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活得擰巴的人,都該看看【我的阿勒泰】

2024-05-26影視

沒有激烈的狗血,沒有劇烈的矛盾,沒有暴力、出軌,也沒有酒醉金迷,劇中最壞的人也就是個自私貪婪的普通人。

但【我的阿勒泰】還是圈粉無數。

他吸引人的是什麽呢?

也許是因為它勾勒出了一幅現實中摸爬滾打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片凈土。

比如沒有雜質的夢想,沒有雜質的愛情,以及遠離喧囂、沒有雜質的寧靜平胡。

還有就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卻隱隱被打動的—— 劇中人的不擰巴

【我的阿勒泰】中,每個人都不擰巴

什麽是擰巴呢?

【現代漢語詞典】對「擰巴」的解釋是,別扭、不順。

【漢語大字典】對「擰」字的解釋是,顛倒,錯,別扭,抵觸。

可以看出,基本沒什麽好詞兒。

對於生活擰巴的人來說,這些別扭、不順、顛倒、抵觸,都發生在自己內部,是自己在和自己較勁。

具體的說就是,心裏明明向往A,卻迫於自我要求或者外在壓力不得不做了B,可心裏還是放不下A,又因為對B已經有了投入,而覺得也不該放棄B。

這道只有兩個選項的選擇題,不停地在心裏轉圈,似乎怎麽選都是錯,還消耗了大量能量。

最終的結果,大多是既錯過了A,也沒做好B,或者雖然做好了B,卻還是感覺不到幸福。

我們或因為用過於嚴苛的要求對待自己,或因為在困難前沒有堅持的勇氣,而最終選擇了對自己的不忠誠。

但【我的阿勒泰】中,幾乎每個人都很忠於自己的感受,也因此人人都活得通透不擰巴。

追夢的文秀,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沒有經濟保障作為後盾,卻不管置身於小飯館做服務生,還是遠在上網都費勁的牧場,都始終堅持自己對於寫作的熱愛。

堅持做自己的巴太,他的職業選擇和愛情雙雙遭遇父親反對,但哪怕和父親鬧僵,被父親揍,也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當他心裏過不去踏雪的結,就離開了文秀,當心結已解,就又回到了牧場。

忠於內心的張鳳俠,她看似灑脫,實則內心始終藏著對愛情的珍視。她無法接受老公的離開,就努力讓自己停留在感受中離他最近的地方,對別人動了心,也坦然接受自己的心動。

勇敢追愛的托肯,在從不把自己放在心上的老公過世後,勇敢地選擇和愛人再婚,並努力爭取將按習俗要留在公婆家的孩子帶走。

就連最惹人厭惡的高曉亮,都從一而終地忠於自己的貪婪。這雖然不好,但對於他自己來說,可能也從未有擰巴、糾結的感受。

在這個過程中:

文秀沒有因為學歷低或身處牧場而既放棄寫作又惦記寫作。

巴太沒有因為孝順放棄愛好和愛的人,然後一輩子滿懷遺憾地過下去;也沒有帶著關於踏雪的心結留在文秀身邊,又讓這個心結不時出來影響兩人的感情。

張鳳俠沒有在自己的感情選擇中過多考慮女兒文秀的心情,也沒有用超高的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對高曉亮動了的心,然後委委屈屈、委屈求全地做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媽媽。

托肯沒有選擇屈從於文化與習俗,就放棄自己的孩子,留得一生的遺憾。

高曉亮也沒有因為文秀的單純和張鳳俠的情感與信任就放棄貪婪的本色,一邊生活一邊郁悶。

可我們卻總是對自己講了太多道理,卻忘記了去考慮自己的感受。

擰巴是一場本我與超我的戰爭

當我們說「我」的時候,我們認為這就是我們自己。

但心理學上卻不這麽認為。

我們都很熟悉的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認為,每個人在人格結構上都有三部份。它們分別是:本我、超我和自我。

本我就是單純想實作欲望的那個自己。這個我啥也不想考慮,只想痛快地滿足自己所有的願望。

超我就是希望遵守道德和規則的那個自己。這個我不考慮個人感受,只講道德和要求。

自我則是本我和超我,因為現實,不得不調和後的那個自己。這個自己努力用適度的道德和規則約束自己,讓自己在不會有麻煩的前提下,實作本我欲望中的一部份。

舉個例子:

一個人很想有錢:

本我就想把銀行裏的錢拿走;超我就會教育說這樣是違法的,會坐牢的;而自我最後的選擇可能就是選擇透過努力賺錢的方式獲得財富。

再比如:

一個男人在街上看見一個大美女:

本我就想把美女直接當街撲倒;超我就會教育說這樣不符合法律要求,會被警察抓走的;而自我最後可能選擇去搭訕加個微信,或等待在遇見有發展機會的美女時再說。

如果這個自我妥協的度比較恰當,我們就會既滿足了道德和法律要求,又能釋放和滿足一部份自己的欲望。

這就好像在一場自我和超我的戰爭中,自我和超我兩人打成了平手,握手言和。

可如果本我和超我中,有一個特別強大,另一個非常弱小,其中一人取得絕對優勢,贏得了戰爭,那生活得擰巴都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如果本我特別強大,這個人就很容易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根本不顧及道德、法律、公序良俗這些東西。

很多塌方的明星、新聞裏危害作亂的人以及我們身邊看起來自私自利的人都是這種型別。

這些人,他們自己不難受,難受的是遇見他們的人。

可如果超我特別強大,這個人就特別容易想東想西。他們用非常高的道德標準約束著自己,不惜為此違背自己的心,委委屈屈、委屈求全、自我犧牲又心懷遺憾地過一生。

很多為了家庭放棄事業的人,為了孩子放棄人生的人,為了家人放棄自我的人都是這種型別

這些人,遇見他們的人不難受,難受的是他們自己。

這些人也是最容易活得擰巴的一群人。

統計數據顯示,很多抑郁的人,都是由於超我過於強大造成的。

在這場自我與超我的戰爭中,最理想的結局就是平手。

從擰巴到舒坦

從擰巴到舒服這條路,並不像山路十八彎那麽難走。

直行,然後轉過下面三個彎兒就到了。

彎道1:接納自己的欲望及現有的規則

每個人都有欲望。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自己的欲望,允許自己有欲望,甚至有不符合道德、法律和公序良俗要求的欲望存在。

這是我們的本我。它是世界上每個人,哪怕最偉大、最講究道德的人也會存在的一部份,不可能消失,也不可能被消滅,更不可能只有你一個人有這些不好的欲望。

這些欲望,人人都有,只是別人沒有告訴你。

你和別人的不同只是,他們懂得去接納這一部份,而你卻在因為這人人都有的一部份而譴責自己。

欲望和願望,是我們生活的動力和努力的方向,是每個人的目標和奔頭,是心裏的那股勁兒。

它的存在是客觀的,也是合理的。

換個角度想想,想做卻沒真的做,不是道德瑕疵,反而是有道德感的表現。

同時,我們需要接納的還有規則。

道德、法律、公序良俗,這些或真實存在或在我們文化中達成的共識,也是我們需要接納的。

它們是對我們的約束,也是對我們的保護。

接但納欲望不代表放縱欲望,接納規則不代表放大規則。

彎道2:做好課題分離

接納欲望與規則後,我們該如何掌握好自我和本我的尺度呢?

書籍【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了「課題分離」。書籍認為,解決人際關系煩惱的第一步就是學會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簡單說就是,分清楚啥是誰的事兒,每個人對自己的事兒負責,別因為別人的事兒,去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比如:

【我的阿勒泰】中,張鳳俠選擇和高曉亮在一起。文秀清楚地知道高曉亮貪婪、自私、不可托付,但並沒有認為拯救母親擺脫和高曉亮的戀情是自己的責任,而想盡辦法拆散他們。

我們都在群體中生活,不可能完全與別人做到課題分離,對別人的事情和感受毫不在意。

但至少我們可以在心裏清楚,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責任人。

不管這個人與我們的關系有多親近,能力有多強或者多弱,從根本上講,他過得好不好更多地是取決於他自己而不是我們。

而我們也是自己的第一責任人,對自己做出的每個選擇、每件事負責。

當我們忽略自己的感受,犧牲自己去成全別人的感受,實際上是我們承擔了別人解決自己內心問題的責任,同時疏忽了原本該由我們承擔的自己幸福的責任。

③學會愛自己

我們為什麽會執著於去為別人的責任負責呢?

也許是因為我們太習慣忙碌於滿足別人的期望與需求,而不自覺地忽略了自己。

學會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別人。

否則,不僅我們自己會活得擰巴,那個我們想照顧感受的人也會感到不舒服。

因為我們的擰巴,會讓我們產生情緒,而情緒就算我們下定決心要一個人扛,也總是會或多或少地從別處冒出來。

就像蒸鍋蓋上蓋子也會冒氣。

有的人說,那是因為蓋子上有孔。沒錯,但如果把孔堵住,可能不會冒氣,但整個鍋可能就爆炸了。

移植到人上,想一下,那會是什麽後果呢?

因此,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為自己的情緒留個小孔,而也總會有情緒從那裏冒出來。

與其如此,我們不如認真地看看長久被忽略或犧牲的自己和自己的情緒。

給本我一點力量,給超我一點束縛,伸出手去觸碰觸碰自己的情緒,從內心孕育出一個能夠看見自己,敢於愛自己的自我。

寫在最後

在【我的阿勒泰】原著中,有這樣一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

如果養馬只是為了吃肉,生活該索然無味到什麽地步?

思考,留白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