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海南十大名面

2024-09-12圖片

海南 ,又稱為 珠崖、宴做,或是儋耳,又或是瓊台。其它別稱還有崖州、瓊州、瓊崖,以及被譽為「海外」、「南極」、「天涯」的祥廳、「海角」、「南天」和「椰島」等。被譽為「南海明珠」、「天然氧吧」、「長壽島」「中華熱帶明珠」 等,以其迷人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底蘊而聞名於世。著名的亞龍灣、三亞灣、天涯海角等海灘,以及南海觀音、大小洞天等景點,展現了海南豐富的旅遊資源。每年的海南國際旅遊島賽事,更是吸引了全球的關註。

在旅遊矚目的海南,美食文化也是極具特色。也是大家必打卡的一大亮點。海南人也愛吃面,但比起吃面,海南人更愛吃粉,海南的特色粉也是南派面的代表之一,在每個城市都能找到自己獨有的米粉, 比如 文昌抱羅粉、後安湯粉、 陵水酸粉、 儋州米爛 等等,其中不乏出眾者,但要說海南米粉(面)中的扛把子,當數以整個海南省冠名的「 海南粉」。海南旅遊必吃面食,接下來盤點一下海南的十大名面,打卡海南,不容錯過的美味!

海南腌面 ,腌即拌的意思,海南地道的美味小吃,很多人都知道海南粉,但對海南的特色拌面卻了解得不多,海南腌面最早發源於廣東的梅州地區,是傳統客家人的特色小吃,如今在海南的早餐攤上卻很容易吃到特色腌面。

吃腌面也是海口人的一大特色,一份美味可口的海南腌面,更是一份深沈的海口味道。早餐和夜宵的必備小吃之一。雖源自梅州腌面,但是海南腌面與其已經有很大區別。海南的腌面則會在裏面放上多種多樣的配料,調料汁比梅州腌面也更加獨特,且風味更足。

海南腌面現已成為海口不可缺少的代表性美食,在海口的老街,會有很多不同的腌面攤。腌面普遍選用的都是細面條,這種細面條久煮不爛,面條入嘴之後非常順滑,同時又有一定的彈性,所以較一般的面條更好吃。另外配上經過特別烹煮的豬雜、瘦肉、牛腩等配菜,外加蔥花和芝麻,一碗傳統地道的海南腌面就可以享用了。

海南粉 ,廣為人知的海南美食,海南粉有兩種,一種是粗粉放入湯汁中,加入豬肉或牛肉及各種調味料和配菜組成的。另一種是細的米粉主要用於涼拌,吃著口感清爽。

其主要做法是用大米、番茨粉為原料制成米粉,加上老抽、蒜泥、花生油或芝麻油、煮熟的黑豆芽、牛肉絲、炸魷魚絲、油炸花生米、炒芝麻仁末、脆炸面片、碎香菜、竹筍及酸菜等配料,拌制而成。

海南粉多味濃香,柔潤爽滑,刺激食欲,多吃不膩,愛吃辣的朋友,加一點辣椒醬則更起味,吃到最後剩下少量粉時,加進一小碗熱騰騰的海蚌湯摻和著吃,更是滿口噴香,回味無窮。

抱羅粉,又稱靈山粗粉 ,海南文昌特色米粉。因興起於文昌市抱羅鎮而得名,據說自明代起,抱羅粉就已成為抱羅鎮聞名四鄉的美食了。

抱羅粉屬湯粉類,貴在湯好,湯質清幽,鮮美可口又香甜 。抱羅粉的湯較甜,是一種獨特的鮮甜,甜而不膩,甜中帶酸,其味妙不可言。

抱羅粉的粉湯,通常用多種原料熬煮而成,其味較之舊時的粉湯更加鮮美。用這種鮮湯沖調米粉,配上精制牛肉幹,瘦肉絲、粉腸、花生仁、酸筍、酸菜骨、辣椒等配料及佐料,剛看著就會讓你食欲大增。

後安粉 ,萬寧後安的特色名小吃,因源於萬寧的後安,故因地名而命名。

後安粉的湯底制作,簡單來說,是用豬骨、粉腸、大腸、豬內臟等熬制而成,配料有小蝦、海螺等。

後安粉的粉條,則取自當地特產的優質燦米,用手工石磨磨成的米粉,調成粉糊後,用蒸盤蒸燙成白嫩晶瑩的粉皮,即成所用的粉條。

有了湯底和粉條,接著就是主配料的搭配和調味,將粉條撒上蔥花,加上一個土雞蛋,配與豬肚,大腸,小腸等等,再註入滾燙濃香的湯底,一碗千裏飄香的後安粉就制作好了。喜歡吃粉的人,吃後流連忘返,甚至吃了還想吃,一般的食客都會不經意的將湯底完全的「吸收」掉,因為實在是太好吃了。

陵水酸粉 ,以佐料豐富而著稱,食材包括沙蟲幹、魚餅、魷魚絲等,加上獨特的醬湯和醋,味道酸甜可口,誘人食欲。

正宗的陵水酸粉,源自於陵水縣安馬村的一位胡姓男子之手,到了第二代轉到了王氏門下,以海南粉為基礎的配料中添加了沙蟲幹、魚餅、小鹹魚、魷魚絲等海產品。主要特點之一就是酸,而且用來拌粉的調料和醬湯也添加了食醋,配上陵水地區特產的黃燈籠椒,使得成菜之後變得酸辣甜香,與海南粉的風味相去甚遠,隨後慢慢地「陵水酸粉」之名就被周圍人傳開了。

陵水酸粉和其湯料,跟海南粉和抱羅粉相同,但配料中卻加入了當地味道鮮美的沙蟲,以及一種香而酸的特質醬料,這種獨特的組合讓陵水酸粉在海南粉中獨具特色,獨樹一幟,吸引了無數食客前來打卡品嘗。後來海南人在此基礎上還發明了萬寧酸粉、崖城酸粉,不過名氣最大的還是這款陵水酸粉。

伊面湯 ,對於許多海南人來說,早上來一碗伊面湯,就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儀式感,其溫暖的味道,是開始新一天的最好方式。

對於海南本地人來說,他們更傾向於傳統伊面湯的制作方式。將雞蛋打散,和伊面一起煮。這種做法可以追溯到老先年前,老一輩的人們仍然堅持這種煮面方式,他們認為這樣能更好地保持伊面的彈性和雞蛋的嫩滑。一碗普普通通的伊面湯,對於本地人來說,這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對家的思念和對過去的懷念。

相比之下,許多外地人可能並不熟悉這種傳統伊面湯。他們可能會選擇新式伊面湯,比如直接在伊面湯中加入整個雞蛋。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但對於那些初來乍到的外地人來說,這卻是一種全新的味蕾體驗。而且更符合他們日常的飲食習慣。無論是傳統還是新式,海南的伊面湯都是一款比較神奇的美味面食。不僅有豐富的口感和獨特的制作方法,還承載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口味上的互相理解。

儋州米爛 ,海南省儋州市的一種傳統小吃。以其精致的配料和獨特的口感而脫穎而出,如香脆的花生米、嚼勁十足的牛肉幹等。

相傳,長坡鎮有戶人家,主要以經營米爛為生。家中有兩子,父親病危立遺囑。大兒子老實忠厚,吃苦耐勞,所以父親想讓大兒子來繼承米爛館。小兒子狡猾懶惰,愛出風頭,母親則希望把米爛營生交給她自己生的小兒子。

於是父親想出了個辦法,給倆兒子一個月的時間來學習自家的米爛手藝,然後以比賽的方式再由鄉親們來投票,誰的票數多,誰就繼承米爛館。比賽當天,母親知道小兒子必輸無疑,趁大兒子不註意,將米爛掉了包,但鄉親們還是把票都投給人緣好的大兒子。雖然大兒子得了米爛館的經營權,但他沒有把弟弟和後媽趕出家門,更是以禮相待。從此以後,人們每次去吃長坡米爛,都會說「長坡米爛,人心不爛!」。

儋州米爛的制作工藝也是頗為講究。首先將新一季的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然後用漏鬥漏到沸騰的開水裏,變成一條條柔軟雪白的米絲。撈上來放在冷水裏,再撈上來,一層一層疊放在竹籃裏。食用時,配上牛肉絲、幹蝦米、豬肉絲、炒花生米、炸蒜頭油等混撈一起,其味道香美可口。早餐時,儋州人習慣搭配一碗涼米爛和一碗熱骨湯,吃得齒頰留香。

蝦燜蝦面 ,特別好吃的海南老字號美食,也是海南島上一道鮮美可口的面食小吃,以其獨特的烹飪方式和豐富的海鮮配料而備受大眾推崇。

蝦燜蝦面以新鮮的蝦肉和面條為主要原料,配以多種海鮮和蔬菜等輔料,一同燜煮而成。在烹飪過程中,蝦肉的鮮味和湯汁的濃郁相互滲透,使得這款美食鮮美無比。面條吸滿了湯汁的精華,口感爽滑而富有彈性。在海南的各大餐館或海鮮大排檔裏,幾乎都能品嘗到這種地道的蝦燜蝦面。

港門粉 ,堪稱海鮮與米粉的美味交響,海南特色米粉的傑出代表之一,以其清甜鮮美的口感與豐富的配料而廣受食客喜愛。

港門粉選用優質的米粉作為主料,搭配新鮮的海鮮如蝦仁、魚片、海螺等以及多種蔬菜與調料一同烹製而成。

品嘗港門粉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碗色澤清亮的高湯與五彩斑斕的配料。輕輕挑起一筷子米粉送入口中只覺其爽滑細膩、柔韌中有彈性。再夾起一塊海鮮細細咀嚼,只覺其肉質鮮嫩、滋味鮮美。而碗中的高湯更是鮮美無比、回味無窮。

港門粉的制作過程雖然看似簡單,但卻蘊含著豐富的技巧與經驗。首先需選用優質的大米經過浸泡、磨漿、蒸煮等多道工序制成米粉。其次在烹飪過程中,還需根據季節與食客的口味偏好來靈活調整海鮮與配料的種類與比例。最後在高湯的熬制上也需下足功夫,以確保其鮮美可口、營養豐富。

陵水雞屎藤粉條湯、瓊海雞屎藤粑仔 ,海南陵水和瓊海的特色美食之一,口感滑嫩,天然清香。雞屎藤是一種蔓藤類植物,喜歡生長於氣候溫熱、潮濕的灌木叢中,生命力很強。其葉用手揉爛,初聞有一股雞屎味,故名「雞屎藤」。

在海南民間有一個關於雞屎藤的傳說,認為女性在農歷七月初一食用雞屎藤粑仔湯可以補血。當地人在農歷七月初一會有特殊的飲食習俗,即食用「 雞屎藤粑仔 」。制作這種食物時,人們會新鮮采摘雞矢藤葉和大米,將它們搗碎成粉狀,隨後與水混合揉成小粑仔狀。待水煮沸後,放入粑仔、姜絲和椰絲,加入適量的紅糖,即可制成美味的「雞屎藤粑仔」。另外,也可以將粑仔加入椰奶和冰塊,制成清涼的「 椰奶雞屎藤粑仔 」,成為一種滋補食品。

在瓊海,雞屎藤粑仔是夜市的明星。在陵水,雞屎藤粉條湯是夜宵的亮點。夏天,一碗冰鎮椰奶雞屎藤粑仔,既冰爽又香甜;冬天,一碗熱騰騰的雞屎藤粑仔,搭配紅糖姜絲的香氣,能驅散一整天的疲憊!

海南十大名面大家覺得怎樣?海南特色粉(面)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打卡海南,不容錯過的美味!點贊關註不迷路,這裏還有更多不一樣的美味!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