒體,透過惡意剪輯拼湊涉企資訊,在網上傳播。一家零售百貨上市公司就深受網路謠言困擾,公司自2021年以來,陷入債務危機,一時網上針對實控人和上市公司的負面資訊甚囂塵上。

8月下旬,該零售百貨公司品牌負責人彭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早在2021年前後,企業因為債務問題面臨空前的生存經營壓力,當時很多自媒體不經求證,從網上隨意截取企業的不實資訊,拼湊成各類謠言,讓企業和老板陷入無盡的輿論旋渦。

彭娟回憶時仍心有余悸:「這兩年公司輿情才稍許平穩,在2021、2022年兩年間,我透過有關部門處理的各類涉我們公司的不良資訊就多達1000多條,那段經歷不堪回首啊。」

誰是涉企謠言的幕後推手

采訪中,多位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品牌負責人都提到一點,涉企侵權資訊在網上發酵,多有幕後推手,推手們會借助「網路水軍」推波助瀾。

今年,華北某省一老人因手術死亡,事後家屬找到某網路大V曝光此事,該大V在沒有向醫院核實的情況下,第一時間轉發了這條訊息,推動了這起醫療事故在網路的發酵。半天時間不到,這起事件迅速沖上微博熱搜。

「醫療事故微博話題被沖上熱搜後,我們發現了‘網路水軍’的身影,微博評論區在同一時間段內,同一地址IP集中出現了針對醫院的同類負面評論,很明顯背後有人在帶節奏、刷流量。」上述醫院的輿情負責人王振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時他們透過分析這些高度類似的評論資訊,推測背後有網路推手在推動輿情發展,於是有針對性地在網上收集證據。

其中一個細節值得註意,有部份娛樂博主也在大肆參與轉發相關資訊。而隨著這起醫療事故被網路大V不斷放大後,衛健部門也介入進來。

張奮告訴記者,網路具有開放性、虛擬性、地域差別模糊的特點。在這種環境下,一方面網路推手很容易招募水軍,另一方面水軍在實施不正當行為的時候也比較隱蔽,很難被發現。

公安部門針對網路水軍進行了嚴厲打擊。「公安部高度重視,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持續開展打擊整治網路謠言專項行動。」王強表示,「我們深挖幕後操縱、造謠炒作的網路水軍、MCN機構等突出違法犯罪活動。共查處此類案件623起,抓獲違法犯罪人員3397人。」

涉企謠言背後的利益鏈條

今年6月,國家網信辦曝光一批涉企侵權資訊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值得註意。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註冊的「奇偶派」帳號,蓄意釋出對某資訊科技公司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負面解讀的資訊,並在該資訊科技公司與其溝通資訊內容真實性問題時,借機脅迫要求簽訂商業合作協定。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采訪中,多家企業都經歷過自媒體打著「輿論監督」旗號,實施敲詐勒索的情況,但都敢怒不敢言。

「最近,一家境外商業媒體寫了一篇涉及我們企業的不實文章,我們透過各種關系終於找到對方負責人,對方直接開口要30萬元才刪稿。」彭娟說,公司經營本來就有壓力,管理處不同意花錢刪稿。

彭娟透露,平時她處理企業輿情時,一般會先跟自媒體平台或者作者直接聯系,有些透過申訴就能很順利地刪掉涉企侵權文章,有些謠言則可能得花點錢與自媒體合作才能刪掉。

「那些沒辦法做工作的網路媒體,我們就直接不管了。」彭娟說。

今年3月,華南一家大型制造業企業也遭遇了同樣的「苦惱」。一家自媒體突然釋出了一篇涉及企業管理層薪資的文章,文中所列薪資數據全部失實,文章擅自將管理層薪資數位放大。

熟悉這家企業內部情況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公司管理處看到這篇文章後,十分惱火,讓品牌部門處理。品牌部門跟撰文的自媒體溝通多次,最終刪除了文章。」

張奮說:「網路謠言背後,一些自媒體都有著利益訴求。目前,透過花錢刪稿刪評論,甚至降微博熱度都形成了一條隱形的產業鏈,很多企業碰到侵權資訊時對此束手無策。」

網路謠言維權有多難

面對網路謠言的負面影響,由於維權成本高,不少企業和機構有時候只能束手待斃。

「我們醫院根據掌握的證據,去相關部門報案。但有關部門迫於輿論壓力,讓醫院不要再把事情搞大。」王振表示,一些地方監管部門面對網路輿情引發的糾紛,都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這也是網上涉企謠言無法根除的原因之一。

王振分析稱,涉企侵權案件立案難,一方面,有關部門協同機制沒有發揮作用,比如針對經濟類案件,破案後相關辦案部門可以獲得獎勵,而涉企侵權案件辦案並沒有配套獎勵;另一方面,有關辦案機關在處理網路大V涉企侵權案件時,也會有「惹一身騷」的顧慮,擔心網路大V將輿情引至辦案機關自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針對網路謠言侵害企業權益聲譽的行為,某省有關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會,研究處理涉企的侵權資訊問題,但此類案件在基層仍遭遇立案難困境。

一位研究網路輿情的不具名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損害商業信譽罪,從互聯網層面判定當事人是否違法犯罪,相關部門對這塊工作缺乏可借鑒的經驗,尤其在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損失量化工作上,沒有一套可操作的量化標準。

上述人士舉例說,損害商業信譽罪立案標準之一是「給他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為打擊網路涉企侵權行為,他們企業邀請深圳第三方機構就網上水軍以及大V的涉企言論給企業商業信譽帶來的損失作了一個評估,評估報告給出的企業損失達到了5000多萬元,但企業相關負責人把這個評估報告遞送給有關部門,依然沒有獲得立案。

張奮認為,網路謠言遭遇立案難進一步讓造謠者有恃無恐,有關部門應該協同監管,加強對造謠者的打擊力度。

一位宣傳系統的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大型企業遭遇網路謠言,很多都陷入「大炮打蚊子」的境地,即使透過訴訟打贏了官司,企業除了收獲道歉往往很難拿到賠償;而且就算打贏了官司,執行難也讓企業家焦頭爛額。

「總而言之,網路造謠違法成本太低,但企業維權成本又太高了;加之有關部門一般都息事寧人,企業家也不想因為小事大動幹戈,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上述人士說。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關部門也展開行動嚴厲打擊網路謠言。2023年12月,公安部召開新聞釋出會指出,公安機關以「三打三挖」為原則,即「打團伙、打鏈條、打生態,挖幕後、挖金主、挖資產」,以編造傳播虛假資訊進行「造熱點」「蹭熱點」「帶節奏」的網紅大V、進行引流牟利的「網路水軍」團伙,以及幕後操縱的MCN機構(專門從事短視訊內容創作與行銷的機構)等為目標,查明黑灰利益鏈條,徹底穿透行業執行生態,不斷提升網路謠言案件類案打擊和生態打擊能力。

(應采訪物件要求,文中為張奮、方芳、彭娟、王振為化名)

來源:人民號釋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