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林徽因51歲逝世,13位大人物來治喪,都是「太太的客廳」的常客

2024-02-11圖片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章魚

編輯|t

引言

「太太的客廳」曾是北京城最熱鬧的地方,堪稱 民國第一沙龍 ,林徽因與眾多賢達鴻儒在此相聚,但林徽因的離去,讓那裏失去了往日的歡聲笑語。

她51歲的人生,猶如一顆璀璨的流星,短暫而耀眼。

治喪現場, 13位各界頂尖人物齊聚,他們都是「太太的客廳「的常客 ,他們為她送行,也見證了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

一、熱愛建築、摯愛中華

林徽因 ,祖輩簪纓,父輩革命,自幼承襲詩書雅韻,才情橫溢,可謂是智慧與美麗共融,是民國當之無愧的大家閨秀。

(林徽因青年照)

但是在重男輕女的時代背景下,她的成長環境並不完美,但這一切並未阻擋她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和寬容, 小小年紀,已顯大家之風。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對她的培養極為重視,他帶著林徽因遠離故土,踏上了倫敦求學的征途,在歐洲的日子裏,林徽因不僅擴寬了自己的視野,還找到了自己一生的事業。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191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相識相知,兩人共同的追求奠定了愛情的基石,他們一同赴美留學,盡管林徽因未能入讀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但在美院學習的同時,她還對建築學進行了深入探索。

林徽因與梁思成的蜜月旅行被兩人弄成了學術旅程,一路欣賞建築一路繪制圖樣,這成了他們後來教學的材料, 回國後兩人於東北大學任教,創立建築系,培養了中國第一批建築學人才。

1930年,他們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同年,林徽因被診斷出肺病,但她的決心並未因此動搖,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們回到北京, 全身心投入到對中國古建築的考察工作中,填補了中國建築史的空白。

(林徽因在歐洲)

日本人大言不慚地說中國唐代建築僅存於日本,林梁二人四下翻閱資料尋找中國的唐代建築,終於發現了五台山佛光寺的線索。

1937年6月,他們歷經艱辛跋山涉水來到這座千年古寺,整日與蝙蝠、臭蟲為伍,這段旅程真可謂是苦樂參半,但是 確認了佛光寺作為中國現存最早古寺的地位

1938年,在流亡期間,夫婦兩人接受了西南聯大校舍的設計任務,面對嚴重不足的經費,他們嘆息中國未來文化的命脈,只能在茅草屋裏面學習。

(林徽因梁思成結婚照)

林徽因的身體在長期的奔波中嚴重受損,但 她堅決拒絕離開祖國,即使在病重之時,她也堅持為建築事業貢獻力量。

抗戰結束後,林徽因和梁思成投身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創立工作,並參與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以及景泰藍傳統工藝的挽救。

林徽因將自己的生命獻給熱愛的建築事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他們夫婦的堅持與奉獻,使得中國建築學得以煥發新的生命力,他們也成為後人仰望的燈塔。

(林徽因與梁思成實地考察)

二、才女遭嫉,聲名受損

林徽因的生前和身後,都是人們談論的焦點,每當提起林徽因這個名字,總有人會不自覺地聯想到徐誌摩、梁思成和金嶽霖,仿佛她的故事裏必須有這三個男子的身影,才能綻放出全部的色彩。

仿佛林徽因的光芒並非源自她卓越的才華,而是依靠這些情感的糾葛來增添神秘與魅力,這種看法,無疑是 將她的精彩人生簡化為一段段「花邊新聞「,是對她生命深度的極大不公和褻瀆。

我們不禁要問,為何林徽因的才華與成就總是需要透過這些異性關系的濾鏡來被人們認識?她的建築貢獻、文學造詣和愛國情懷,難道不足以讓她名字單獨閃耀嗎?

(林徽因與梁思成)

她的故事,不應該僅僅被局限在這些情感紛爭之中,而應該被更多人看到的是, 她在藝術和學術上的非凡才華和獨立精神。

徐誌摩的死纏爛打被說成癡情,林徽因的委婉拒絕被說成浪蕩,徐的繾綣文學無疑是不負責任的在那個思想保守的年代將一位女性推上風口浪尖。

林徽因是一位有風骨的女性,一位將家國情懷深植心間的知識分子 ,她與梁思成的結合是建立在兩人共有的家國情懷和學術追求上,她孜孜不倦探索著她的建築人生,這段旅程不是她一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兩個人的相伴相守。

冰心曾寫了一篇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這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註與討論,人們紛紛猜測小說中的「太太」究竟指的是誰,盡管冰心解釋說「太太」指的是陸小曼,但「太太的客廳」這一說法卻被人們預設為描述林徽因的社交場所。

(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北京的住所簡圖)

在北京北總布胡同中,有一處被歲月溫婉包裹的居所,它不僅是林徽因與梁思成的愛巢,更是一片匯聚智慧與雅致的文化沙龍所在,這裏便是名揚京城的 「太太的客廳」。

或許在她與這些友人相處時,彼此間性別的界限早已被模糊,但是在舊時代的長廊裏,她的無拘無束與自由態度被各種「捕風捉影」,引來了那個時代的偏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些人提起「太太的客廳」,總是有種耐人尋味的揶揄感。

三、相知相惜,文化堡壘

除了北京胡同裏面的「客廳」, 林徽因在昆明也有一個「客廳」,這個客廳見證了抗日戰爭時期的艱苦歲月。

(1938年林徽因梁思成與友人在昆明)

它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棕皮營村,遠離城市的喧囂,卻又不失人間煙火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既有中國傳統四合院的古樸典雅,又有現代建築的簡潔明快,正房、耳房、附屬用房錯落有致,院落布局獨具匠心。

這看似尋常的土屋瓦舍卻閃耀著文化的璀璨,在這個西南邊陲的小城, 林徽因、梁思成、周培源、金嶽霖等文化巨匠齊聚一堂,他們的智慧與激情碰撞 ,猶如星星之火,燎原而起。

(林徽因在昆明的住所)

「太太的客廳」是一個文學和藝術的交流舞台,文人墨客們曾在這裏暢談國事、人生、藝術,每一個話題都充滿了激情與思考。

而林徽因,正是這個舞台上的靈魂人物,她以獨特的見解、敏銳的洞察力,參與著每一次的討論,她的智慧與從容,讓每一個到訪的人都為之傾倒。

在這裏, 林徽因不僅是一個建築學家、一個文化人,更是一個溫暖的朋友、一個體貼的妻子、一個慈愛的母親, 在這裏,沒有世俗的紛擾,沒有利益的糾葛,只有真誠與關愛。

(林徽因臥病休養)

只有當時在場的智者,才能明白這種動蕩山河下知識分子的惺惺相惜, 在林徽因生命的終章落筆之際,治喪委員會13位傑出人物匯聚一堂,為這位才女送行。

他們每一位都是在其領域內傲視群雄的翹楚,從北大的領航者 周培源 ,到都市藍圖的構築者 陳占祥 ,從哲學的探索者 金嶽霖 ,到政治舞台的智者 張奚若

從科學的先鋒錢偉長,到再到建築藝術的造夢人楊廷寶等等, 這些名流大家,皆曾在「太太的客廳」中與她交鋒思想,交流學識 ,他們的悼念不僅是對一位女性學者的致敬,也是對一個時代的緬懷。

讓我們摒棄那些對她人生的簡化與誤解,去真正欣賞林徽因那如詩如畫的人生旅程,大家對此有什麽看法呢?

參考資料:

林徽因設計建造昆明客廳.北青網,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