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播五天後,網路鑒寶博主「聽泉鑒寶」坐不住了……
10月15日晚,「聽泉鑒寶」再次現身抖音直播間,短短幾分鐘便吸引超10萬人線上觀看,半小時點贊量破2300萬。網友紛紛表示:「熟悉的味道回來了!」
復播,是為了回應鋪天蓋地的「塌房」傳聞。憑借妙趣橫生的鑒寶風格,「聽泉鑒寶」近來在抖音平台躥紅,成為坐擁2000多萬粉絲的新晉「頂流」。伴隨流量的膨脹,直播間疑現博物館文物、疑盜墓者現場連麥求鑒寶、學歷造假等輿論風波不斷,上周突然停播更引發大量猜測和熱議。
對此,「聽泉鑒寶」回應表示,短暫停播只是為了調理身體,並調侃自己再不出來,「大家都以為我進去了(被抓了)」。
回歸後的「聽泉鑒寶」更火了。
停播的五天時間裏,他一共漲粉116萬,日均漲粉23萬。一批網路鑒寶博主順勢崛起,直播間鑒寶這類新型賽道正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然而,一波波湧入鑒寶直播間的粉絲究竟在看什麽?網路鑒寶有幾分可信,又有幾分遊走於灰色地帶?事實上,復播的「聽泉鑒寶」內容方向有所轉變,更改名「聽泉賞寶」,何嘗不是知其不可而避之?
10月18日晚,直播畫面截圖
九點半「開門」的含金量誰懂?
「泉哥開門嗎?」「值多少個饅頭?」這是連麥網友常問的問題。「聽泉鑒寶」直播間已形成一套隱晦但粉絲們都懂的話術,「開不開門」即東西是真是假,多少個「饅頭」即估價多少元。
直播間裏,只見背景板上打著「公益鑒寶」四個大字,主播「泉哥」眉頭緊鎖,手扶下巴作思考狀,身體不斷湊近螢幕。連麥的持寶人則移動鏡頭,展示著自己的「寶貝」。
抖音帳號「聽泉鑒寶」的實名認證資訊為丁祥栩,粉絲親切地稱其為「泉哥」。
粉絲連麥請求鑒定的東西可謂五花八門、神秘莫測,諸如自稱是南北朝的大佛頭、三峽大壩蓄水前發現的巴劍、極為稀有的古錢幣……讓人眼花繚亂。主播與持寶人幾個回合的一問一答下來,到底「開不開門」吊足粉絲胃口。
而當一首DJ版【春庭雪】在直播間響起時,就意味著這件東西十分值錢,名場面也即將出現——主播高聲喊麥「全體起立」,彈幕「【春庭雪】一響,黃金萬兩」瘋狂刷屏,節目效果直接拉滿。
在過去一年裏,「聽泉鑒寶」每晚九點半準時開播,一直持續到淩晨,幾乎從未間斷。除了所謂「鑒寶」,主播丁祥栩還十分會「整活」,這也讓直播間裏的段子、笑料不斷。
「不看‘聽泉鑒寶’,不懂‘九點半開門’的含金量。」每天連麥直播,讓「聽泉鑒寶」積累了大批粉絲。截至10月18日,該帳號粉絲數高達2600多萬,其小號「國博文物總店」粉絲也已達500多萬。
直播間鑒寶掌握了「流量密碼」
除了即時直播,「聽泉鑒寶」團隊還將精彩內容選段加以制作,在各個關聯帳號進行分發推播,從而實作二次傳播甚至多次傳播。記者檢索發現,在抖音平台有超過100個「聽泉鑒寶」為關鍵詞加字尾的帳號。
這樣的引流方式無疑是有效的。僅僅停播五天,無數粉絲直呼「感覺像被斷崖式分手」一樣難受,紛紛呼喚主播回歸。
「聽泉鑒寶」何以能博得如此高的人氣?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曾一果分析認為,其原因是主播團隊掌握了「流量密碼」。不管是盜墓,還是挖自家祖墳,或者單純地鑒定古代文物,這類話題內建流量。
「因為它跟神秘、財富、一夜暴富等聯系在一起,同時還跟某些古代靈異事件聯系在一起,滿足了很多普通人獵奇的心理。」曾一果說。
「聽泉鑒寶」以擅長鑒定古錢幣著稱,在連麥鑒寶的過程中,主播「泉哥」也給粉絲們科普了不少古董文玩相關的鑒賞知識。在曾一果看來,這與當下「文化+直播」的直播業態轉型相契合。
他表示:「直播業態已經走過了早期靠插科打諢、制造低俗就能獲得持久關註的階段。如今,觀眾更期望在娛樂自我的同時,還能收獲一點知識。直播間鑒寶正好符合他們的這一需求。」曾一果還提到,「聽泉鑒寶」和文化主播董宇輝的走紅邏輯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博物館古劍」遭警方介入調查
盡管「聽泉鑒寶」已經回歸,但是關於他的爭議熱度依然居高不下。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直播間疑似出現博物館文物一事。從網上流傳的錄屏可以看到,一名男網友連麥「聽泉鑒寶」成功後,在直播間裏展示了一把青銅古劍。主播判斷這把古劍是真的,並認為其是戰漢時期的文物。該網友隨後自稱「從博物館拿出來的」。
此前「聽泉鑒寶」直播間,一連麥網友自稱展示的古劍為「從博物館拿出來的」
網友熱傳之下,此事隨即受到重慶市奉節縣當地關註。近日,奉節縣文旅局工作人員向媒體透露,奉節縣警方介入調查後,「那個人(網友)已經被抓了,正在接受調查」。
「直播間十萬人,三萬盜墓的,三萬便衣警察,三萬同行,剩下一萬是觀眾。」這句以往的玩笑話也變得嚴肅起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網友好奇,「聽泉鑒寶」一眼辨真假的能力是不是真的、離奇的直播間連線是否為劇本擺拍、直播又是否涉及違法犯罪等。
面對專業能力上的質疑,「泉哥」曾這樣回應:「過段時間我有一本書要出,到時候你們看看跟我一起出書的是誰,就知道了。」可以說,「聽泉鑒寶」依舊保持著某種神秘。
那麽,直播間鑒寶又有幾分可信呢?記者留意到,在廣東本地,廣東省博物館與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常年合作開展「博古鑒真」免費公益鑒寶活動。
廣東省博物館教育中心負責人宋敏告訴記者,與直播間鑒寶不同,「博古鑒真」公益鑒寶活動要求持寶人進行身份證實名登記,同時專家只會對物品的真假和年代作出判斷,不會估價和開具書面證明。宋敏尤其強調:「鑒寶看到實物非常重要!」
廣東省博物館「博古鑒真」公益鑒寶往期活動現場 博物館供圖
線上鑒寶行業面臨監管缺失
記者向業內人士進一步求證,對方同樣表示,傳統的鑒定方法即「目鑒」中,觀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我們需要像醫生一樣展開‘望聞問切’。而基於視訊或圖片的線上鑒定,鑒定者對文物藝術品的觀察存在局限。尤其是隔著螢幕鑒定真品存在難度。」
記者留意到,復播後的這幾天裏,「聽泉鑒寶」並不急著連麥鑒寶,主播上線後只是聊天或者玩遊戲。此外,他還將有蹭中國國家博物館IP嫌疑的小號「國博文物總店」改名為「博文加點油」,同時下架多款櫥窗商品。
10月17日晚,「聽泉鑒寶」稱「我們從來沒有鑒過寶,只是欣賞一下而已,明天開始要做大的調整」,並宣布將改名為「聽泉賞寶」。從種種跡象不難看出,身處聚光燈下的「聽泉鑒寶」正努力規避爭議。
18日晚,記者看到,該帳號已完成名稱更改,並開啟「聽泉賞寶」首播。主播聲稱,今後將嘗試新的直播模式,不再鑒寶,而只是跟粉絲一起欣賞寶貝,賞寶內容也不限於古董文玩。主播再三表示,「我們的初心是為粉絲帶來快樂!」
10月18日晚,」聽泉鑒寶「改名為」聽泉賞寶「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年隨著民間收藏的走熱,網路鑒寶變得異常紅火。相關事件也暴露出線上鑒寶行業正面臨著監管缺失的問題。「這些鑒寶主播的專業素養參差不齊,部份主播甚至不惜誤導公眾,淪為非法文物交易的‘幫兇’。市場中充斥著各類打著收藏價值極高旗號的‘古玩產品’,實則多為廉價仿制品。」
同時,線上鑒寶還存在法律邊界的問題。中國文物法規定,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不得私下買賣和轉讓。然而,在鑒寶博主的直播中,時常會出現連線觀眾的不可控因素,導致違法文物或實物線上上顯露。「這些都需要平台和相關機構加強對文物法律邊界的把控。」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他還提醒消費者和觀眾,在觀看線上鑒寶節目時需保持理性和警惕,避免盲目跟風或落入投資陷阱。
文 | 記者 文藝
原文刊載於【羊城晚報】2024年10月19日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