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四川攀枝花:繪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美畫卷

2024-06-29辟謠

中新網成都6月29日電(單鵬) 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瓜子坪街道蘭尖社群的原點廣場,是這座城市的地理座標和歷史記號。60多年前,這裏曾是「七戶人家一棵樹」的小村莊,也正是在這裏,地質學家透過兩塊鐵礦石,從而發現了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如今,昔日的小村莊變成原點廣場,向參觀者講述攀枝花的城市起源與發展軌跡。

在原點廣場的一側,立有幾尊彜族馬幫的銅像,「他們」牽著馬、挑著扁擔,仿佛在高山峽谷中艱難前行。這是當年攀西地區探礦、尋礦的場景。攀枝花地處在民族地區,當時的大、小涼山對於外界來說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在馬幫兄弟、彜族同胞的幫助下,地質專家們順利進入大、小涼山,進入攀西地區,揭開了攀枝花的神秘面紗。

這段往事是攀枝花民族團結進步發展事業的一個縮影。「三線建設」時期,各族民眾在攀枝花匯聚。如今,攀枝花常住人口達121.8萬人,有漢族、彜族、傈僳族等44個民族,各民族在這片土地上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共謀發展,繪就一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美畫卷。

「不管是哪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

近年來,攀枝花堅持以融「通」搭建載體平台,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的社會基礎,共建和諧美好家園。透過打造互嵌平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度」實作拓展。

攀枝花市西區清香坪街道路南社群,生活著漢族、彜族、傣族、土家族等20個民族。曾經收養了4個孩子的彜族媽媽、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陸學英也生活在這裏。今年70多歲的陸學英精神矍鑠,在她帶動下,路南社群成立了「榴小籽」誌願服務隊,600余名各族居民積極加入,持續在社群開展誌願服務活動。

攀枝花市西區清香坪街道路南社群,陸學英(左一)與社群民眾一起包粽子。 王磊 攝

「有的民族同胞剛剛從鄉下搬到社群時,還沒有適應城市生活,透過陸阿姨的幫助,他們最終融入了社群生活。」路南社群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龐星回憶說道,陸學英家的隔壁鄰居是一位企業退休孤寡老人,在老人躺在床上不能自理時,陸學英無微不至地照顧這位非親非故的鄰居;有一戶人家保留了農村的習慣,起初甚至在陽台飼養家禽、牲畜,氣味很大,周圍鄰居都有意見,後來在陸學英的勸說下,這戶人家停止了飼養,最終融入社群生活。

「不管是哪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陸學英用樸實的話語詮釋著自己對民族團結的理解,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路南社群治安不斷變好,鄰裏關系日益和睦,「我的年紀也不小了,能多做一些便是一些」。

目前,攀枝花持續建設多民族民眾互嵌式社群106個,推動全市漢族、彜族、傈僳族等44個民族121.8萬各族民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全市超過2.8萬個家庭由兩個以上民族組成,多民族的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成為常態。

在攀枝花市米易縣,高龍村是該市最大的彜族移民安置新村,共有714戶,3511人,其中彜族人口有2943人,占總人口的83.9%。2012年,米易縣將工礦廢地復墾為高標準農田,決定在緩坡地帶規劃建造具有全新風貌的村民住宅區,把高山上生存條件惡劣的村民搬遷下來。米易縣原白馬鎮白馬村、田家村和原灣丘彜族鄉萬碾溝村的幾千名村民開始移民搬遷,於2016年組成了今天的高龍村。

在高龍村成立初期,由於曾生活在不同的山村,老百姓的風俗習慣存在一定差異,導致該村矛盾糾紛頻發。為改變這一狀況,高龍村著力加強基層治理、推進移風易俗,探索形成了「一約三會五員七個好」的創新之路:「一約」即指村規民約,「三會」即指黨務村務財務事務監督會、領裏互助會、紅白理事會,「五員」即指黨風政風民風監督員、鄉村及農房建設規劃監督員、農業產業發展技術員、環境衛生保潔監督員、思想文化宣傳員,「七好」即家具擺好、衣被疊好、農具放好、柴草堆好、家禽關好、衛生搞好、環境弄好。

「‘一約三會五員七個好’推動了高龍村的管理和發展。」高龍村第一書記楊其仙說,現在村裏的治安狀況非常好。

「站在父輩的肩膀上走向世界,再從世界回來。」

攀枝花堅持以融「心」增進文化認同,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基礎,共建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園。

傈僳族,淵源於古老的氐羌部落,歷史上不斷向西遷徙,被稱為「追趕太陽的民族」,是四川省世居民族之一。攀枝花市鹽邊縣的傈僳族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雅礱江畔,向著太陽,用勤勞的雙手建起了家園,而谷艷就成長在這裏,在多彩的文化滋養中長大。

谷艷是一位從法國留學歸來的傈僳族女孩。這個「見過更大世界」的姑娘,身上有一種篤定和堅韌。從塞納河回到雅礱江,她的選擇出人意料,卻又在意料之中。「其實我一開始就知道,我早晚會回來。」谷艷說,「父輩徒步走出大山,我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走向世界,再從世界回來。」

2019年,谷艷在鹽邊縣紅果彜族鄉三灘村的大山裏創立了傳習所和工作室,致力於民族文化的研究、保護和傳承。她將傳統的婚俗禮儀、音樂舞蹈、服飾美食等文化融合全方位展現。她打造的「阿木詩依」工作室,與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高校合作,為學生提供傈僳服飾配色方案,衍生出不同品類的文創產品,如海報、掛毯、杯墊、靠枕。

深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實踐和保護傳承,搭建「連心橋」,是攀枝花增進文化認同的重要內容。在攀枝花仁和區平地鎮中心學校,每天大課間,孩子們在操場上跳起由非遺「羊皮鼓舞」改編而來的課間操【彜風鼓韻】。節奏明快的鼓點、敏捷矯健的舞姿,「操」與「舞」深度融合,顯示著民族藝術的魅力。

除了大課間,平地鎮中心學校還把談經古樂、羊皮鼓舞、彜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課程;在學校的「少年宮」開設了歌曲、舞蹈、揚琴、竹笛、二胡、三弦、葫蘆絲、彜繡等藝術課程,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學校還邀請民樂專家及民間老藝人走進校園,給孩子們面授課程。

在攀枝花仁和區平地鎮中心學校,每天大課間,孩子們在操場上跳起由非遺「羊皮鼓舞」改編而來的課間操【彜風鼓韻】。 王磊 攝

從完全不會彈奏琵琶,到指尖在琴弦上靈活舞動,12歲的四川彜族女孩姚治伶用了4年時間。今年1月,在當地一場中小學生才藝大賽上,這位山區少年憑一曲琵琶獨奏談經古樂【南清宮】獲得了一等獎,迎來她「藝術人生」的第一個高光時刻。她表示,今後自己要把琵琶繼續彈下去,在更大的舞台演奏。

平地鎮中心學校副校長張茂麗發現,藝術教育對孩子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山區少年們不再靦腆害羞,他們願意與人交流,落落大方地展示才藝,「美育可以提高藝術審美、促進學習,還增強了孩子們對民族文化的認識、理解和認同。」她說,透過這些活動,師生在多彩的民族文化交融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老百姓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攀枝花堅持以融「產」提升生活水平,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的物質基礎,共建共同富裕的幸福家園。

為實作這一目標,2021年以來,攀枝花爭取省級以上各類民族專項資金9309萬元,撬動、整合其他資金8億元,建成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5個,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2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等9個;建立共富幫帶機制,組織337家企業結對聯系96個民族村;實施強村富民行動,建成「幸福鄰裏」「共富農場」等共富基本單元和場景20余個,該市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

「透過彜家新寨的建設,我們的老百姓住上好房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過上好日子。」在仁和區平地鎮迤沙拉村,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毛建樺說。

迤沙拉村位於川滇交界的金沙江畔,是中國最大的彜族自然村落,有著「天下彜家第一村」的美譽。2023年,迤沙拉歷史文化景區建立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村吃起「旅遊飯」。

迤沙拉村的紅墻窄巷裏傳出宛轉悠揚的胡琴之音。在一座泥土砌墻、風格古樸的四合院內,三位老者身穿彜族傳統服飾端坐於堂屋之前,各自抱著胡琴、二胡和三弦,演奏著古老的談經古樂。這一古老的音樂記錄下了迤沙拉村數百年來的生產生活和婚喪嫁娶。

這場非遺展演,是迤沙拉村打造「活態博物館」的一個環節。2023年,迤沙拉村編排情景劇。「剛開始,不少村民抹不開面子,在舞台上放不開。」該劇編導、迤沙拉村第一書記梁家誠說。梁家誠曾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這位科班出身的年輕人親自設計了全套舞蹈動作,手把手教大夥跳舞,他的認真和專註感染了村民。經過3個月的密集排練,這場情景劇在去年火把節期間首度上演、廣受好評。

迤沙拉村打造的非遺展演,受到了遊客好評,圖為無人機從空中俯拍畫面。 王磊 攝

「這部情景劇是對迤沙拉村歷史文化的挖掘,同時有助於打造當地的非遺品牌。」梁家誠表示,透過演出,村民增加了收入,迤沙拉的文化也得到了展示和傳承。

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行程中,高龍村各族民眾擰成一股繩。「我們村有一句話,‘幫人就是幫自己’。」高龍村黨支部書記馬順付表示,高龍村鄰裏互幫互助,一些彜族同胞起初不會種植水稻和蔬菜,漢族同胞便手把手教他們種植。

隨著「團結一心謀發展」,高龍村從過去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轉換到種植晚熟芒果和早市蔬菜的新產業,並與周邊企業聯動發展,建立紅旗河谷稻菜輪作基地。馬順付自豪地說:「我們發展的晚熟芒果和早市蔬菜有2000余畝,以前人均收入8000多元,去年我們的人均收入達到34000元。」

如今,高龍村集體經濟發展步履不停。對於未來,馬順付信心滿滿:高龍村將把彜族特色的民俗、美食和服飾利用起來,發展文旅產業,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