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看了蘇軾被貶路線圖,我才明白何為無常、何為豁達、何為慈悲

2024-08-30圖片

在蘇軾生命終結前的雙月之際,他凝視著摯友李公麟為其精心繪制的肖像,以凝練之筆勾勒出一生的自我省思:

「心已若燼余之木,身猶似無根漂泊之舟。試問此生所成,唯黃州、惠州、儋州三地銘印深刻。」

其仕途生涯跨越四十年,其中竟有三十三年是在貶謫的旅途中輾轉,足跡遍布北宋廣袤疆域,仿佛一幅流動的歷史畫卷。世人戲言,蘇軾之生涯,非貶即貶途,然正是這命運多舛,鑄就了其非凡的精神境界。

01人生得意仕途失意 / subtitle小 標題

回溯往昔,蘇軾二十一歲便金榜題名,四年後再度於制科考試中脫穎而出,一時風頭無兩,成為政界矚目的新星。主考官的青睞、仁宗皇帝的厚望,皆預示著他仕途的輝煌前景。近十年間,他仕途順暢,被寄予成為大宋棟梁之才的厚望。 步入不惑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烏台詩案」卻將他打入谷底,貶至黃州,仕途之路戛然中斷,昔日友人亦紛紛疏遠。 人生如戲,風雨難測,轉角之處,未知的挑戰隨時可能降臨。蘇軾在黃州沙湖道中偶遇暴雨,卻以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之句,展現了超然物外的心境,揭示了得失成敗皆過眼雲煙的哲理。

無常,乃人生之常態,無論你我是否願意接受,它始終如影隨形。正如作家周國平在痛失愛女後,以寓言【落難的王子】寓言人生:

一位曾對悲劇故事敏感多愁的王子,最終自己也經歷了國破家亡、淪為奴隸的悲慘命運。

盡管身心俱損,淪為乞丐,他卻依然堅韌不拔,活出了生命的尊嚴。這啟示我們,智者面對命運的打擊,總能以平胡之心接納,於無常中尋得生命的真諦。遭遇裁員,不妨視為自我提升的契機;身患重病,或可視為生命之愛的深刻提醒。每一次跌倒,都是重生的序章,只要心懷希望,便能再次揚帆起航。維護良好的身體健康是履行家庭責任的基礎。面對親人的離世,理智地接納現實,並以更加積極的生活態度,將往昔共度的歡樂時光化作前行的動力,是成熟與堅韌的體現。世間萬物,聚散離合,成功與挫敗,皆遵循自然規律之軌跡。因此,專註於當下,珍視眼前所遇之人,以平胡之心靜待時光流轉,自然能見證生命之樹開花結果,收獲豐盈。林語堂先生對蘇軾的贊譽,深刻揭示了其人格魅力之所在: 非但未讓外界困境吞噬心靈,反而在逆境中綻放光芒,以內在的力量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即便生活賦予他無盡的挫折與挑戰,蘇軾依舊保持真我,不改其誌。這不僅是個人品質的彰顯,更是「低谷哲學」的生動實踐。當蘇軾年近花甲,再遭貶謫至惠州,他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從容與豁達。他贊嘆惠州的自然風光,與北方蕭瑟之景形成鮮明對比,此地春意盎然,生機勃勃。他感受到當地居民的淳樸與熱情,短時間內便融入了這片土地,成為「雞犬識東坡」的佳話。

02苦中作樂悠然自得 / subtitle小 標題

面對經濟上的拮據,蘇軾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親自動手,開墾荒地,自給自足。他身著簡樸,親力親為,從除草灌溉到播種收獲,無一不精。 食物匱乏時,他巧手烹製羊脊骨,化腐朽為神奇;無酒可飲,便自釀果酒,自得其樂,盡顯生活藝術家之風範。 他以「脫鉤之魚」自喻,擺脫了世俗名利的束縛,即便江湖險惡,亦能自在遨遊。快樂賦予人青春活力,痛苦則促使人成長成熟。而蘇軾的豁達,則是在歷經世事滄桑後,獲得的一種新生體驗。

他教會我們,世間本無絕對的不平,唯有心態的不平。當我們能夠以超然物外的態度,淡看名利得失,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能找到內心的安寧與滿足。同樣,劉禹錫在「永貞革新」失敗後,歷經多次貶謫,面對親人離散、朋友遇難、自身前途未蔔的困境,他依然保持樂觀。即便在簡陋的茅屋中,也能發現生活的美好,以 「粗茶淡飯有真味,明窗凈幾是安居」 的心態,享受每一刻的寧靜與滿足。這種隨遇而安、樂觀向上的精神,正是對 「低谷哲學」 的深刻詮釋。他非但未消沈,反而在門前立石,揮毫撰寫【陋室銘】,彰顯其超然物外的心境。生活,誠然是一場漫長的磨礪,而熱愛生活者,總能在逆境中尋得反彈之力,將命運的苦澀咀嚼為成長的甘霖。快樂之源,不在於逃離苦楚,而在於勇於接納並轉化之,使之成為生命旅程中的寶貴滋養。即便現實荊棘滿布,只要心懷美好,於挫敗中尋覓光亮,未來之路,便無不可逾越之山,無不可跨越之坎。豁達之人,終將超越不幸,將其化為成長的階梯。

03風中殘燭不改誌向 / subtitle小 標題

蘇軾晚年,其生命最後的華章在儋州緩緩鋪展,三年多的時光,他飽受病痛折磨,身形日漸消瘦,臥床之日遠多於康健之時。他似那即將燃盡的燭火,卻仍奮力照亮周遭。在這片蠻荒之地,蘇軾不僅傳授水利、農耕之技,更將教育視為改變命運的鑰匙。他拖著病體,於草廬之中抄錄典籍,創辦學校,親自執教,為當地學子點亮知識的燈塔。數載之後,儋州迎來了首位進士的誕生,蘇軾以一己之力,在這片土地上播撒了文化的種子,讓文明的曙光穿透了蠻荒的陰霾。真正的慈悲,體現在逆境之中仍不忘伸出援手,即便自己身處困頓,亦能心系他人疾苦。杜甫晚年,棲身於風雨飄搖的茅屋之中,生活困頓至極,幼子因饑餓夭折,而他仍不忘以微薄之力,培育草藥,救濟城中貧病之人。他發出振聾發聵的呼喊:

「若天下皆得安居,吾獨受凍餓,亦心滿意足!」

這份慈悲,超越了個人境遇的局限,是人性光輝在逆境中的璀璨綻放。即便世界喧囂,人心浮動,他依然堅守著人性的底線,追求著善良與悲憫的極致,成為時代洪流中一股不可磨滅的暖流。

在【蘇東坡傳】的收筆之處,林語堂先生深刻鐫刻道:

「蘇東坡雖已遠去,其名僅余記憶之痕,然其饋贈予世人的,乃是心靈深處不滅的歡愉與思想之光的永恒愉悅,此等遺產,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他的一生,半世浮沈,成為了一則生動教誨: 即便置身逆境,幸福亦非遙不可及之境。 追求幸福之道,首要在於洞悉世間萬物之瞬息萬變,接納並順應一切自然發生,此乃勘破無常之真諦。欲達幸福彼岸,心態之轉變尤為關鍵,心懷寬廣則瑣事自微,視野開闊則煩惱難侵。再者,幸福亦蘊含於善行之中,以慈悲之心修補世間之裂痕,實則也是在細膩地編織自己生命的華章,每一份善意都是對自我靈魂的溫柔縫補。林語堂先生透過蘇東坡的生平,向我們展示了幸福的多維路徑:

在變幻莫測中尋得內心的寧靜,在廣闊心田中播種樂觀,在善行善舉中收獲生命的豐盈。

這些,都是通往幸福不可或缺的鑰匙。

----------------------------------------------------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