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關街,人間煙火別樣濃!
街口的扁擔釀皮一根扁擔傳三代,已經傳承了近一百年,被稱為「行走的非遺」;
新疆烤饢在下南關安家落戶,原生的原材料配上新疆的特制烤爐烤出了最美西寧味道;
遠道而來的南方粽子沾上西寧的糖汁,成了當地老百姓心中的最愛;
金黃色的炸馬鈴薯片剛剛出鍋,就被搶購一光,青海馬鈴薯坐穩家鄉老味道第一名……
連線「新」與「老」,西寧下南關街演繹出別樣的人間煙火。
每個城市都有一兩條充滿人間煙火味的老街,我市城東區的下南關街就是這樣一條百年老街,不足千米長的街衢裏,匯聚著上百種地方特色風味美食,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最簡單的食材,在這裏散發出最具西寧特點的煙火氣息。
下南關舊時被稱為「南壕」?
一大早,商家們紛紛備足了貨物,靜待顧客選購。攤位上,各色小吃、肉制品、蔬菜、水果等產品擺放整齊,叫賣聲此起彼伏,顧客在攤位前挑選心儀商品。
在這裏,你可以品嘗到地道的地方美食,感受到濃厚的鄉愁情懷;你可以隨著人群漫步舊街舊巷,領略老城區獨特的魅力,好一幅聚攏的人間煙火圖……那麽幾百年前的它是什麽樣子的呢?帶著好奇心,我們采訪了城東區文史專員馬鈁老先生,八十多歲的他生於斯,長於斯,這裏的歷史沒有他不知道的,那麽就聽他娓娓道來吧。
百年老街最初只是一條修築西寧城廂城墻時挖的幾米多深的壕溝,被稱為南城壕,在清朝光緒年間,為了防止外敵入侵,清政府就征調臨近西寧周邊及山區的居民、農民服役修築城墻。當時,西川上五莊河東和河西一帶的村莊統稱為拉科,這一帶生長著適宜編背篼的麻柳,紅柳,於是這些居民農民就用這些麻柳紅柳編成背篼,背著背篼,在皮鞭的驅使下,修築城墻,城墻修好之後,南關城外慢慢形成了居民聚集區,在民國期間,城墻被拆,變成了馬路,而這條壕溝,也隨著時間的沈澱,慢慢發展成為了沿路的商貿集市,開始了商業化。在下南關街裏有幾條小巷道,也被統稱為下南關,因為沒有街名,於是周邊的居民就將這幾條由西向東的小巷道依次稱為「雞兒道道」「大寺道道」「魚兒道道」「花兒道道」「門洞道道」。
西寧有個下南關,那有沒有上南關呢?「肯定有!」馬鈁介紹道,「下南關東起東稍門西至勝利巷,而中南關是從勝利巷到花園南街。上南關指的就是花園街到南門體育場這個區域,從南門體育場到西門這個範圍被統稱為大南關,這中間還有個南關街。」
西寧的文化基因就藏在這條老街裏
聚攏是煙火,攤開是人間。走過高峰,越過低谷,鉛華洗盡……西寧文化的基因也隨著這條老街的火爆被啟用了,從全國各地趕來這裏的人們,不僅品嘗這裏的「美食文化」,同時也在感受著被重拾的「趕集」文化,「地攤」文化、民族文化……「我覺得這些文化可以在這裏有一個新的註解,那就是‘關廂煙火’文化。」馬鈁老先生笑著說道。
邊走邊吃、邊逛邊買……這條老街的火爆並非無跡可尋,其實早有了鋪墊,這也體現在這條老街的細節裏。
走在這條老街裏,除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聽到更多的是這裏的獨樹一幟的叫賣聲:「韭菜、韭菜,老韭菜,茶飯不好了別買來,我賣的韭菜是樂都的,稱上2斤包餃子,包上的餃子香死倆,公公婆婆誇開倆(西寧方言)……」賣韭菜的大哥這樣接地氣,詼諧幽默的叫賣聲立刻引來了一眾顧客。
先嘗後買,吆喝、叫賣聲、叮叮咣咣的操作聲……「土味」文化中還原了生活本來的樣子,現切的釀皮、現舀的甜醅,鮮榨的果汁……主打一個新鮮,現做現賣。以家庭為單位小作坊裏,一家人通力合作,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相融相交,老街開始了新的征程,「口碑文化」在漫延。買饊子要去哪裏?買年糕要去哪裏?誰家的酥合丸做得最地道……口口相傳間完成了文化的交流。
你知道這裏的羊肉為什麽要掛著賣嗎?這裏有什麽說法呢?其實有一點生活經驗的顧客都會知道,羊肉掛起來就為了讓顧客知道,這個肉沒有註水,不怕掛起來滴水。以誠為信的經營之道在這裏被套用得淋漓盡致,短斤缺兩,摻假賣假的商家註定在這裏走不長久,一間間不大的鋪面,濃縮了幾代人的生活,又與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的居民日常的柴米油鹽息息相關。
味道是一個城市文化的符號,什麽最能代表青海味道?什麽是西寧味道?
下南關片區既有老住民也有外來戶,文化是他們之間最好的黏合劑,於是在保留原汁原味基礎上,我們又看到許多新式小吃。
西寧以前沒有粽子,因為這裏不產糯米也不長粽葉,到明朝時,從南方傳來的粽子在這裏「遇上」了西寧美味的料汁,於是即使不到端午,也能讓這裏粽味飄香。
運用青海古有的釀酒工藝制作出了一種甜食——甜醅,不僅好吃還好喝,老少皆宜;清朝時從西安傳過來的點心制作工藝,老技藝在這裏煥發出了新味道,各種各樣的點心讓人垂涎欲滴;來自草原的酸奶、牛羊肉在制作的過程中,又被賦予了新的「靈魂」,或烤或炸……如此種種,相容並包之下,老街味道又別具特色。
「流量」變「留量」,老街用什麽留住客人?
山河遠闊,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好吃不貴,幾乎家家排隊……下南關是真的火了,但是怎麽把這種熱度延續下來呢?我市著名的地方史學者靳育德表示,下南關街其實一直都很火,只是近年來,隨著短視訊的普及,這種火的速度變得更快了!如何讓每個商家都能在這裏將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的呢?在傳承相應文化的同時相關的服務也要快速跟上來。
「我喜歡逛老街,不僅是這裏的美食,還有這裏的人情味,你看,這下南關街裏,有專程來逛街的人,即便他們不買東西,老板們也會熱情地招呼他們嘗一嘗;會看到住在周邊的老人們相約逛街,在一起開心地話家常;會看到攤販與顧客熱情互動,對老主顧都會額外多送一些,會笑著打招呼,會拿出新品試吃,不好吃分文不收;圍在一起的顧客也是有說有笑,分享自己的購買心得……這和平時逛商場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來自上海的李女士向記者描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