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古代的酒多少度?古人真比現代人能喝嗎?為何他們喝好幾壇都不醉

2023-12-26圖片

前言

古代的酒,是流淌在歷史長河中的芬芳佳釀,充滿神秘而豐富的故事。在那個時代,人們對釀造酒的藝術有著極高的造詣,每一壇酒都是釀酒師智慧和時光的結晶。

你或許曾聽聞古人豪飲數壇,卻依然清醒不醉,心生疑惑:古代的酒有多少度?難道古人真的比現代人更能喝嗎?這是一個充滿謎團的話題。

酒量驚人的古人形象深入人心

追溯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古代許多大詩人、文人都與「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李白借酒抒情、懷念故人,杜甫因醉而傷感,蘇軾則直言「人生得意須盡歡」......這些熟讀古典的人都能輕松背誦的句子,形塑了古人與酒不可分割的印象。

在我們心目中,李白就是個滿臉紅光,舉杯痛飲的豪放酒仙。蘇軾的名句「半夜起來,想吃麻辣燙」後面,更常被人惡搞為「想找張懷民喝酒去」。這些玩笑話雖然有失真實,卻也從側面反映出公眾對古人酒量的刻板印象。

但這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影像,與史實是否吻合呢?李白真能來十鬥不醉?蘇軾是不是半夜起來就惦記著酒?如果古人也不能免俗,那他們筆下關於美酒的數不清的絕句又是從何而來?

釀酒技術限制 古酒度數不高難使人醉

如今世間,烈酒美酒,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我們可以在家方便地開啟一瓶度數高達56度的白酒,或者到酒吧點一杯烈性更甚的進口威士忌。這些高度數激進的酒水,即便少量也足以讓人上頭。

然而在李白杜甫他們的年代,釀酒技術遠不如現代發達,稻米、高粱等谷物經過簡單發酵,酒精濃度難以提高,一般也就在10-15度上下。

我們很難想象,手持一杯度數不足現代氣泡酒一半的古釀米酒,李白、杜甫又怎能醉倒在酒壇之下。其實,他們筆下盈盈的「金樽美酒」與當世的佳釀,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即便古人高興,敬酒令也比現代頻繁,一人能喝上幾鬥也屬正常。但這與宿醉難捱的後果尚有一定距離,難以構成千日不醉的奇跡。

古人愛好詩酒 抒情文學與美酒互為催化

基於釀酒技術的局限,我們不難理解,古人之所以能「千杯不醉」,並非天生酒量過人,而是當時的酒水本身限制了醉生夢死的可能。

但僅憑這一點,還難以解釋古人與美酒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李白高舉金樽,筆下怎會鋪天蓋地盡是佳釀美景?蘇軾的「人生得意」又怎會與「金樽」聯系在一處?

其實,在古代文人墨客那個年代,娛樂活動匱乏,把酒言歡成為他們最好的消遣。美酒不只開懷暢飲,更成為他們抒發感情、訴說心聲的特殊媒介。

李白借三杯美酒懷念亡友,杜甫以醉抒寫哀思,都展現了酒在他們文學創作中的獨特作用。可以說,對古人而言,詩與酒是相關的。

美酒激發他們的情感與靈感,他們的文字又賦予了酒以靈魂。正是這層意義的加持,讓酒在古人的文學作品中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古代上層社會 酒為重要社交工具

在古代社會,酒也常常擔當重任,它是交友、社交的重要媒介,也代表了主人的品味與修養。盛宴設席、美酒佳肴,是上層社會體現身份、拉近關系的法寶。

唐朝就非常流行一種名為「露酒」的酒品。這種以花草鮮果制成的香型酒,深受達官貴人的青睞。他們邀請客人品鑒美酒,以示主人的高雅品位。

這種香型的果酒,酒精度數不高,也基本不會讓人喝醉。上流社會聲名鵲起的「千日不醉」,也許正源於這樣的酒席之上。

當然,他們稱贊上品美酒,並不全是為了彰顯身份。這些文人墨客也的確愛好這醇厚馥郁的佳釀,它開啟了他們身心的層層結界,令思緒飛揚,文字澎湃。

酒量的社會內容 在不同時代有不同含義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古代,酒量高並非必然代表著稟賦異稟。酒量高,也許只是飲用的低度酒夠多。

但在當今社會,度數高達56度的酒也難令人醉倒,酒量卻成為了許多人衡量個人修養、情誼深淺的標準。這其中蘊含了時代變遷的社會內容。

古人愛好詩酒,多是為尋求靈感和情感宣泄的需要。而如今盛行把酒當歌,玩酒遊戲,目的便多是為了滿足虛榮,或者找個借口放縱自己。

當酒成為攀比工具、敞開心扉的密碼時,喝得多才成了酷的象征。酒從理性回歸到感性,其社會內容也隨之改變。所謂酒量,不過是這個物化過程的外在表現。

現代各類名酒層出不窮 百姓生活中酒的地位日益降低

誠然,釀酒業的技術革新,讓我們的生活中有了更多樣化的酒品可供選擇。茅台、五糧液等一級名酒只屬於少數人的奢侈消費。而啤酒、果酒等入門級別的酒類,也日漸豐富起來。

我們可以輕易在超市買到各類洋酒;瑞幸咖啡與名酒的跨界聯名,也掀起了一波試酒和體驗的熱潮。這說明,在物質層面,酒在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可及性比古人高了不止一個台階。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常常抱怨孩子女兒管得太嚴,聚會不容易;中年人怕影響身體,不敢頻繁暢飲。電視和手機成了人們閑暇時間的大頭,圍坐著痛飲美酒的機會明顯少了。

雖然酒的物質供給增加了,它融入生活的深度,卻似乎在下降。酒從我們的日常氛圍中淡出,這種隔絕感,也許當前的老年人不如古人明顯。

當代年輕一代的飲酒文化正在變遷,與古人的詩酒意境漸行漸遠。但這並不意味著美酒在我們生活中的魅力就此消減。相反,它們正在以另一種形態走入新的文化座標。比如說,自媒體時代的舌尖上的中國,那些口水相牽的美食美酒,也在塑造著新的文化符碼。那麽,美酒在新的文化語境中,會否找到屬於這個時代的位置和意義呢?

結語:

酒,亦禍亦福,在適度中尋平衡 總的來說,酒的魅力永恒,但其在不同年代的社會內容卻有著變動。它亦能禍國殃民,亦能開懷暢飲。

古人愛好詩酒,抒發文思,也提供了供後人解讀、體驗古文化的珍貴視窗。如今名酒觸手可得,卻不見得我們生活中美酒融入的更深。

但無論如何,酒的魅力是難以抹滅的。只要我們在享受美酒的同時,也保持足夠的理性與分寸,不為酒所迷惑,不因酒失去自我,它就不會成為人生的絆腳石。

適度而嫻雅的飲酒,或許恰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人生智慧。「人生得意須盡歡」,但也不能忘了分寸,更不能走火入魔。只有在這種平衡中,美酒的魅力才能得以完整地綻放,而不只是短暫的醉生夢死。

酒,終究是一杯馥郁醇厚的人生調劑品。我們理應盡情地、適度地享用與品嘗它,而不只是簡單地灌醉自己。也只有這樣,它才無愧於那些歌頌它的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