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一級行政區,漢朝早期是郡和國,後來是州(管轄多個郡國),如荊州、幽州;唐朝稱為道,如關內道、河南道;宋朝和金朝稱為路,如京東西路、江南西路等。到了元朝,一級行政區稱省,也就是現在省的由來。
一級行政區稱為省,源頭可追溯到被元朝滅掉的金朝。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時設行台尚書省,皇帝派親信大臣管理某幾個地方的軍政,類似於隋朝的總管府,總管轄數量不等的州。比如金朝設過燕京行台尚書省、汴京(河南開封)行台尚書省。蒙古滅金,繼承了金朝的行台尚書省制,元世祖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汗就設過燕京行台尚書省,忽必烈即位後撤銷了尚書省,將其並入中書省。
元朝入主中原後,以大都(北京)為都城,以大都為中心設中書省(腹裏)。為削弱地方加強朝廷統治,利用犬牙交錯的原則,將全國其他地區又劃分十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一直沿用至今。元朝總計十二個省:中書、甘肅、河南江北、湖廣、江西、江浙、遼陽、嶺北、陜西、四川、雲南、征東。
【中書省】
中書省是朝廷的最高議事機關,各地事務都要歸中書省管理。中書省以北京為中心,把燕山山脈、太行山脈、山東丘陵、華北平原放在一起,跨越漢朝的幽州、並州、冀州、青州,蒙古戰馬縱橫馳騁。
中書省最初的範圍非常大,後來拆分出遼陽行省、嶺北行省等,大致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中部、河南部份地區。明清時期的北直隸,與元朝中書省相似,只是地方要小一些。
【陜西行省】
1260年,設陜西行省,首府奉元路(今西安)。後來四川行省分離出去,陜西行省北至河套、南至大壩山脈,包括今陜西省大部、甘肅省東部、寧夏和內蒙古部份地區。漢中留在陜西,這和漢朝時的漢中屬益州不同,以此來制衡有割據傾向的四川行省,失去秦嶺這道屏障,四川盆地北部門戶大開。
【湖廣行省】
1274年(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南宋度宗鹹淳十年),設鄂州行省,首府鄂州(今湖北武漢武昌)。1277年(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南宋景炎二年),陸續並入今湖南、廣西等大片地盤後,設湖廣行省,首府潭州(今湖南長沙),四年後遷至鄂州(今湖北武漢武昌)。
湖廣行省的「湖」指南宋時的荊湖路(湖南),「廣」指南宋的廣南西路(廣西),大致是漢朝荊州整體南移,長江以北的今湖北大部份地方都分到河南江北行省了。湖廣行省跨越南嶺,直抵大海,包括今湖南、廣西、海南、貴州大部及湖北、重慶、廣東(雷州半島)部份地區。
【雲南行省】
1274年,設雲南行省,首府為中慶路(今雲南昆明)。雲南行省幾乎就是大理國的範圍,大致包括今雲南省、四川攀枝花地區、緬甸東北部、泰國北部。
蒙古(元朝)對雲南依舊是以「羈縻統治」為主,雲南行省面積廣大,包括蒙古人直接統轄的區域,還有大量土司、頭人掌權的宣慰司,以八百宣慰司為例,雖然位列蒙元的行政官署序列,但實質上卻是一個獨立的土著王國:蘭納王國。
【江浙行省】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南宋恭宗德祐二年或瑞宗景炎元年),設江浙行省,首府杭州路(今杭州),以長江為界,不含今天的蘇北,一直向南延伸到浙閩丘陵,包括今江蘇長江以南、安徽長江以南、上海、浙江、福建等地。
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元朝對江浙行省相當忌憚,一度從長江以北劃入一塊地,將首府遷至揚州,更名為江淮行省。而從江浙行省分出來的福建行省也時設時撤,反映元朝統治者的糾結心態。
【江西行省】
1277年(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南宋景炎二年),設江西行省,首府龍興路(今南昌)。江西行省不包括今江西省上饒、景德鎮等市,但往南跨越南嶺,包括廣東大部份地區。湖廣和江西兩個行省,直接把傳統的交州給拆分了。
【甘肅行省】
1261年,設西夏行省,首府中興府(今寧夏銀川)。1281年,從西夏行省分出甘肅行省,首府甘州路(今張掖)。後來西夏行省一度屬中書省,也曾並入甘肅行省。甘肅行省主要是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包括今甘肅的河西走廊、寧夏大部份地區、內蒙古西部。
【四川行省】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從陜西四川行省分設四川行省,首府成都路,包括今四川省、重慶市大部及湖南西北、陜西西南等小部份地區。
蒙古南下時,在四川盆地付出過慘痛代價,連蒙哥汗都在釣魚城折戟。
1258年,蒙古軍兵分兩路,東路入湖北漢水淮河流域,西路入四川盆地。西路軍在六盤山祭祀成吉思汗後,由成吉思汗的孫子,大汗蒙哥親自統率,走關中四塞之一的大散關南下,出發時有四萬人馬,分三路,沿嘉陵江南下。
1259年,蒙哥在釣魚城下重傷而死,蒙古軍無心戀戰,卷甲而退。
【征東行省】
1280年,在北韓半島設征東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征東行省,高麗國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左丞相)。征東行省初期目的是征伐日本,三次征日失敗後,轉為防禦日本。征東行省範圍就是高麗國,主要在北韓半島,官員由高麗國王保舉,屬於羈縻統治。
【遼陽行省】
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設遼陽行省,首府遼陽路(今遼寧省遼陽市)。遼陽行省大致範圍是外興安嶺及以南,大興安嶺及以東,包括庫頁島、北韓半島等。
遼陽行省諸王所部雜居期間,又西鄰大漠蒙古核心地區,主要作用是軍事鎮成、邊疆經略,在安撫並控馭東北諸王、監控高麗等方面作用突出。遼陽行省的官員中,蒙古人、高麗人都有一定比例。
【河南行省】
1291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從中書省分出河南江北行省,首府汴梁路(今河南開封)。河南行省東西跨越大別山,南北跨越淮河,突破兩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在漢朝荊州、豫州、徐州各取一部份,包括今河南省的大部與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的長江以北地帶。
守江必守淮?蒙古鐵騎說不必了。河南行省地處黃河、長江之間,地處要沖,由此控馭其他各行省。為滿足軍需供應,河南行省的屯田、鹽課職司為各行省之冠。
【嶺北行省】
1307年(元成宗大德十一年),設嶺北行省,首府和寧路(今蒙古國哈拉和林)。嶺北行省東至哈刺溫山(今大興安嶺),接遼陽行省;西至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接欽察汗國和察合台汗國;南隔大漠與中書省和甘肅行省相接;北至北海(北冰洋)之地,凡服屬元朝的各森林部落均歸統轄。
【宣政院】
1264年,在青藏高原設宣政院,以以帝師領院事。宣政院分設三道宣慰司,下轄安撫司、招討司、宣撫司和元帥府、萬戶府等。自宣慰使都元帥至萬戶等,多以當地僧俗首領擔任,由帝師或宣政院薦舉,朝廷授職。
另外,今新疆中西部地區屬察合台汗國。
元朝的區劃基本上為一個中書省(腹裏)、十一個行省、一個宣政院。行省雖然轄區大,但沒有軍隊調動權,相比東漢的州牧和唐朝的節度使,權力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