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大王別慌張】:不止步於笑聲

2024-03-11辟謠

爾了了


對喜劇界「功德無量」的愛奇藝又整好 活,小逗劇場開年發力,【狗剩快跑】【少爺和我】【大王別慌張】一一上陣,將沈寂已久的喜劇劇集盤活,雖然體量小聲量小,但勝在口碑不錯,在垂類賽道上算是出色。私心裏覺得,【大王別慌張】算其中各方面水平均衡的最佳作品。


「胖達人」馬鈴薯、呂嚴領銜,【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演員們集體團建,搞出了14集的喜劇【大王別慌張】,下飯必看。尤其是對比埋了六年才擡出來的某武俠喜劇電視劇,你不得不感嘆喜劇界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兩部劇同樣是導演自己當編劇,差距卻十分明顯。(尤其是讓人感嘆:不是導演不能當編劇,而是要對自己能力有數,不要把早年成就全當成自己的實力,而忘記編劇的功勞。)


【大王別慌張】將故事背景放在【西遊記】中,卻從小人物角度出發,講述「天庭考公人」熊貓玲玲臥底妖怪山寨,陰差陽錯成了山大王的故事,開篇就把喜劇錯位拉滿,陰陽起天庭的官僚主義毫不留情,上峰講話永遠雲山霧罩,精神自己領會,「支持,但是不鼓勵」,聽到這句,哪個老中人DNA還沒動?


【大王別慌張】截圖

山寨眾妖卻顯得蠢萌可愛,馬鈴薯呂嚴一個熊貓精一個鼴鼠精,造型一出來就莫名好笑,不得不說觀眾緣這個東西真的是玄學。


【大王別慌張】造型

兩位主演一如往常地默契十足,驚喜的是,眾所周知,影視表演和舞台表演不同,二人這次明顯在影視劇表演上開了悟。呂嚴打破了一向舞台上的「捧哏」「直人」形象,馬鈴薯也在表演上有了「逗哏」「怪人」之外更豐富的人物層次。


大王和軍師的友情建立、發展、割裂和重建,在短短14集的體量裏,居然做得相當動人,最後幾集還挺催淚。鼴鼠為救熊貓在地下打洞整夜,挖得雙手流血,這一幕連導演估計都在嗑生嗑死,搞出了愛心地道名場面,配上兩人名字,低調奢華有設計感,直接做請柬封面都行。


【大王別慌張】截圖

而王天放、蔣詩萌、馬旭東等「喜人」都表演都可圈可點,沒人掉鏈子,沒有大濾鏡,沒有糟糕的台詞和需要顯微鏡觀察才可得的演技,真的能讓咱被國產爛劇和被寵壞的明星傷害許久的眼睛和心靈,暢快一回。


作為一部小體量喜劇,在逗笑觀眾之余,【大王別慌張】居然還做出了一個完整且感人的故事,妖寨眾人的情誼,讓熊貓小仙最終放棄升仙留在山寨,「感情比名利重要」,一個看似老掉牙的主題,但依然有效,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其真實情誼的分量,也強過大特效和強情節帶來的情感沖擊。


尤其當熊貓為了山寨直面孫悟空,孫悟空卻在妖怪眾人荒誕透頂的「大王別慌張」合唱中,想起了花果山裏的那一聲聲猴子猴孫的「大王」,這一刻,故事昇華了:無論人妖仙神,六合八荒,千秋萬代,每個人心裏最柔軟的角落,都是「家」。鼴鼠「做神仙,就那麽好嗎?」的質問,此刻不僅僅是對熊貓小仙,更是對【西遊記】「成仙」敘事的反叛和質問。


【大王別慌張】截圖

筆者也很欣賞該劇中喜劇段落所呈現出的作者性。比如其中對當代企業種種現象進行了溫和諷刺,身為妖寨諸葛亮的馬鈴薯深諳伴君側之道,善於反思總結工作中的不足,既懂技術和專業人才的重要性,又懂企業管理中的平衡之道,真是當代企業不可或缺的中層幹部,這在互聯網大廠裏怎麽也能混個P9吧?


【大王別慌張】截圖

甚至對當下旅遊風景區的種種現狀也做出了喜劇創作上的呼應,比如咱統一了大江南北旅遊區的「印象xxx」和短視訊時代的旅遊博主開篇詞「原來這樣的xxxx,是真實存在的」。


【大王別慌張】截圖

別小看這些細節,喜劇的生發離不開當下現實,那些習以為常的生活,暗藏了不少荒誕可笑,只是看咱們有沒有敏銳觀察和獨立思考。這幾年,我們常常在網路上看到對「某某喜劇又冒犯了誰誰誰」的爭論和探討,其實已經忘記了,喜劇是冒犯的藝術。


「冒犯」本身沒關系,關鍵是作者冒犯的物件是向上還是向下,如果是嘲弄弱者的艱辛來換取笑料,那確實值得商榷和質疑;但如果是對社會現象和上位者做出諷刺和批評,那是喜劇的擔當和膽量。而問題是,當下無論是喜劇還是其他型別作品的創作,「不得罪任何人」,已經快成為創作中自我閹割的一部份,「讓觀眾發出笑聲,但不去思考」,這好像成了喜劇創作的安全區。


可是人怎麽能不思考呢?又怎麽能不提出問題呢?曾經,【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等喜劇傑作,以其作者對社會和時代的思考融入喜劇,創作出了不止步於笑聲的喜劇內容。而這樣的作品,如今幾不可見。所以這次看到【大王別慌張】,即使還青澀,即使還存在不少缺點,但它至少證明:哪怕是完全架空的神話和傳說,哪怕是小體量的喜劇,也能做到「僅離地半尺」,將對當下時代的審視藏於其中,這怎麽不可貴呢?


一部作品用不用心,真不真誠,觀眾不可能看不出來。再小的陣容、故事和投資,以真心換真心,總是能被人看到和珍惜的。


【大王別慌張】截圖

最後想推薦下由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創作的該劇主題曲,真的很可愛,甚至很療愈。

本 期編輯 鄒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