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張藝謀:「一代國師」跌落神壇,晚節不保,文藝人設竟然都是偽裝

2024-10-20圖片

文:豆萊說

編輯:豆萊說

張藝謀,一個頂著「國師」光環,卻被指明「晚節不保」,卻依然活躍在商業浪潮中的老人。

他究竟是才華耗盡,還是另有隱情?

或許,從一開始,他就活在了一種「擰巴」的狀態裏,藝術追求與服務意識的拉扯,貫穿了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也預示了他今日的結局。

他,為誰拍電影?

80年代,中國電影迎來「第五代導演」的浪潮,張藝謀的名字, 也隨著【紅高粱】的熱映,走進了大眾視野。

這部電影,為他贏得了西方的認可,也為他貼上了「打造中國印象」的標簽。

然而,這種「印象」,卻並非來自真實的歷史和文化,而是西方人臆想中的「東方奇觀」。

張藝謀深諳其道,他用濃烈的色彩、奇特的民俗、以及充滿感官刺激的畫面,構建出一個神秘、原始、卻又充滿異域風情的中國。

【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一部部充斥著「畸戀」主題的電影,更是將這種「西方想象」推向了極致。

【大紅燈籠高高掛】

他似乎在刻意迎合著某種「獵奇」的心理,將中國文化中最隱秘、最禁忌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有人說,這是他的「聰明」之處,他懂得如何利用西方的「刻板印象」,來為自己贏得名利。

也有人說,這是他的「悲哀」之處,他為了獲得認可,不惜將自己的文化,扭曲成別人想要的樣子。

【菊豆】劇照

但無論如何,張藝謀,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炙手可熱的導演之一。

他站在了浪尖上,享受著鮮花和掌聲,卻也漸漸迷失了方向。

【活著】的掙紮

一部【活著】,讓張藝謀的名字,再次與「靈魂」二字聯系在一起。

這部改編自余華同名小說的電影,講述了在時代洪流中,一個小人物的命運沈浮。

【活著】劇照

不同於以往的「視覺盛宴」,【活著】更像是一次對歷史、對人性的深刻反思。

它沒有華麗的畫面,沒有奇情的故事,有的只是平凡生活中的苦難與堅韌。

這部電影,為張藝謀贏得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甚至被譽為是他「最觸及靈魂的作品」。

然而,它卻在國內遭遇了禁映的命運。原因很簡單,它太真實,太殘酷,也太過沈重,與當時的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

【活著】的遭遇,或許是張藝謀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他開始意識到,在「藝術追求」和「現實困境」之間,他必須做出選擇。

一邊是「陽春白雪」的藝術理想,一邊是「下裏巴人」的市場需求,他要如何平衡?

當電影變成生意,他還剩下什麽?

【活著】事件之後,張藝謀似乎找到了答案:既然無法改變規則,那就順應規則。

於是,他開始嘗試更加商業化的電影型別,順應環境的洪流。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是他對「畸戀」主題的又一次嘗試,但這一次,他加入了更多商業元素,試圖在藝術和市場之間找到平衡。

然而,這部電影最終票房平平,口碑也遠不如前作。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後來一部【我的父親母親】,讓張藝謀再次回歸「主旋律」題材。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農村教師的愛情故事,充滿了溫情和感動,也符合官方的宣傳口徑。

隨後的【一個都不能少】、【幸福時光】,都延續了這種「主旋律」風格,並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一個都不能少】

張藝謀似乎找到了「成功」的公式:用「主旋律」包裝商業片,既能獲得官方認可,又能贏得市場票房。

接著一部【英雄】,將張藝謀的「商業化轉型」推向了頂峰。

這部斥巨資打造的武俠大片,擁有豪華的演員陣容、精美的畫面制作、以及宏大的歷史背景。

然而,這部電影卻因為「美化秦始皇」、「歪曲歷史」等問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有人批評它「缺乏歷史觀」,有人指責它「歌功頌德」。

但無論如何,【英雄】的票房大獲成功,也讓張藝謀坐穩了「國師」的寶座。他成為了中國最具商業價值的導演之一,也成為了官方大型活動的「禦用導演」。

然而,伴隨著「成功」而來的,卻是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批評。有人說,他早已失去了「藝術家的靈魂」,變成了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

也有人說,他為了迎合權力,不惜扭曲歷史、顛倒黑白。

面對這些質疑,張藝謀從未正面回應過。他只是默默地拍著他的電影,做著他的「國師」。

參考資料:錢江晚報——【張藝謀訪談錄】出版:這個時代讓我拿【英雄】起了個頭

或許,他已經習慣了這種「身不由己」的生活。

在服務意識和藝術追求之間,他早已放棄了掙紮,選擇了一種妥協的方式,來繼續他的「導演生涯」。

他,還有選擇嗎?

2008年,北京奧運會,這場舉世矚目的盛典,將張藝謀推上了他職業生涯的巔峰,萬眾矚目的高點。

「印象系列」的成功,已經證明了張藝謀在大型活動策劃上的能力,而奧運會開幕式,則給了他一個更大的舞台,去展現他的「宏大敘事」。

然而,這一次,他面對的「甲方」,不再是某個電影公司,也不是某個政府部門,而是整個國家,乃至全世界。

他要如何才能滿足所有人的期待?他要如何才能在「國家意誌」和「藝術表達」之間找到平衡點?

紀錄片【張藝謀的2008】記錄了開幕式背後的創作過程,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張藝謀。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北京奧運會的中式浪漫,來看張藝謀怎麽說

他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為了一個幾秒鐘的鏡頭,可以反復修改,精益求精。

他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來自領導的指示,來自專家的意見,來自公眾的期待,讓他常常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

他不再執著於個人的藝術表達,而是將自己完全融入到「服務者」的角色中,盡力去滿足「甲方」的需求。

最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全世界的贊譽。

然而,對於張藝謀來說,這更像是一場「慘勝」。

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卻也犧牲了自己的藝術追求;他獲得了至高的榮譽,卻也背負了沈重的負擔。

奧運會之後,張藝謀依然活躍在電影圈,但他似乎已經失去了創作的激情。

他拍商業片,也拍文藝片,但都反響平平,再難現昔日輝煌。

【金陵十三釵】、【歸來】、【長城】等等電影相繼出世,但是票房卻不盡人意。

有人說,他已經江郎才盡,靈感枯竭;也有人說,他已經心灰意冷,不再追求藝術的純粹。

但或許,他只是累了,倦了,他想要停下來,喘口氣,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選擇。

寫在最後

回顧張藝謀的職業生涯,我們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軌跡,他一直在「服務意識」和「藝術追求」之間徘徊、妥協、掙紮。

他並非沒有才華,也並非沒有追求,只是在現實的壓力下,他選擇了「妥協」,選擇了「服務」,選擇了「成功」。

然而,這種「成功」,卻讓他離自己的內心越來越遠,也讓他失去了曾經的銳氣和鋒芒。

如今,他已經年過七旬,依然活躍在電影的第一線。

他還在拍電影,還在嘗試新的題材,新的技術,但他還能找回曾經的自己嗎?

或許,答案就在他自己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