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探秘人民海軍博物館:中國首艘核潛艇!

2024-03-05圖片

講述國防故事,感受世界風雲,分享軍事科技,謝謝關註!

眾所周知,人民海軍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 已實作了從仿制到自研,從落後到強大的全面發展

而想要了解人民海軍一路走來的艱辛發展歷程,最好的方法就是來到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 透過館中的珍貴藏品來仔細品味。

探秘海軍博物館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是唯一一座反映人民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作為人民海軍建設發展歷史成就的文化基地,收藏了大量的能夠展示人民海軍發展的重要裝備。

這些標誌性的裝備, 有的是實作了從0到1的突破,有的是見證了人民海軍革命事業的發展。

1989年10月,海軍博物館正式向社會開放

2021年6月,海軍博物館完成改建擴建,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對外開放。

海軍博物館 分為室內、海上、陸上三大展區, 其中陸上裝備展區占地面積13000余平方米,而建有三座碼頭,六個泊位的海上艦艇展區面積4萬余平方米。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

在海上展區最北側的泊位上,靜靜地躺著一艘核潛艇,它就是中國第一型核潛艇長征一號。

長征一號核潛艇是中國自行建造的091型核潛艇首艇, 於1970年12月26日下水。

1974年8月1日,中央軍委釋出命令,將其命名為「長征一號」,意寓萬裏長征第一步,正式編入海軍戰鬥序列。

該艇長90公尺,寬10公尺,排水量約5000噸,采用單軸螺旋槳,水上航速可達12節水, 水下航速可達25節,下潛可達300公尺。

它配備了6具533公釐魚雷發射管,並配有24枚魚雷,擁有不錯的打擊能力。

長征一號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水滴型艦體 ,這種外形的艦體在水中的阻力更小,因此速度更快。

早在二戰期間,潛艇便已在戰爭中嶄露頭角,但當時的潛艇,采用的是柴油機來提供動力,這導致了潛艇需要經常回基地進行補給。

這種不便一直困擾著潛艇人,人們希望改變這一局面。

二戰之後,德國人在潛艇上首先 安裝了核子反應爐 ,透過鈾的分解產生核分裂,從而產生大量熱能,將水變成蒸汽,蒸汽透過渦輪機使葉片高速旋轉,用來驅動潛艇的螺旋槳。

這種方法很好地解決了潛艇續航的痛點,但是, 缺點就是核子反應爐非常龐大,這壓縮了潛艇內部的空間,同時也客觀上要求潛艇必須造的非常大。

另外,將核子反應爐放入潛艇的技術也很困難,因此本就不夠寬敞的潛艇內部空間,容納了核子反應爐後變得更加局促。

潛艇的研制要考慮內部空間,還要考慮艇體外殼, 潛艇外殼需具備極強的耐壓性 ,以便能在水下抗住巨大的水壓。

一般而言,潛艇外殼的設計有兩種,一種為 單殼體設計 ,即直接讓耐壓殼體與海水接觸。

另一種為 雙殼體設計 ,即在耐壓殼體外再設計一層外殼,使兩層外殼之間留出一定的空間。

兩種設計各有利弊,從空間上來說,單殼體更優,但會導致其耐壓外殼需要具備更高的承壓能力。

而雙殼體設計中的內層耐壓殼體則不需要與海水直接接觸,在上下潛時,兩層殼體之間,可以灌滿海水, 起到提供更大浮力和平衡壓力的作用。

長征一號采用的是雙殼體設計,這也進一步壓縮了其內部空間,在設計之初,研制團隊無圖紙、無資料,更沒有外國專家指點迷津,其難度可想而知。

但在以彭仕祿,黃旭華為首的研發團隊的不懈努力下, 長征一號終於誕生了,從此中國突破了核潛艇的技術壁壘。

2021年4月23日,長征18號與其它兩款裝備一同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接入列,而這一天,正是人民海軍成立72周年的紀念日。

在幾十年的開發中,中國的核潛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從長征1號到長征18號,這是中國潛艇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最好見證。

當年,長征一號的誕生,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如今,長征一號已功成身退,靜靜的躺在海軍博物館的海面上,迎接著一批又一批的參觀者,來見證著人民海軍走向強大的光輝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