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太罕見——100多年前宜賓是這樣子!水東門真古典,半邊寺好漂亮

2024-10-30圖片

【資治通鑒】記載:公元前182年, 漢惠帝劉盈為西進巴蜀,命人在今宜賓三江口附近,修築僰道城,由此開啟了 宜賓 2200多年建城史 。這裏靠山臨江,雄據地勢,三江合流,群山拱衛,被譽為「萬裏長江第一城!」

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宜賓成為扼通西南的要沖, 南宋八大茶馬互市,宜賓獨占其二、明清時期的「六渡八幫」。 這些成就,無不彰顯著宜賓深厚的歷史文化。

那麽,100年前的宜賓是什樣?讓我們透過外國人拍攝的照片,領略「千年酒都」的魅力吧!

△1906年俯瞰宜賓城

那時的宜賓,城市規模比現代要小很多,四周還是川南田園風光,綠色的梯田和山丘環繞四周,一片錯落有致的老式民居,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古老的城墻清晰可見。

△1906年,站在武安門上俯瞰北街

武安門是宜城的北大門,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李文忠奉命重新督造宜賓城,經過3年努力,修造起了一道周長3600公尺、高7公尺、厚3公尺的城墻,開有6道城門

即:文星門、合江門、七星門、建南門、武安門和麗陽門。其中,武安門位於北大街二院附近。

△1910年的文星門

街道兩側店鋪林立,很是熱鬧。文星門大概位置在文星街與仁和街的交匯口東

△1910年的北水門

穿過石橋可達真武山,石橋下的渡口則是通往閩江

△1910年的東皇宮

1910年俯瞰閩江兩岸青山隱隱,江水浩浩蕩蕩,令人心曠神怡

閩江上的渡口,停滿了古老的篷子船

1913年,金沙江銅關碼頭,如今這裏成為了濱江濕地公園,留下了「潼關碼頭」的地名

1915年,銅關碼頭近景

由於從昭通運過來的銅,要在這裏停靠、轉運,該碼頭因此得名銅關。

△1915年,高場對面的丹山碧水,時隔百年,幾乎沒有變化

真武山麓的半邊寺

始建於明代,可惜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消失,如今的位置在岷江鐵路大橋南端,真武山隧道入口右側

1916年,遠看半邊寺

湘軍大軍鮑超遊覽半邊寺後,曾留下一幅對聯:

鎖江石,石鎖江,鎖龍鎖鳳鎖大江;

半邊寺,寺半邊,半巖半坎半中間

1916年的宜賓夾鏡樓

1966年拆除,改建為航運公司大樓。2021年完成復建,新的夾鏡樓飛檐鬥拱,造型宏大,更為漂亮壯觀!

1916年,宜賓郊外的一座牌樓,具體拍攝地點不明

宜賓石城山的山崖的巖葬墓

△墓巖葬的近景

△1918年,宜賓郊外的一座煤礦,姐弟二人身背煤石,她們的力氣真是不小

1918年,金沙江畔的一群淘金者

1918年,宜賓城內的一次廟會,戲台前,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1918年,險峻的茶馬古道

宜賓是茶的故鄉。具有3000多年的制茶史,也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節點。販茶商隊一般先順岷江水道經眉山、樂山、犍為等沿江集鎮,到達宜賓(古稱僰道)。然後,從宜賓棄舟上岸,經陸路沿五尺道進入滇黔。

兩名背夫正在五尺道上休息

五尺道,是在古僰道基礎上開鑿的鹽茶通道,因寬度只有五尺而得名。宜賓就是五尺道的起點

△1918年,宜賓郊外的一座小鎮,具體拍攝地點不明

△1920年,宜賓城內的的屠宰場,註意看,地上都是黑色的本地土豬,現在已經幾乎絕跡。

1930年的水東門

古老的青石板路通向城內,一名挑夫拾階而上,它當時的名字是麗陽門,如今的名字是水東門,是當地著名的觀景平台

1935年,中山公園的鐘鼓樓

這座鐘鼓樓,是1927年「寶圓通"百貨公司捐款修建的。是當時宜賓的最高建築,至今仍保存完好。

如今的鐘鼓樓

1936年,宜賓城內的一群小朋友,好奇的望向鏡頭,如果他們現在還在,也都是九十多歲的老人了……

以上這些照片,讓我們看到了百年前宜昌賓。古老的街巷錯落有致,磚木結構的房屋散發著歲月的痕跡。

如今的宜賓,已經是一座充滿現代氣息的都市。在這裏,人們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快速發展,也享受著生活的寧靜與美好。這座千年古城,正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