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驚動合肥的郯廬斷裂帶,都在威脅哪些城市?

2024-10-12辟謠

出品 | 探客紀

創作團隊 | 千城記

撰文 | 馮倩倩

編輯 | 語 馨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科技探索是謠言的「粉碎器」。

關於「合肥頻繁地震」眾說紛紜,為吸「流量」、博「眼球」、牟取「蠅頭小利」,一些網路博主釋出並傳播一些涉震謠言,誤導大眾判斷,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

合肥市肥東縣公安機關於10月3日通報了4起因散布地震謠言等被處理的典型案例。同時,小編也呼籲廣大網民要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

合肥肥東縣頻繁「鬧脾氣」,還驚動了合肥市區以及南京、杭州、蕪湖等地區,就不得不提及它所處的郯廬斷裂帶和斷裂帶波及的城市。

說起郯廬斷裂帶就會「喜憂參半」,它是中國最重要的斷裂帶。「喜」是,它實作了「一步跨躍億年」的神話,又是礦產資源分布的「寶藏地帶」。

所謂「憂」,此斷裂帶也有「驚險」的一面,它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斷裂帶,因為該斷裂帶橫穿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東部地區,一旦發生較大地震將對中國的經濟產生極大破壞。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在中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裏,切穿中國東部不同大地構造單元,規模宏偉,結構復雜。是地殼斷塊差異運動的接合帶,是地球物理場平常帶和深源巖漿活動帶。

郯廬斷裂帶,資料圖片▼

在漫長的歷史演化過程中,該斷裂帶經歷了多期構造。它不僅以剪下運動為主,而仍繼承著新構造運動方式,以左旋逆推為主;同時也具有明顯分段、活動程度不等的特點。

追根溯源,郯廬斷裂帶也非常「長壽」。有學者認為它起始於兩億多年的三疊紀(萬天豐,1996),但有學者認為它早到10多億年前的中新元古代。其最主要的活躍期為中生代:三疊紀至白堊紀的大規模左行走滑,而近現代則主要受到來自於太平洋板塊的擠壓。

透過它的「長壽史」,不難看出郯廬斷裂是長期活動的斷裂帶,而且今天仍在活動。在新構造期,此斷裂帶為右行走滑-逆沖斷層。

關於郯廬斷裂帶活動的時間探討發現,郯廬斷裂帶發生了兩次重大的走滑剪下變動,郯廬斷裂當前活動受到多個塊體運動的綜合影響。

具體而言,140Ma(百萬年)左右的變動在經歷太多構造變化後難以恢復。在大約11Ma時錫霍特陸塊在與歐亞板塊拼合發生碰撞,由此產生了這次大型的走滑剪下變動。從這個推斷也可以約束日本3個主島的裂解漂移到達它們交叉點的時間應該在11Ma之後,也就是它們晚於錫霍特陸塊的漂移。

歐亞板塊東緣受力示意圖及錫霍特陸塊漂移放大圖。圖源@任紀舜等2013亞洲地質圖▼

說起波及的城市,郯廬斷裂帶禍及廣泛。它涵蓋了郯城、廬江、武穴、宿松、潛山、嘉山、泗洪、宿遷、沂水、濰坊等城鎮。

郯廬斷裂帶經過的城市,圖片來源網路▼

中國的地質專家學者將郯廬斷裂帶共分為三段:

北段(肇興—沈陽),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歷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

南段(宿遷—廣濟),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構造應力量級不高,地震活動強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動水平較北段略高一些。此段依次發育在揚子斷塊與華北淮陽斷褶的交界處。

中段(沈陽—宿遷),是結構復雜、新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的地區,6級以上強震主要集中在這一段。

(a)是郯廬斷裂中段區域地質圖和斷裂長度(據劉光鼎,1993修編),(b)是J-K標誌層經郯廬斷裂改造示意圖。圖源@科學網@合肥防震減災官微▼

那麽不禁要問,為何郯廬斷裂帶中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呢?

作為「眾矢之的」的中段,呈北北東向穿切由太古代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斷塊區,主要由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沐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裏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稱為沂沐深斷裂帶。

研究表明,郯廬斷裂帶處在強烈擠壓並兼有右旋扭動的斷裂段。由於它遭受的正應力大,剪下應力也大,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難於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來釋放,所以中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

對於郯廬斷裂帶的探究,跨越地質這一橫軸的同時,我們也在歷史縱軸上不斷地尋找答案與經驗。

據統計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來,以郯廬斷裂為中心200公裏範圍內共發生1次M8.5級地震,5次M7.0-7.9級地震,11次M6-6.9級地震。

其中值得註意的是,在中段(沈陽﹣宿遷段)發生的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7次。

1668年7月25日在山東微莒縣﹣郯城發生的8.5級地震,是中國東部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地震,可謂千年罕遇。這次地震放射線了大半個中國,還影響到北韓和日本,難怪歷經的人說「當時,合肥的城墻都被破壞了。」

1975年2月4日海城發生7.3級地震,震央位於遼寧省海城縣(今海城市)、營口縣(今大石橋市)一帶,震源深度為16-21公裏。

1975年海城7.3級地震,圖片資料▼

1975年海城7.3級地震災後遺址。圖源@微信百科▼

由於中國科學家對海城地震進行了準確預測並及時釋出了短臨預報,拯救了10萬余人的生命,避免了數十億元的經濟損失。這是人類歷史上短臨地震預報成功的先河,震撼了全世界,使人們看到了地震預報的前景是光明的。

但這僅僅是個案,這是一系列因素促成的結果。時至今日,地震短期預報依舊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

1975年海城7.3級地震預報。圖源@遼寧局通訊站▼

郯廬斷裂帶真不「好惹」,有時與之相關的周圍地區也難逃「情緒崩潰」。

郯廬斷裂帶與周圍地區構造,圖片來源網路▼

在華北地區有一條與郯廬斷裂帶垂直的斷裂帶—張家口-渤海斷裂,此斷裂帶正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罪魁禍首。眾所周知,這次地震造成的損失十分慘重,書寫了地震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

郯廬斷裂與蘇、魯交界交匯部位,自1990年以來一直被國家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例如,2012年7月20日,揚州高郵發生4.9級地震。2021年江蘇常州市天寧區發生4.2級地震。

2021年江蘇常州市天寧區發生4.2級地震,資料圖片▼

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歷史記錄中以郯廬斷裂帶為中心發生的部份地震!

郯廬斷裂帶穿越了中國東部正在興起的城市群、城市帶、城市圈的龍頭或區域開發中心,這些區域將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和要地。

地震的威脅不得不防!尤其是自1975年海城7.3級地震以後,此後將近50年的時間裏郯廬斷裂帶一直都沒有發生大級別的地震。

郯廬斷裂帶在未來肯定還會發生大級別的破壞性地震,只是究竟什麽時候發生,還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這一斷裂帶因為將近半個世紀都沒有發生大型破壞性地震了,從時間的維度來看,其發生大型地震的風險性在增加。相關地方不得不盡早做好相關防範!

為了保障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加強斷裂帶內城市之間的防震減災工作意義重大。

同時,也要綜合地震學、地質學、大地測量學、地球動力學等多種手段,對斷裂帶進行長期的、多角度的研究,做好中長期預警。

地震非小事,未雨綢繆,才能更加從容地應對,在大地震突然來臨之時,也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梁光河. 2014,9-23.中國最重要的斷裂帶-郯廬斷裂帶動力機制

2.郯廬斷裂帶,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124647.htm

3.萬天豐. 1996. 郯廬斷裂帶的延伸與切割深度。現代地質,10(4):518—525.

4.中華文明的自然殺手—郯廬斷裂帶: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432153/1

5.往事| 東北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遼寧海城地震發生前後-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上遊新聞(參照日期 2022-06-15)

6.遼寧海城地震預報:「土儀器」預報了大地震――中新網(參照日期2023-05-11)

7.遼寧海城地震預報:「土儀器」預報了大地震

8.梁光河. 郯廬斷裂帶的幾個關鍵問題探討[J]. 黃金科學技術,2018,26(5):1-16.

9.胡不歸,斷裂帶:地震的「老巢」 | 中科院之聲

10.地震科普——郯廬斷裂帶. 連雲港市住建局官微 . [2023-12-25]


●本文為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申請轉載可在文章後直接留言。部份圖片來源於網路,不能辨識具體來源,不妥之處請聯系刪除,感謝您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