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1933年青海循化縣:90年前積石鎮城外的草灘壩村

2024-01-25圖片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地處青海省東部黃河谷地,隸屬青海省海東市。

本組圖片由美國人卡特·霍爾頓牧師拍攝於1933年,真實記錄了當年積石鎮外草灘壩村的原始影像,讓我們可以一睹當年撒拉族人的居住環境和他們的日常生活。

俯瞰積石鎮

積石鎮是循化縣縣府所在地,它是一座建於清雍正時期的小城,坐落於黃河邊的山谷中。這張照片是從山上一座建築的窗戶裏拍攝的,可見當時的城墻非常完整,草灘壩村就位於城墻之外。

拍攝者

這是本組照片的拍攝者卡特·霍爾頓牧師,中文名海映光。上世紀三十年代,他在積石鎮外的草灘壩住了很長時間,並留下了大量珍貴的照片。圖為穿著藏裝,帶著照相機的海映光在草灘壩村。

圍墻

草灘壩是一座撒拉族人聚居的村落,位於積石鎮西門外,距離城墻很近。圖為草灘壩村的民居土圍墻,由數個板塊構成,墻體上開有圓形的孔洞,既可以通風,又可以防止大風對墻體的毀壞。

住所

海映光不止一次來到循化,他沒有選擇住在積石鎮城內,而是租住在草灘壩村。這是他1933年剛到草灘壩村拍攝的,圖中的房子就是他租住地,房東是一個叫馬瓦的撒拉族人。初來乍到,他的行李堆放在門口還沒有卸下,便迫不及待地拍攝下這張照片。

兩個女兒

海映光先生的兩個女兒,都穿著中式服裝。大女兒露絲懷裏抱著一只猴子。據海映光介紹,在當時,富裕家庭通常養一只猴子當做孩子的寵物。

當地孩子

這是兩名草灘壩村的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男孩戴著棉帽,女兒戴著棉抹額,這些服飾顯然是受到漢族服飾的影響。在女孩子的抹額上,鑲嵌著一枚銀幣作為裝飾。

門前

從這張照片才發現原來女孩子個子很高,同樣因受漢族習俗影響裹了小腳。海映光沒有解釋她為什麽會跪著 。坐在門檻上的是海映光的大女兒露絲,小男孩則袖著手看著眼前發生的事情。

幼兒

站在陽光下的一名撒拉族幼兒,手裏抱著小石子作為玩具。臉蛋胖乎乎的,怯生生地看著鏡頭。頭上所戴的帽子好像西方的睡帽,非常有特色。

黃河

草灘壩村附近的黃河,岸邊堆放著原木,海映光的夫人蘿拉·霍爾頓和她的孩子們坐在原木上看黃河風景,遠處的河邊是幾座水磨坊。

水磨坊

兩座水磨坊都建在木船上,是一個叫王福成的撒拉族人的資產。福臣非常富有,他在草灘壩村和積石鎮上都擁有許多房地產 。這說明當時撒拉族人不止住在城外,已經有一些撒拉族人遷入城內了。

取水

來黃河邊上取水的小男孩,手裏牽著驢韁繩,站在河邊的碎石間。毛驢背上除了馱著很大的木桶外,還有一只小木桶,是他來回從河裏汲水裝入大木桶的工具。

女孩子

三個草灘壩村的撒拉族女孩背著木桶走在前往黃河取水的途中。水桶很大,裝滿水要有幾十斤重,女孩子就是用嬌小的身體背著大水桶徒步來往其間。這項工作非常辛苦,但對於勤勞的撒拉族女孩來說,這只是她們日常生活的一小部份。

新娘和伴娘

草灘壩村正在舉行一場婚禮,這是美麗的新娘和伴娘的合影。兩人都穿著盛裝,身上佩戴著銀質的裝飾,上面鑲嵌著繁復的花紋。撒拉族女子非常擅長刺繡,新娘身上帶有精美刺繡的衣服就是她自己做的。

清真寺

草灘壩的清真寺。從圖中可以看到清真寺的禮拜大殿和大殿附近的叫拜樓。所有建築都有鮮明的東方特色。 清真寺的圍墻之外,是一些圓拱形的墳墓,當地民眾依照阿拉伯語音譯,稱之為「拱北」。

叫拜樓

叫拜樓又叫宣禮塔,是清真寺內常有的建築,主要用途是召喚信眾前來禮拜。草灘壩的叫拜樓為尖塔形狀,共三層,飛檐高翹,非常壯觀。

祈禱

一名裹著頭巾的當地男子正在墳墓前祈禱,這是一座傳統的中式墳墓,上面壓著防風用的磚頭。在男子的背後,是連綿的群山和成排的防風林。

耕作

一對草灘壩夫婦正在土地裏耕作,男人趕著牛,手扶犁把正在犁地,妻子則挎著竹筐,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播種,一幅生動的撒拉族人勞動的場景畫。

羊群

撒拉族先民自元代由撒馬爾罕遷入中國境內,並在首先循化定居。在漫長的歷史行程中,他們與周圍的藏、回、漢、蒙古等族和睦相處、雜居融合 ,逐步形成一個穩定的民族共同體——撒拉族。圖為草灘壩村附近的羊群。

老樹

草灘壩村附近路邊的兩株老樹,不知有了多少年樹齡,枝幹粗壯,已經被精心地修剪過。粗獷的樹形和周圍土墻、房子和山脈相互呼應,形成了一道獨特的西部風景。

更多循化老照片,請觀看【美國牧師海映光西北攝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