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中式美學,庭院「中和之美」

2024-03-06圖片

TING YI

中國人的庭院情結自古就伴隨著我們。當把庭院藝術化,就發現庭院藝術伴隨著一種歷史性、哲學性的深度,當思想真正進入我們的庭院生活,並且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審美活動的不可缺失的一部份,和我們的內心和諧相處,使我們真正感到生命值得度過,並賦予我們平凡的生活。庭院藝術的創造以一種品質、深度、強度和豐富性的時候,庭院藝術才就能彰顯出它神聖的意義來。所以,庭院的精神追求,應該在這個時代追尋和確認自身的靈魂和意義,並體現時代精神。

藝術是創造審美形象的,而非簡單墓仿和復制生活物象。故而,創造審美形象必然包含著對於形式美的追求,否則藝術的內涵就不可能得到深刻的體現,也就不可能有審美形象的出現。當然藝術形式的美也不能遊離於內容,「意」要依靠「象」得到恰當的、充分完善的表現,意象必須高度統一。

意象之「象」,乃是與內容高度統一的形式。為了得到那個真正的「意」,就要超越我們所看到的事物的表象,真正的藝術所要表現的意象,不是現實物體的表象,所以「得意忘象」是審美創造的目標,意象本身的美學內涵就包含著對於日常物象的超越。庭院對於日常物象的超越是徹底的,但不是為超越而超越,其超越表象乃源於揭示本質。

實體空間只有一個,人就活動在「庭院」裏,花木,座椅,魚池,茶台,象被賦予了靈性,物的存在是一種詩性的言說。歷史記憶、文化、精神寄托一股腦兒都在掉落在時鐘裏,永遠地定格在了。

女主人懶懶的隨意一放的茶杯,充滿茶香的慵懶生活情調便靈動了起來……這不正是與宋式美學的表現形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麽?這不正是突破有限的審美創造麽?真正的藝不是去陳述世界的表象,而是超越世界之表象,揭示其隱藏的生命的質。

妙造自然的意象,並非可以在技術層面加以模仿和套用,所謂「一園一格」的藝術境界就在於此。許多作品用的形式也很新穎,但是不能打動人心,原因就在於只拿捏了「技」,而未曾觸摸及道」,是招數的展覽和堆砌,稱不上真正的意象,也並非真正的藝術庭院,我以為有宇宙觀、人生觀和審美觀的圓融通達才能得以圓滿。

沒有「執著心」的較勁兒,沒有任何「主義」的困惑,不尋找派別的歸屬,無宗無派、自由自在、感受自然和創造的快樂,體悟生命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藝術妙境也就隨之面來了。所以庭院的審美意象,是一種禪心妙,在時空的畫卷裏俯仰自得,收放自如,揮酒自由的妙造之筆。

「中和之美」的風格呈現,「中和之美」是儒家哲學理論上的中庸之道在美學思想中的體現,「中和之美」和「溫柔敦厚」「含蓄蘊藉」一樣,也是儒家美學中重要的美感形態。「中」的本質是儒家的中庸之道,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哲學思想,「中和之美」意指在藝術創作中避免走極端和片面性,從而達到【左傳】所描述的「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的境界,把具有對立傾向的方面處理得恰如其分,把握適度,既不超越,又無不及,使它們趨於完美、和諧。

中國傳統審美形態中的精致和優雅,非但自己的聲情不能「過」,而且也不能使體驗者產生在喜、怒、哀、樂任何一種情緒上的「過」,所謂「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美感體驗就在於此。情感被安放在相對和諧的形式中,基本不脫離「樂從和」的基本要求。對不偏不倚於對立概念的「中和」的把握,就是對儒家獨特的中正與和美感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