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這些年輕人在西海固勇闖「牛市」

2024-03-18辟謠

如今,肉牛產業帶動興隆鎮1600多名群眾實作了就業。很多像馬強這樣的35歲以下青年,都在圍繞肉牛產業就業創收。他們深度參與著當地肉牛產業的發展,在「牛鎮」「牛市」裏淘金。

——————————

初春,寧夏回族自治區西海固地區被一場大雪籠罩。淩晨4點多,位於固原市西吉縣興隆鎮的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率先從黑夜中「醒來」。

在這座西北地方最大的村級活畜交易市場,工作人員協助指揮著上百輛大卡車、平板貨車有序入場。隨著一陣陣剎車聲,成群的牛被「牛伢子」(西海固地區方言,指從養殖戶處收集購買肉牛的人——記者註)趕下倉欄閘門,市場裏縈繞著「哞哞」的牛叫聲。

夜色下,00後肉牛經紀人馬強來到市場,替廣東、廣西等沿海省份的客商買牛。他裹著棉大衣在基礎母牛區、育肥牛區穿梭,打著手電筒仔細相看待交易的肉牛體型。看到體格健碩的,就拉起賣方的一只手,用傳統的袖筒議價方式詢價、還價,快到上午11點時,他買入了近60頭牛。按當地的市場交易規則,買一頭能賺200元勞務費。

如今,肉牛產業帶動興隆鎮1600多名群眾實作了就業。其中,很多像馬強這樣的35歲以下青年,都在圍繞肉牛產業就業創收。他們深度參與著當地肉牛產業的發展,在「牛鎮」「牛市」裏淘金。

繁榮的肉牛產業為年輕人帶來致富門路

23歲的馬強從小在單南村長大。在他的記憶中,牛和貓狗一樣,都是很常見的動物,全村幾乎家家都養牛。提到牛,他童年最快樂的經歷就是上小學時,協助同村老鄉徒步把牛牽到交易市場,一次能賺兩元。

馬強家也養牛。他的父母和雇用的5名飼養員打理著一座肉牛養殖場,餵養了100多頭牛,每天早午晚定時定量投餵3次,還要打掃5座牛棚。

2020年高中畢業後,馬強到家附近的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當起了肉牛銷售經紀人。這個工作被當地人稱為「代辦」,要按客商的訂單要求,找活體肉牛的賣方談價格、下訂單,稱重後裝車發貨。

這座市場裏交易的活體肉牛主要是育肥母牛。馬強介紹,體格健壯的母牛體內分布著豐厚的油脂,就像雪花一樣分散在肌肉纖維中。雪花肥牛是大灣區特別是潮汕地區食客的「心頭好」。

時至今日,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仍沿用傳統的「拉手手」袖筒內議價方式。賣方在袖筒裏先用手指比畫賣價,馬強用同樣的辦法比畫還價。旁人若想知道袖筒裏的交易是否達成,得透過買賣雙方的面部表情和語氣詞來判斷。對於這種古老的交易方式,馬強認為,這能避免其他圍觀者企圖哄擡價格的情況。

談攏成交價後,馬強向賣方給付100-200元訂金,在牛背上寫上標記,通常是「字母+數位」。這座市場有個規矩:凡標了記號的牛,買方不相看、賣方也不推介。接近中午,數百家賣方會把牛拉到稱重區過秤。馬強總能根據記號及牛的毛色、體格,辨認出自己買的牛,「鍛煉了3年多時間,不會記錯」。

每個農歷單日開集天,他的訂購量一般有七八十頭牛;春節前後的銷售旺季,每次要買入100多頭。有時市場交易太火爆,開集期間沒買夠客商要的訂單數,或農歷雙日客商下了訂單,他得趁著不開集的空檔,走村入戶上門找養殖戶買牛。

當天買夠了牛,馬強就裝車發貨。淡季買入量較少時,會把牛運回家養兩天,和下次開集日買入的牛一起裝車發出。1輛9.6公尺長的貨車能裝30頭牛,再多就得找雙層貨車或17.5公尺長的貨車。

為了盡可能地控制運輸成本,他經常找6名西吉縣當地的汽車司機合作。從西海固到東南沿海城市,司機日夜兼程,經過一天一夜運達目的地。馬強說,遇到雨雪天氣或堵車情況,一群牛在車裏擠來擠去,容易造成損傷。西吉人有養牛傳統,一旦出現突發情況,司機多少都有點兒應對處置經驗。

做代辦雖然來錢快,但掙的都是辛苦錢。每個開集日天還沒亮,馬強就得進市場,既要時刻註意周圍錯綜復雜的交通環境,還要避免站在牛屁股後被踹到,夏季要忍受滂臭的牛糞味兒,寒冬要扛得住接近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還要忍受風吹雨淋。但他一直相信,躺平沒有未來,勤勞才能致富。1月25日,距離結婚還有兩天時間,他仍然在工作。

讓馬強感到欣慰的是,2023年以來,市場裏的線下成交量增加了,去年,他幹代辦的純收入有150多萬元,今年1月銷售旺季,月收入就接近20萬元。

這個小鎮青年用這些收入在西吉縣城買了一套婚房,還買了一輛20多萬元的越野車。「我的代辦業務做好了,單家集的養殖戶、市場上來自西北各地的‘牛伢子’,還有外地訂購商都有收益。大家都賺錢,我很開心。」

村裏還缺懂技術會管理的高素質產業青年

單家集包括單南和單北兩個行政村,是回族群眾聚居地區。單南村黨支部書記邊斌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這兩個村目前有7000多名村民,大家都愛吃牛肉,有養牛的傳統。僅單南村就有236戶肉牛養殖戶,村裏推行青貯飼養技術、以牛糞還田做肥料。

談到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的發展情況,邊斌介紹,單家集地處甘寧兩省份交界處、位於六盤山腳下,肉牛養殖戶與牛伢子喜歡聚集在此開展交易,市場因此逐步發展壯大,占地面積從最初的1.5畝擴建至目前的75畝,是當地商貿物流的「旱碼頭」。

特別是2004年以來,單家集群眾為了拓展銷路,自發組團到廣東、海南、雲南等省「轉市場」(考察肉牛銷售市場——記者註),向沿海、沿邊地區推介西海固活體肉牛。多年的銷售實踐逐漸為當地的牛肉品質贏得了好口碑,持續吸引著客商訂單,「市場的良性發展為單家集帶來了經濟效益。」邊斌說。

提到單家集這片故土,他頗為自豪。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紅軍曾3次路過並駐紮在這裏。因為尊重少數民族習慣、真誠幫助窮苦百姓,當地群眾盛贊紅軍是「仁義之師」。時至今日,當地人一直非常註重「回漢一家親」。外地客商到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考察生意,肉牛經紀人帶他們吃的第一餐,一般都是當地特色美食燉牛排。

「邀請他們大口吃肉、大口喝湯,親自嘗嘗牛肉口感。」邊斌說,即使最終沒能達成交易,單家集的代辦也會幫客商推薦其他同行促成合作。

「一頭肉牛渾身上下都是寶,給單家集群眾開啟了致富門路。」邊斌介紹,單南村和單北村的中老年人普遍有養殖經驗,主要從事養殖育肥工作。兩個行政村1450余名18-35歲年輕人中,超90%都在圍繞著肉牛產業就業創收,業務範圍包括代辦銷售、運輸、屠宰,回收銷售牛皮、牛尾巴、藥用牛雜,還放射線到餐飲和住宿服務、經營獸藥店等。

運輸司機馬小龍跑了4年多貨車,貨物就是來自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的活體肉牛,送到東南沿海省份卸貨後,會和快遞物流商合作,往寧夏運快遞或者拉家具建材,「往返一趟、車不空跑,都有錢可賺」。

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的日漸繁榮,給單南村增添了許多活力。因為大宗活畜交易資金流動量大,市場門前有了銀行。牛伢子和客商聚在這裏交易,周邊100公尺內陸續新開了四五家賓館,還有五六家西北風味面館。

一家賓館的負責人馬國雄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市場門前道路兩側廣東、湖南、貴州牌照的車輛,都是肉牛訂購客商的。一間客房每晚100元。2023年臘月到2024年春節前,幾乎每天所有房間都是滿客狀態。

邊斌從不擔心單南村會「空心化」。他了解到,近幾年,單南村和單北村許多90後、95後在外地完成了學業或務工返鄉後,都選擇留在家鄉定居,「原因是大家看好這裏的肉牛產業發展」。

據統計,目前單南村和單北村從事肉牛經紀人職業的35歲以下年輕人有140多名,「就著這個產業在家鄉謀生,都有錢賺。」邊斌說。

不過,讓他感到憂慮的是,以單南村為例,目前35歲以下的肉牛產業青年從業者,普遍都是初高中學歷,在延伸產業鏈條、穩固訂單、拓展銷路等方面,缺乏謀劃長遠發展的眼界與策略,村裏缺少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產業青年。

他介紹,今年,單南村「兩委」計劃向興隆鎮申請,組織產業青年開展專業素質技能提升培訓,推動更多青年職業農民在鄉村振興的大舞台上成為主角,在鄉村全面振興中貢獻更大力量。

讓更多青年人才看到肉牛產業好「錢」景

「目前,寧夏養牛規模最大的縣就是西吉縣,興隆鎮又是西吉縣養牛規模最大的鄉鎮。」興隆鎮黨委副書記王維毅介紹,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不僅已發展成寧南山區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場,還是西北地方最大的村級活畜交易市場,目前由單南村和單北村共同負責營運。

這座市場隔天開一次集,熱鬧程度不輸首府銀川的農貿市場。開集前一天的22點,就陸續有養殖戶、牛伢子開著運輸車、拉著成群結隊的活牛提前排隊候場。他們主要來自西海固地區,也有甘肅省平涼市、天水市、慶陽市的,還有陜西省榆林市的,甚至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開集期間,市場裏往往堵車嚴重,兩個村要安排工作人員維持市場秩序,必要時,還要有交警幫忙維持交通秩序。」王維毅說。

據當地官方數據,西吉縣每年的活體肉牛交易量有40萬-50萬頭,近一半經由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直接運送至廣州,其他的銷往上海、安徽、廣西、湖南等省(區、市)。這座市場的年交易額約為50億元。

活畜交易還帶動了興隆鎮的餐飲業發展。目前,鎮街道上僅牛肉火鍋店就有20多家。去年,全鎮培育扶持了1500多家商貿企業、個體經營戶、流動商販,帶動了1.3萬余人實作就地就近創業增收。這其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是主力軍。

「目前,肉牛養殖、商貿物流是興隆鎮的兩項重要產業。」王維毅介紹,農民廣泛參與肉牛產業發展,為興隆鎮打下了經濟基礎。為給農民提供更多市場機會,近兩年,興隆鎮為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修建了辦公樓、增設了線上交易區,方便外地客商透過線上視訊達成交易。去年,興隆鎮投資800多萬元,為市場硬化了路面、加固翻新了圍欄和大門。

他提到,長期以來,深加工一直是興隆鎮肉牛產業發展的短板,導致西海固的活牛拉到外地屠宰、與其他產地的牛肉混著賣。

為彌補肉牛產業發展短板,2023年,西吉縣招商引資7000多萬元,實施肉牛養殖暨牛羊精深加工全產業鏈計畫,在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周邊新建了一座屠宰場、建成並啟用了兩個屠宰車間,整個建設過程帶動了200多人就業、為日常營運創造了30多個崗位。

春節前夕,一些來自廣東的肉牛訂購客商向王維毅建議:將肉牛的屠宰和精分割程式,前置到運輸發貨前,將生鮮牛肉精分割為牛柳、牛腱、牛排、牛腩、牛後腦肉等,並分類打包,希望以此提高前端市場的銷售效率。

王維毅說,其實興隆鎮也有延長肉牛產業發展鏈條的規劃,為此還用近100只羊開展了一次屠宰和精分割試驗。今年,打算盤活鎮裏一處靠近566國道的廢棄養殖場。同時,繼續最佳化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硬化場地路面、擴建交易大棚面積,逐步精準對接生鮮牛肉銷售市場。「今後要延伸生鮮牛肉精深加工產業鏈條,肯定還需要更多高技能青年人才。」

春節假期只休息了兩三天,馬強又忙起了代辦業務。奔波在前端銷售市場的他,也在關註養殖環節。他計劃今年拿出30多萬元,給自家的養殖場加蓋兩座牛棚,幫助父母擴大養殖規模,還準備嘗試拓寬業務、代理銷售優質肉牛飼料,「希望把交易市場的規律摸得更準,以更沈穩得體的姿態把生意做得更遠,讓更多青年人才看到肉牛產業發展好‘錢’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