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看不見的忠州街巷③|十字街二巷

2024-08-24圖片

看不見的忠州街巷

「看不見的忠州街巷」攝影系列,用看得見的攝影作品,考證看不見的忠州情愫。所謂「看不見」:一是不得而見,由於歷史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忠州街巷的影像資料未能被較好記錄和收集保存,無法得見;二是視而不見,由於太熟悉,對正在發生的歷史和生活缺乏敏感性和挖掘能力,明明就在眼前,卻沒有去註意和記錄;三是所發現的,攝影重要的不是你所看見的,而是你所發現的,這才是攝影記錄和藝術創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透過看得見的形象去表現那些看不見的情思、心緒、意念等。

和我一樣,不管是大人物,還是世居於此的尋常百姓,和這片土地都有著相同的纏繞。他們的家國情懷,也是我們的家國情懷。他們的鄉愁情愫,亦是我們的鄉愁情愫。這種情愫,貫穿千年,像空氣一樣縈繞在忠州大地的上空,像泉水一樣潤澤著忠州大地每一粒土壤……這種情愫,隱藏在煙波浩渺的長江水霧之中、青瓦白墻旁的青石苔蘚之上,流動小販吆喝聲悠長回味之後……她深入到我的細胞,不註意,我還真看不到。

從有記憶開始,從父親的講述中,我知道了巴蔓子、白居易、秦良玉、金少穆、馬識途、羅氏兄弟……這些人都曾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忠州這片土地,只是我們從未謀面。

十字街、東坡路、體育路……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忠州地名,不僅承載著現代忠縣人的生活方式,也在細微處鐫刻了千年的歷史演繹。令我所感動的山川輪廓,也許當年同樣讓白居易詩興盎然;我所行走的那條道路,一定承載過秦良玉飛馳的馬蹄;一塊不起眼的青石板,說不定正是20世紀初,忠州兒女為救亡圖存,遠走他鄉尋求真理時的路邊休憩之處…… 2300年文字記錄的忠州人文古地,每一處細節,都應該對應一個雋永的故事。

本土情懷,他者視角。我長期專註的「百家姓·百姓家」影像拍攝,在30年前就開始搶救性開展本土影像記錄工作,並動用一切可動用的資源收集散落在民間的有關本土歷史的影視資料。這既是「對於偉大的攝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創作理念的兌現,也是我作為忠縣本土攝影者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不斷去挖掘看不見的人文故事,記錄看得見的市井煙火和人文情愫,所拍攝和收集的作品,將在「看不見的忠州街巷」攝影系列進行陸續展示,以饗讀者。同時,我也呼籲更多的攝影者加入這個創作系列。

十字街

你現在看到的忠州十字街,據【忠縣誌】記載,是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守禦史陶璋會同知州王謙補修的忠州古城。後因三峽工程建設,忠州城成為三峽庫區唯一一個半淹縣城,大部份老街被淹沒於江水之下,十字街也在城市有機更新中成為記憶符號。

我掛上相機走街串巷,將鏡頭對準活生生的百姓生活,選取反映生活底色、歷史烙印、城市表情的特定符號,記錄忠州城的時空,收集時代塵煙中的各種表情。無論是穿梭在街道巷陌中的人,還是瘋長不止的城市龍骨,都已被時光雕琢成滄海桑田般的陌生模樣。

忠州城影像在烙刻間不斷重曝,重疊交錯顯影出新的墨點,沿途本應永遠無法相遇的人與街道,最終成為涵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社會藍圖。

所幸,我還記錄著它們曾經的影像。

讓我們守在歲月的時光機前,細細品讀這裏發生的溫情變革……

十字街二巷攝影作品選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