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地中海屏障:古代帝國無法掙脫的枷鎖?

2024-08-11圖片

從氣候的視角而言,中華帝國有著極為獨特之處,它是古代世界裏唯一一個統治核心區跨越兩種氣候型別的帝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的暖溫帶區域和南方的副熱帶區域,皆為中華帝國的重要組成部份。

除中國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古代帝國的核心區域能夠突破氣候的阻礙。通常來說,不同的氣候型別意味著大相徑庭的作物種類、生產生活方式、宗教風俗以及整體的組織方法。所以,跨越氣候的統治往往難以持久,且充滿了妥協。

作為這唯一的例外,中國的跨氣候帶統治並非輕而易舉就能達成。這一行程自春秋戰國起始,一直延續至宋元,直至明清時期才算完成,期間經歷了無數次的分裂與磨合。 在歐亞大陸的西半部,古典時代最為強大的政權無疑是羅馬。就氣候型別來講,羅馬的核心統治區完全處於地中海氣候帶,這一點並無特別之處。

但羅馬的成就在於,它是工業革命以前,唯一一個統治核心區橫跨地中海東部和西部的帝國。 然而,羅馬的這番事業未能長久延續。眾所周知,羅馬帝國從 3 世紀末開始走向東西分治,到公元 395 年形成了東西兩個羅馬帝國。在同一時期的東亞,中國的南北方也隨著西晉王朝的崩潰而分裂。不過,中國後來又踏上了整合與磨合的道路,而統一東西地中海的大業,在羅馬之後再無人能夠承接。

前面提到過,地中海東西兩岸在氣候上並無決定性的差異,那麽影響羅馬走向分治的地理因素究竟是什麽呢? 實際上,羅馬帝國東西分治的界限,恰是古代地中海的一道隱匿的地理屏障。在工業革命之前,羅馬是唯一一個在這道地理屏障兩側同時維持了長期直接統治的廣袤國度。

從北至南,這道屏障由三個部份構成。在北部,於歐洲的陸地之上,屏障起始於狄那瑞克艾爾卑斯山脈,從現今的克羅埃西亞和波赫,沿著亞得裏亞海海岸向南延伸,一直連線起艾爾巴尼亞和希臘西部的山區。在中間,屏障由地中海上的荒漠、伊奧尼亞海組成,這片海域面積遼闊,並且其中沒有島嶼。

在古代地中海上的航行,深受洋流、風向、季節的影響,再加上為躲避海盜,船只習慣貼岸航行,缺乏陸地的伊奧尼亞海,由此成為地中海上最為兇險的水域。在南端,利比亞沙漠逼近海岸,幾乎與伊奧尼亞海匯合,只在昔藍尼加和的黎波利塔尼亞之間的海岸,留下了一條狹長的通道。

19 世紀以前的眾多野心家、民族和帝國,都曾向這條屏障發起挑戰,但基本都以軍事失利、間接統治或者政治分離的妥協而告終。從這個角度來看,羅馬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國家,因為它竟然淩駕於這條屏障長達 300 年之久;同時它也是一個平凡無奇的國家,因為它最終也選擇了妥協,屈服於古代國家無法戰勝的極限。 該如何理解這道地理屏障對羅馬分治所起的作用?

需要註意的是,它既不是首要原因,也不是主要原因,並非根本原因,更不是直接原因,它僅僅是一個因素,一只看不見的手,一個長時期的詛咒,持續不斷地發揮著隱秘的作用。它猶如一把在山腰不停劈砍的銼刀,沒有哪座高山會將自己的崩塌歸咎於這把銼刀,但也沒有哪座高山能夠成功逃脫被腰斬的命運。

今天這期,就是要介紹一下這位不顯眼的侏儒劊子手,以及歷史上與它有過交集的人物和各個帝國。 其一為羅馬帝國,它是唯一一個突破這道屏障,但最終也被這道屏障擊敗的古代帝國。其二是鄂圖曼帝國,這道屏障曾是它兩個世紀的囚籠,一個世紀的藩籬。其三是英帝國,19 世紀的英帝國,憑借不可逆轉的技術力量,徹底消除了這道屏障。

在講述開始之前,我要再次強調,地理並非歷史現象的首要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地理僅僅是一個因素。創造歷史的永遠是人類社會自身,但是唯有了解地理,我們才能夠更好地解讀人類歷史的種種現象。

早在古典時代來臨之前,東西地中海的這道分界線就無情地進行阻隔。全力擴張的腓尼基和古希臘的移民們向西航行,穿越這條界線之後,便不再聽從自己母邦的命令。希臘人在地中海北岸,腓尼基人在地中海南岸,建立起的無數定居點,沒有一個長期臣服於柯林斯或推羅等聲名顯赫的東部城邦。

在【伊尼德】中相愛的埃尼阿斯和迪多,便是跨越這條屏障後獲得新身份的兩個移民代表。在這一時期,東西地中海的分界,已然表現為一種詛咒,仿佛任何想要將權力擴張至另一側的政權,都會受到懲罰。 雅典的艦隊在愛琴海上威風凜凜,卻在漫長的西西裏戰爭中對敘拉古無可奈何。

岡比西斯的波斯大軍鯨吞了埃及,卻在利比亞的沙漠中損失慘重,從此再也不敢跨越界限。亞歷山大大帝的侄子,驕傲的伊比利斯君主皮洛什,離開巴爾幹遠征羅馬,但也只是在一場慘勝後悻悻而歸。 後來羅馬開始挑戰這條屏障,並非源於信心,更多是形勢所迫。在漫長的布匿戰爭期間,羅馬基本一直滿足於與迦太基在西地中海上的爭鬥。

在介入巴爾幹半島事務之後,羅馬也曾陷入戰線過長的困境。 羅馬在馬其頓戰爭中,取得了一連串的軍事勝利,最終奪得了東地中海的霸權。但羅馬最令人稱奇之處在於,它成功在東西地中海兩側,建立起了穩固的直接統治。 羅馬的統治奇跡,始於奧古斯都戰勝安東尼的亞克興海戰。這場戰役,標誌著東西地中海長期統一的確定,結束於戴凱瑞先改革,實施四帝共治,這一舉措標誌著東西地中海分治乃至分離的開端。

在羅馬之後,工業革命之前,再沒有一個廣袤的國家能夠在地中海的東西界線兩側同時保持長久的直接統治。據說解釋羅馬衰亡的理論多達 210 多種,但無論哪種理論,都不應忽視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那就是羅馬的內部斷裂,發生在一道清晰的地理屏障之上。 羅馬帝國西部瓦解之後,在長達 1000 多年的時間裏,又有無數勢力登上地中海的舞台,向這道隱形的屏障發起挑戰,但他們無人能夠重現羅馬的奇跡。

第一位挑戰者是羅馬帝國自身,確切地說,是定都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發動的再征服,為帝國奪回了北非、義大利和西班牙的部份領土。但是在帝國東部,遭受瘟疫和戰爭的打擊之後,西部的土地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裏,基本都遺失了。

第二位挑戰者,是伊斯蘭教的哈裏發國家。這是一位真正的種子選手,甚至妄圖統一整個世界。然而,這個帝國在經歷第一次改朝換代之後,就開始分崩離析。首先走向獨立的 3 個省區,就位於地中海屏障以西,分別是西班牙、馬格裏布和北非,這看起來不太像是簡單的巧合。

第三位挑戰者,是崛起於北非的法蒂瑪王朝。它跨過界限征服了埃及,然而其原來的屬地北非,轉眼就成了一個新的半獨立政權——齊裏王朝的領地。開羅的新主人,深知在利比亞行軍的艱難,於是選擇了一個偷懶的辦法,讓貝都因遊牧民去北非劫掠。這一決定給北非帶來了社會災難,但也未能為法蒂瑪人重新奪回故土。

第四位挑戰者,或者說挑戰者們,是新千年的拉丁十字軍。奪取了西西裏的諾曼人,給予巴爾幹的土地,十字軍戰士們湧向了聖城,還順便毀壞了東羅馬。義大利各共和國和加泰隆尼亞人,接踵而來。西歐天主教徒,在東地中海建立了許多十字軍公國,但他們無法建立母國的飛地。

威尼斯和熱那亞是兩個例外,但他們也只能控制一些小島,而且只有在東地中海政治分裂的情況下,才能夠維持下去。 第五位、第六位和第七位挑戰者,在 15 世紀一同登場,他們分別是法國、西班牙和鄂圖曼。法國瓦盧瓦王朝的國王們,繼承了安茹家族的遺產,想要透過義大利直達東方。然而他們最終連義大利這一關都沒能透過。

西班牙建成了可與鄂圖曼相媲美的地中海帝國,但是,似乎也滿足於探尋義大利和攻擊北非海岸,不敢跨越界限。 在 15 - 17 世紀,統治東地中海的鄂圖曼帝國,堪稱羅馬之後第二個地中海帝國。鄂圖曼以善於擴張著稱,卻始終受到地理屏障的制約。 從名義上來說,鄂圖曼的疆土確實跨越了屏障。然而在這道屏障以西,利比亞、突尼西亞和艾爾及爾的德伊和貝伊們自行其是,摩洛哥蘇丹更是只在名義上承認君士坦丁堡主人的哈裏發地位。

在歐洲,鄂圖曼帝國多次討伐奧地利,卻始終無法取得他們在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那樣的戰果。況且即使鄂圖曼人在 1683 年真的攻陷了維也納,他們的計劃也只是在奧地利建立一個新教附庸國。 在地中海上,鄂圖曼艦隊在東地中海的各個島嶼上戰無不勝,然而在越過界限之後,1565 年的馬爾他堅決不肯接受羅德島、西俄斯科夫、凱瑞特、賽普勒斯有過或將有的命運。

在長達三個世紀的時間裏,東西地中海的屏障,是鄂圖曼帝國的囚籠,阻礙著它權力的進一步擴張。然而到了 18 世紀,隨著鄂圖曼與西歐國家力量對比的變化,這道曾經的阻礙,居然悄然變成了鄂圖曼帝國的防線。

1690 年代,歐根親王的基督教大軍在巴爾幹半島的群山間受阻。半個多世紀之後,葉卡捷琳娜女皇命令波羅的海艦隊繞過歐洲,前往地中海攻打土耳其,但這支長途跋涉的艦隊,除了讓鄂圖曼朝廷大為震驚以外,沒有產生太多其他作用。

19 世紀一世,鄂圖曼的埃及,成了英國和法國爭奪的戰場。然而在拿破侖離開之後,東地中海的土地依然歸屬於帝國。 真正的危機出現在西地中海。1830 年,法國攻占艾爾及爾,鄂圖曼帝國無能為力,仿佛那裏並非自己的領土。

幾年之後,土耳其人匆忙進軍利比亞,消滅了地方自治的卡拉曼利王朝。然而這也無法挽救突尼西亞和艾爾及爾的命運。 在 18 世紀開始,特別是 19 世紀到來之後,地理上的屏障,成了鄂圖曼帝國抵禦西歐野心的防線。英法可以在東地中海安排代理人,影響政局,甚至扶持希臘獨立,但也無法直接掌控鄂圖曼的核心領土,只能滿足於某種軍事和穩態。

至少在 1860 年前,地理屏障還能發揮若隱若現的作用。 然而在此之後,技術將會毫不留情地施展力量。技術的革新向來是一個曲折的過程,新技術對舊技術的取代絕非瞬間完成。在蒸汽機不夠先進的時候,鐵路依然是運河的附庸,而汽船只是帆船的配角。因此決定地中海命運的變化,直到 1860 年代才顯現出來。

它們分別是汽船、電報、鐵路,以及 1869 年建成的蘇伊士運河。英國是工業革命後地中海的新主人,但它的統治方式頗為奇特,依靠的是艦隊以及直布羅陀、馬爾他、賽普勒斯、亞歷山卓等港口據點,而非沿岸的土地。與此同時,它也不得不和其他強國分享權力。 法國在波旁王朝時期,就擁有一支地中海艦隊,並且將地中海視為核心利益所在。它的第一輪擴張,被特拉法爾加海戰終結。在 19 世紀又重振旗鼓,最終成為瓜分鄂圖曼帝國在東西地中海遺產的主要參與者,直到奧蘭港灣之戰和艾爾及爾危機,才被迫結束。

俄國一直對地中海懷有野心,從彼得一世到尼古拉二世,乃至克倫斯基都渴望得到軍事坦寧堡。只有列寧的布爾什維克暫時放棄了這種地中海的野心。史達林曾向同盟國提出,在二戰後獲得一個利比亞港口。赫魯雪夫時期的紅海軍參謀,曾設想突破北約封鎖,與新生的艾爾及利亞共和國勝利會師。

義大利對地中海的訴求,看似最為合理,它也是唯一一個正面挑戰英國地中海霸權的國家。然而 19 世紀的沙文主義者和 20 世紀法西斯朗圖的幻想,都隨著二戰的結束化為泡影。 當然還有其他參與地中海事務的強國。美國在 1815 年派出軍艦警告艾爾及爾的海盜。

二戰後,美國海軍第六艦隊成為了地中海的主宰。日本海軍在一戰期間曾在地中海作戰,戰爭結束後,還參加了韃靼尼爾海峽的托管委員會。 技術進步使得點對點的快速旅行、即時通訊成為可能,現代國家的權力,空前突破了地理的限制。

東西地中海之間的自然屏障,從此失去了作用。 英國可以直接統治埃及乃至印度,法國可以直接統治敘利亞乃至越南。如上文所述,所有的強國,乃至美國和日本,都能夠將自己的權力投射至地中海。

那道曾經分離羅馬、囚禁鄂圖曼、阻攔無數君主和將軍的隱形之墻,幾乎不再發揮任何作用。 羅馬帝國為何被迫一分為二,存在許多更為根本、直接、關鍵、深刻的原因。然而從環境方面來看,這恐怕也只是自然強加給古代國家的一種命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