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有人問揚州究竟是哪裏好?就連隋煬帝也忘不了

2024-08-27圖片

春風十裏揚州路,繁華一夢醉江都。誰曾想,這座江南小城,竟成了一代帝王的心頭摯愛,甚至葬送了一個王朝的命運。隋煬帝楊廣,這個被後世罵名纏身的暴君,為何對揚州如此癡迷?他究竟看中了這座城市的哪一點?而這份難以割舍的眷戀,又給這座千年古城帶來了怎樣的榮耀與災難?讓我們穿越千年,走進那個紙醉金迷yet風雨飄搖的年代,一探究竟。

公元605年,隋朝已經進入了第二個皇帝的統治時期。這位名叫楊廣的皇帝,正當壯年,雄心勃勃。他繼承了父親開創的大一統盛世,卻不滿足於此。他渴望創造一個超越漢唐的輝煌時代,要讓隋朝的威名響徹寰宇。然而,命運弄人。就在這一年,楊廣第一次來到了揚州。這座位於長江與大運河交匯處的江南小城,竟成了改變他一生、乃至整個王朝命運的轉折點。

彼時的揚州,雖不及長安洛陽那般氣勢恢宏,卻自有一番風韻。這裏河湖縱橫,碧水環繞;煙柳畫橋,詩情畫意。更重要的是,揚州地處南北要沖,商賈雲集,繁華富庶。對於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來說,這裏簡直就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蘊含著無限可能。

楊廣初到揚州,被這裏的景致深深吸引。他站在城樓上,望著眼前的錦繡河山,不由得感慨:"這哪裏是一方小城,簡直就是上天賜予朕的人間樂土!"

然而,讓楊廣真正傾心的,並非只是揚州的自然風光。這裏的人文氣息,更是令他如癡如醉。揚州不僅商業發達,更是文人雅士雲集之地。楊廣本就酷愛詩詞歌賦,能與眾多才子佳人談笑風生,簡直如魚得水。

更令楊廣難以忘懷的,是揚州的兩位名妓 - 廣陵二姬。這對姐妹花不僅貌美如花,更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在瓊花樹下,姐姐對著楊廣一笑傾城,妹妹回眸一顧,頓時讓這位帝王神魂顛倒。他忍不住感嘆:"這般絕色佳人,怕是長安洛陽也難尋!"

就這樣,楊廣在揚州一住就是數月,樂不思蜀。朝中大臣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連發奏折催促皇帝回京。可楊廣卻充耳不聞,整日與文人雅士吟詩作對,與美人歌舞笙簫。他甚至動了將都城遷到揚州的念頭。

這一訊息傳到長安,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大臣們紛紛上書勸諫:"陛下,長安洛陽乃是中原腹地,地勢險要,歷來是帝王建都之地。揚州雖好,卻地處偏隅,如何能與兩京相比?"

面對眾臣的反對,楊廣表面上應允了,可心裏卻早已有了主意。他暗暗盤算著:"既然不能把朝廷搬到揚州,那就把揚州搬到朝廷吧!"

就這樣,一個驚天動地的大工程拉開了序幕 - 開鑿大運河。楊廣要把長安、洛陽與揚州連線起來,打造一條貫通南北的水上大動脈。這在當時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楊廣卻鐵了心要幹。

工程一開始,就遇到了重重阻力。朝中大臣們紛紛進言:"陛下,此舉耗資巨大,恐怕會拖垮國庫啊!"可楊廣卻不以為然:"區區錢財,算得了什麽?只要能實作朕的宏圖偉業,花多少都值得!"

於是,數以百萬計的百姓被征調去修建運河。工地上鐵鍬如林,鞭子如雨,呻吟哀號此起彼伏。有人實在受不了這種苦役,逃跑了;有人幹脆跳進河裏自盡。可楊廣卻視若無睹,只顧督促工程進度。

終於,在付出了無數生命和民脂民膏後,大運河完工了。楊廣興奮得像個孩子,立刻組織了一支龐大的龍舟船隊,準備沿運河南下揚州。他的龍舟堪稱奢華至極 - 長二十丈,闊三丈,中有大殿後有宮,四圍畫欄曲檻,金玉裝飾,珠簾高懸。這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水上宮殿!

可就在楊廣準備啟程時,噩耗傳來 - 各地叛亂此起彼伏。原來,修建運河的巨大民怨已經積聚到了極點。百姓們紛紛揭竿而起,要推翻這個暴虐的朝廷。

面對這樣的局勢,任何明智的君主都會選擇立即回京平叛。可楊廣?他竟然還是執意要去揚州!"朕已經等不及要看看揚州的春色了,"他對驚慌失措的大臣們說,"區區幾個刁民,等朕從揚州回來再收拾他們不遲!"

就這樣,在王朝已是風雨飄搖之際,楊廣卻帶著他的奢華船隊,順著新修的運河,浩浩蕩蕩地向揚州進發了。

楊廣的揚州之行,堪稱是一場瘋狂的逃避現實之旅。

當他的龍舟緩緩駛入揚州城時,岸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百姓們夾道歡迎,歡呼聲此起彼伏。可誰又能想到,就在不遠的地方,反叛軍已經在磨刀霍霍,準備推翻這個暴虐的朝廷了。

楊廣對此渾然不覺,或者說,他根本不願去想這些煩心事。他此刻全身心都沈浸在揚州的繁華與溫柔鄉裏。白天,他在名勝古跡間流連忘返;夜晚,他與美人們歌舞笙簫,縱情聲色。

那株傳說中的瓊花樹下,廣陵二姬依舊在那裏等著他。姐姐輕歌曼舞,妹妹回眸一笑,楊廣頓時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天堂。他舉起酒杯,醉醺醺地說:"美人啊,你們說,這揚州是不是比長安洛陽還要美?"

二姬相視一笑,姐姐說:"陛下,揚州自然是好,可長安洛陽畢竟是帝王之都啊。"妹妹也說:"是啊,陛下若是長居於此,恐怕朝政難以打理啊。"

楊廣聽了,不禁哈哈大笑:"你們懂什麽!朕就是皇帝,朕想住哪裏就住哪裏。這揚州,朕是說什麽也不想離開了!"

可現實終究不如楊廣的如意算盤。就在他醉生夢死的時候,各地的叛亂愈演愈烈。朝中大臣們接連發來奏折,苦苦哀求皇帝回京主持大局。可楊廣卻充耳不聞,依舊在揚州的花天酒地中沈醉。

終於有一天,一個不知名的小吏冒死進言:"陛下,長安洛陽已經快守不住了,您再不回去,江山就要易主了啊!"

楊廣聽了,不怒反笑:"你懂什麽!天下一家,四海皆朕之都,何分彼此!"

這番話一出,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哪裏是一國之君該說的話啊!難道在楊廣心裏,揚州已經比帝都還重要了嗎?

可楊廣似乎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他繼續沈浸在自己的美夢裏,仿佛只要他不承認現實,現實就不存在一樣。

然而,殘酷的現實終究還是來了。618年,楊廣在揚州被塔克辛任的心腹宇文化及所殺。臨死前,宇文化及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陛下啊,您違背祖宗之法,沈迷遊樂不思進取。外面打仗打個不停,裏面卻只顧享樂逞欲。土木工程沒完沒了,您的車輪馬蹄都快踏遍天下了。老百姓都快被您折騰死了,盜賊四起,天下大亂。您只聽信諂媚之臣的話,一味文過飾非,拒絕忠言。您說,這樣的您,不該死嗎?"

楊廣聽完這番話,驚恐萬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荒唐行為究竟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多大的災難。可惜為時已晚,他的生命,連同他的王朝,都在這一刻走到了盡頭。

楊廣的死,標誌著隋朝的徹底覆滅。他那荒唐的揚州之夢,不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還葬送了一個強盛的帝國。

然而,歷史總是充滿諷刺。楊廣雖然已經作古,但他摯愛的揚州卻因為他的寵幸而名聲大噪。大運河的修建,更是讓揚州成為了南北交通的樞紐,商業更加繁榮。唐朝時期,揚州已經成為了僅次於長安、洛陽的大都會,有"揚一益二"之稱。

可對揚州百姓來說,楊廣的寵愛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城市變得更加繁華富庶;另一方面,戰亂頻仍,百姓飽受其苦。南宋時期,揚州更是成為抗金抗元的主戰場,幾近淪為廢墟。

直到明清時期,揚州才逐漸恢復了昔日的繁華。然而,歷經千年滄桑,這座城市似乎始終擺脫不了當年那個荒唐皇帝的影子。每當人們漫步揚州街頭,總會想起那個為了這座城市而癡狂的帝王。

如今的揚州,依舊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地名,如江都區、廣陵區等。每一個名字背後,都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曾經的輝煌與滄桑。

然而,當我們回首凝望歷史的時候,不禁要問:如果當年楊廣沒有如此癡迷於揚州,歷史會不會覆寫?如果他能夠安心留在長安治理國家,隋朝會不會延續下去?又或者,正是因為他的這份癡迷,才成就了揚州日後的繁華?

歷史沒有如果,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在這座千年古城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那個荒唐皇帝的影子。他的功過是非,恐怕要留給後人去評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