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讀書日,上海處處彌漫著書香。在松江的雲間書房,備受網友關註的上海民營舊書店「小朱書店」店主朱鳳濤為讀者講起了「我與舊書40年」的故事。歷經朱家三代經營,「小朱書店」被媒體稱為上海規模最大、藏書最多的民營舊書店,藏書約30萬冊。
圖說:小朱書店新店落戶松江
塘橋「女兒」嫁到雲堡
因為參加講座,昨天,朱鳳濤特地換上了一身西裝。而他拿起手機翻出告別塘橋舊店時的視訊,表示視訊裏頭發花白、穿著工裝、戴著一副袖套,忙忙碌碌整理書籍、接待讀者的模樣,才是大家熟悉的樣子。視訊裏,他與塘橋的老讀者們道別,說:「就當是塘橋的女兒‘小朱’嫁去雲堡,大家也要常來松江看看。」
去年11月底,朱鳳濤在浦東新區塘橋鎮租用的兩個倉庫因故無法再繼續存放圖書。在忠實讀者的牽線,以及媒體的幫助之下,這份「江湖告急」的求助一發出,就引起了廣泛的關註。先是湖南嶽陽的幾位誌願者來訪,幫小朱將10萬冊藏書捐給了湖南;隨後,松江區雲堡未來市藝術文創園區也伸出援手,不僅為他提供存放圖書的場地、舉辦快閃書集,還提供了500平方米的整層樓空間,邀請小朱書店入駐,新店鋪將於今年6月正式開店營業。朱鳳濤說:「除了售賣舊書,以後書店空間大了,我還想舉辦讀書會、作家見面會等等活動,把小朱書店變成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
圖說:朱鳳濤
朱鳳濤那句「常來看看」的道別,被許多老書友記在了心裏。即便松江的書集距離原本塘橋店一個多小時路程,很多人也慕名來到書集,一邊淘書,一邊看望「小朱」這位老朋友。昨天的講座前,朱鳳濤就接待了一位結識十年的老書友肖惠龍。二人一邊參觀雲堡未來市為小朱書店剛開的臨時書集,一邊暢想未來書店的營運和規劃。酷愛閱讀、家裏也有萬卷藏書的肖惠龍說:「每回我來,都要買上十多本書回去,小朱書店是我的挖寶地。」朱鳳濤也伸出橄欖枝,他十分珍惜老讀者的意見,希望大家都能為新店的展陳提提建議。
書和人一起才是書
說起開舊書店的經歷,朱鳳濤滔滔不絕。其實朱家祖孫三代都從事舊書回收售賣的工作,「小朱」的名號最初是讀者為在弄堂口售賣二手小人書的朱鳳濤父親起的昵稱,隨後又由朱鳳濤繼承了下來。退休前,朱鳳濤就在上海舊書店工作。退休之後,他不舍得多年來結識的書友,又享受與舊書相處的樂趣,便開起了自己的小朱書店。
最早的小朱書店是在2010年開業的,坐落在人來人往的塘橋地鐵站裏。開店初期,朱鳳濤的舊書來源大多是自己的藏書,之後才開始陸陸續續對外回收舊書。後來,逐漸小有名氣的小朱書店總會線上上線下收到慕名而來的讀者,主動帶來自己的舊書,有時是回收,有時是「以舊換舊」,直接在店裏換上幾本書。許多讀者覺得「小朱回收書本的價格很合適,有時候都擔心他賺不到錢沒法經營下去」,而「小朱」給出回應:「很多書都是‘寶貝’,我只是看見了它們的價值。」
開舊書店,朱鳳濤最大的目標不是掙錢,是「拯救文化」。倘若見到書本被當成廢紙按斤回收,朱鳳濤就會心疼不已。他說:「書,只有和人在一起才是書。沒有人讀的話,書就成了廢紙。我做舊書店,就是想要給這些書第二次生命,給書裏的文化傳承下去的機會,讓它們遇見新的讀者、新的有緣人。」
常常,也會有讀者拜托「小朱」替自己找書,朱鳳濤都會一一記在心裏。之前,就有一位90多歲的大學教授,拜托他幫忙尋找自己高中時候的一本數學教材,作為一種對青春時代的紀念。在一次去書友家裏收書的過程中,朱鳳濤一眼就看見書友家的書櫃上擺著這本教材,他當即說清緣由,請求書友將書讓給他。朱鳳濤回憶:「得知找到這本教材的那晚,90多歲的老教授高興得仿佛像個老小孩。我感覺這就是開舊書店的意義,這就是我為書找到的最大價值、最佳歸宿。」
人和書一起才是人
比起「朱老師」「朱老板」的稱呼,朱鳳濤還是喜歡大家都叫他「小朱」。他並不把開舊書店當作是一個謀生的飯碗,而是把「愛書人」的身份當作一種榮耀和他熱愛的事業。他說:「人要和書在一起才是人,讀書讓人汲取知識、擁有靈魂,因書而結的緣分更加純粹和幹凈。」
作為曾經的舊書店店員,現在的舊書店店主,「小朱」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來熟,他樂意和每一位讀者談天說地,分享閱讀的樂趣。昨天的講座上,朱鳳濤分享了上世紀80年代他還在上海舊書店工作時,和一位法國讀者「小麥姐」結下的跨國友誼。這位法國讀者長相有些偏亞裔,穿著樸素,也會說中文,但細心的朱鳳濤還是在接待過程中發現她「口音不太地道」,詢問之下果然是一位來上海求學的法國留學生。「小麥姐」每隔一兩周就要來店裏淘書,聊天之中,朱鳳濤了解到她在尋找一本辭海,用來學習中文,於是幫她留意,找到了這本當時十分緊俏的辭海。後來,「小麥姐」假期回國,開學時就給朱鳳濤帶來一瓶法國香水當作謝禮。「小麥姐」畢業回法國,朱鳳濤又給她送了一副對聯,讓她「帶點中國的文化回去」。幾十年過去,二人偶爾透過信件,現在仍有聯絡,成為了跨越國界的好朋友。朱鳳濤說:「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我就想到,小小的一本舊書,就是人的靈魂和思想的載體,是文化的載體。我這個小小的舊書店員,也為中法人民之間的友誼,中法文化的交流做過一點小小的貢獻。」(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