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乳癌家族遺傳是真的嗎?基因篩查到底是啥?

2024-06-27辟謠
常見的乳癌遺傳相關基因包括BRCA1、BRCA2、TP53、ATM、NF1、NBS1等。其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與乳癌風險密切相關,攜帶這些基因突變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乳癌基因篩查是指透過檢測乳癌相關基因的突變情況,來評估個體患乳癌的風險,並為臨床決策提供輔助資訊。
乳癌基因篩查包括什麽?
乳癌基因篩查通常需要透過血液或唾液樣本進行。BRCA1和BRCA2是最著名的乳癌易感基因,攜帶這些基因的特定突變與顯著增加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有關。除了BRCA1和BRCA2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基因也可能與乳癌風險增加有關。
多基因組合檢測可以同時檢測這些基因的變異。
例如,TP53、PALB2等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變也與乳癌遺傳易感相關。ER(雌激素受體)、PR(孕激素受體)和HER2(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的情況可以幫助評估患者的預後和指導治療。Ki-67是一種細胞增殖標記物,其表達水平與乳癌的侵襲性和預後有關。PD-L1的表達水平可能與免疫治療的效果相關。
多基因表現譜檢測,如OncotypeDX(21基因復發風險評估)和MammaPrint(70基因檢測),這些檢測可以幫助評估早期乳癌患者的復發風險和化療獲益。PIK3CA、NTRK融合、MSI-H/dMMR以及TMB檢測可能與特定的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的適應力有關。
哪些人群需要進行乳癌基因篩查?
乳癌基因篩查主要針對高風險人群:
首先是有家族乳癌史的人群,特別是如果家族中有多個成員患有乳癌或卵巢癌,尤其是在較年輕時發病的情況。
另外,對於有特定遺傳性癌癥症候群家族史的人群,如遺傳性乳癌—卵巢癌症候群,可能需要進行BRCA1/2基因突變檢測。
還有存在胸部放療史的人群,特別是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的人群。
註:基因篩查應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切勿過度解讀。
根據【中國女性乳癌篩查指南(2022年版)】推薦,以下人群需進行乳癌易感基因檢測:
01
乳癌發病年齡≤45歲
02
乳癌發病年齡在46~50歲之間
並符合下列情況之一:
(1)家族史不詳或有限的家族史;
(2)任何年齡發病的多原發乳癌(異時乳癌或同時乳癌);
(3)有具有血緣關系的近親在任何年齡罹患乳癌、卵巢癌、胰臟癌、前列腺癌。
03
乳癌發病年齡≥51歲並符合下列情況之一:
(1)具有血緣關系的近親符合以下條件:
①乳癌發病年齡≤50歲或任何年齡發病的男性乳癌;
②任何年齡發病的卵巢癌;
③任何年齡發病的胰臟癌;
④任何年齡的轉移性前列腺癌或高危前列腺癌。
(2)包括先證者及近親在內共≥3例乳癌患者。
(3)近親關系親屬中≥2例乳癌或前列腺癌患者。
04
任何年齡發病的乳癌:
(1)三陰性乳癌;
(2)小葉乳癌患者,同時本人或家族中有彌漫性胃癌病史。
乳腺出現什麽癥狀時,需要及時就醫診治?
當乳腺出現異常癥狀時,可能指示乳腺存在潛在的健康問題,建議一旦發現這些癥狀,應盡快就醫,進行檢查和診斷,以便及時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乳腺腫塊:80%的乳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腫塊通常是無痛性的,但少數可能伴有隱痛或刺痛。
皮膚改變:乳癌可能引起皮膚改變,如「酒窩征」(乳腺皮膚出現小凹陷)或「橘皮樣改變」(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
乳頭、乳暈異常:如果腫瘤位於或接近乳頭深部,可能引起乳頭回縮。
腋窩淋巴結腫大:乳癌初期可能表現為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隨著病情發展,淋巴結可能逐漸融合並固定。
乳腺疼痛:乳房疼痛可能與月經周期有關,但持續或嚴重的疼痛需要關註。
乳頭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可能是乳癌的早期癥狀。
乳腺炎癥狀:如乳房脹痛、局部皮溫升高、紅、腫、熱、痛等炎癥反應。
乳房外觀變化:乳房局部隆起或凹陷,晚期皮膚可能出現橘皮樣改變,甚至帶有惡臭的潰瘍。
平時註意哪些問題,可以預防乳腺相關疾病?
生活工作中需多註意飲食、生活習慣、心理調節和定期檢查,可有效降低乳腺疾病的發生。
減少高脂肪、高糖及油炸食品的攝入,多吃全谷物、豆制品、新鮮水果和蔬菜。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青花菜、胡蘿蔔、蘋果等,有助於維護乳腺健康。
補充維生素,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E和B族的食物,如堅果和全谷類食品。控制酒精攝入量,少喝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同時透過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體重指數(BMI),因為體重指數每增加5%,乳癌的死亡率就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不吸煙,也拒絕二手煙,堅持體育鍛煉,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避免過度緊張,培養樂觀情緒,少生悶氣。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長期處於壓力大、情緒低落的狀態。
生活中註意乳房的清潔衛生,尤其是在哺乳期間要保持乳房的清潔。正確佩戴乳罩,在乳房發育階段,應避免束胸,及時配戴合適的乳罩,以免影響乳房正常發育。養成定期自我檢查的習慣,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作者:杜博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責編:董小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