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癤子」雖小,後患無窮

2024-08-10辟謠

小勇是個剛剛學會走路的1歲小寶寶,父母給小勇洗澡時發現孩子的腹股溝處有一個小紅癤子,家裏人都認為不必大驚小怪,為個小癤腫跑到醫院去不值得,決定自己動手把膿擠出來。只一兩天的功夫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紅點,一下子「發展壯大」到一個雞蛋大了,最後醫生不得不進行切開引流。

最近,老李大病了一場,顱內感染差點要了他的命。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老李的顱內感染竟然是口周的一個小小的癤子引起的。醫生解釋說,鼻翼兩旁和上唇部的血管和淋巴管豐富,直接與顱內海綿竇相通,如果擠壓鼻翼和上唇部位的癤子,可使細菌沿血行方向進入海綿竇,形成含菌血栓,引起顱內感染。因此,癤腫在未成熟時嚴禁擠壓。

癤和癰都是最常見的外科感染性疾病,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引起的炎癥。

癤是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化膿性感染,其特征是局部皮膚紅腫熱痛,突起根淺,腫勢局限,穿頭出膿即愈,多發於頭、面、頸、背、臀部。一般無全身癥狀,重者可有寒熱、頭痛等癥。

癰是聚集在一起的多個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由多個癤融合而成,有發病迅速,局部紅腫熱痛,易於成膿、潰破等特點,好發於頸、背等處。癰一般伴有較重的臨床癥狀,患者有惡寒發熱、頭痛口渴、尿赤便秘等全身癥狀。

癤腫多發生在受壓的部位,如頸部領圈處或臀部是由於毛囊感染細菌後形成的。一旦長有癤腫,切不可用手去擠捏癤腫。因為這樣做往往會使感染加重。如果孩子長了癤腫,家長一般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用醫用酒精或淡鹽水,幫孩子擦洗幹凈癤腫,塗上抗感染藥膏,並用消毒紗布敷蓋在癤腫上,這樣可以避免衣服對癤腫的磨擦,還可以防止癤腫的感染擴散。必要時應當帶孩子去醫院治療。

皮膚不潔、搔抓、摩擦、高溫潮濕多汗常為癤和癰發生的誘因。糖尿病、腎炎、貧血、維生素缺乏及瘙癢性皮膚病患者易於發生。反復發生多數癤者稱為癤病。癤病的發生可能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長期服用激素,並行糖尿病或細菌毒力較強有關。

作者:樊麗莎

來源: 宣武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