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看到高鐵上驚人一幕,我終於明白:為什麽現在的孩子,容易崩潰?

2024-10-20圖片

前段時間,坐高鐵來上海,聽鄰座大哥跟王總、張總、鄭總談了一個鐘頭的生意後,前排傳來了一個小男孩的聲音。

他說:「我想吃××脆!」

我沒聽清楚,應該說的是一種零食的名字。男孩七八歲的樣子,半戴著耳機打遊戲,他的奶奶或是姥姥坐在旁邊。

老人直接拒絕:「那玩意兒有啥好吃的?還不如吃桃子!」

她從包裏掏出一個塑膠袋,塑膠袋裏裝了兩個桃,拿了一個遞給男孩。

「我不愛吃帶毛的桃子,和你說多少遍了!」

「都給你洗幹凈了!拿刷子刷的,沒毛!你看看,哪有毛?」

老人把桃子塞給男孩,男孩躲開沒接。

「拿著!別讓我當這麽多人的面罵你!」

「我不愛吃桃!」

「這個桃好吃,甜的,你嘗嘗!」

「我不吃!」

「不吃你早說啊!我都給你帶來了,給你背了一路,死沈死沈的,這孩子一點都不懂事!」

來源:視覺中國

男孩不說話了……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貼文,標題叫:「女兒的反應為什麽那麽激烈?」

發帖的是一位媽媽,她的女兒高三,生病在家休息。

中午商量要吃什麽,女兒說已經吃膩了外面的飯菜,讓她做飯吃。

沈默了一下,女兒又說餓得等不及了,不如吃泡面,用開水泡就行。

帖主說:「行,我給你泡。」

但說完後,她又想了下,覺得煮的更健康,還可以加雞蛋,於是給女兒煮了一袋面。

面剛熟,女兒過來一看是煮的,就崩潰了,問她為什麽又是煮的。

帖主告訴女兒:「煮的更快,不就是一碗面嗎?」

沒想到回應她的是女兒涕淚橫流的吼聲:

「這怎麽會是一碗面的問題?這只是煮的和泡的、時間長短的問題嗎?

昨天你問我吃什麽,我給你發了肥牛飯的做法,我說按著那個做就行,你就是不聽,你非要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不好吃!它就是不好吃!甚至我問你是用的肥牛還是肥羊,你也不說。

你總是什麽事情都按照你的想法來,那件事之後,我才知道你‘騙’了我。這是一件小事嗎?是小事嗎?」

帖主最後提問:

「她哭了很久。最近女兒總是因為各種小事莫名地發脾氣,她的心理是什麽?」

這個貼文有7000多個回答,其中兩個高贊回答簡直是我的互聯網嘴替:

「題主真的不理解自己的女兒嗎?她不是為了一袋泡面發脾氣,她是為了以前、以後許許多多的‘泡面’在抗爭。」

「你不聽她的,你問她幹什麽呢?」

當時刷到這個貼文,我還覺得有一點兒故事演繹在裏面,感覺像是編出來的情節。但現在看來,即便是編的,創作靈感也是源於生活。

「還不都是為了你好」,這種自我感動式的付出太常見了。

來源:視覺中國

很多人這一輩子無非追求三件事:我被看見,我有價值,我很重要。

最基本的訴求恐怕就是「我被看見」。

什麽叫「被看見」?

我的需求被在乎,我的聲音被聽到,我的想法被尊重。

你既然問了我的想法,就應該認真對待,如果你有別的想法,可以再跟我商量,而不是直接自作主張,把我當小透明。

當父母的都覺得,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為了孩子好。但這份「好」,通常只是源於父母自身的經驗和判斷,很有可能忽視了孩子真正的訴求。

一個小學生,連吃不吃桃子都決定不了,一個生病的高中生,連泡麵是煮還是泡都做不了主,你覺得他們真的「好」得了嗎?

就像你來山東旅遊,讓我帶你去淄博吃燒烤,我說好。然後我又想了想,把你拉去了山東美術館看畫展。

因為我覺得燒烤不健康,看展可以讓你接受下藝術熏陶,都是為了你好。

你會真心感謝我嗎?

再打個比方。

你給客戶訂貨,客戶要一萬個A型號零件,你說好。

然後你又想了想,覺得B型號的價效比更高,花一樣的錢還能多訂一些,於是你自作主張訂了一萬兩千個B零件。

你猜客戶會稱贊你人美心善,還是讓你帶著你的B零件法院見?

所以,孩子的崩潰,真的很難理解嗎?

來源:視覺中國

「我還不都是為了你好」,預設了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我的經驗高於你的經驗,我的決定比你的決定更聰明;你不知道什麽叫「好」,所以必須由我來告訴你。

小到每天的飲食選擇,大到人生重大抉擇,如果成年人包管一切,傲慢地站在高處俯視孩子,替孩子做決定,暗示孩子的無能,那他們還有可能「好」嗎?

我們經常分不清「愛」和「控制」的邊界。

給你把面煮了,還能加個蛋,是為了你吃得更健康;給你帶桃子,是怕你路上餓,為了你身體好。

但你有沒有想過,他的人生,缺的真是那個桃子、那個雞蛋嗎?

不是的。

他們缺的是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和自主權。

我們的目標是養出內心富足,對未來有打算、有自信的人。

我們不可能一邊事無巨細地決定他的人生,一邊又讓他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為什麽孩子的情緒不穩定,容易崩潰?

因為生活無法被自己掌控。

來源:視覺中國

他們不得不接住學校的所有壓力,來自同學、老師、父母、分數,他們長期處在一種沒有自主權的「無力感」中。

這是整體環境決定的,我們也許無法改變。但我們至少可以改變家庭的小環境,在一些事情上,盡量給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

決定吃什麽、吃多吃少,決定空閑時間幹什麽,甚至是決定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姿勢。

這是一個人對自己生活的「最小掌控單位」,也是家庭能給孩子做的「兜底」之一。

不能要求全世界都看見我,但如果連家庭都看不見我,那會是很孤獨的。

在很多人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習慣了替他們做決定,越過他們的想法,做「為了你好」的事。

其實也不用怪父母,因為他們也是這樣長大的。

一個人無法給予自己從未有過的東西,但可以做的是自我覺察。

覺察到這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一種「自戀型控制」。

人活得如果沒有自我覺察,就會覺得全世界都欠他的,進而糾結於「我為你付出了那麽多……」

如此,只感動了自己,卻推遠了孩子。

共勉!

作者:黛西,旅居德國16年的高知媽媽,畢業於慕尼黑工大金融系本碩,公眾號「天賦一餅」創始人,童書策劃人,閱讀推廣人。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天賦一餅(ID:tf1bing),焦慮時代的一股清流,育兒界的「人間清醒」,分享德國教育理念,社交情商培養,給孩子帶來精神食糧,為父母點亮一道光。二次轉載請聯系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