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同樣吃了敗仗,美國因何喜歡拍越戰電影,卻並不喜歡拍韓戰

2024-04-14影視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感謝您的支持。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駕機撞擊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造成近3000人罹難的慘劇,這一重大事件震驚了全美國,引發了民眾的憤怒與不安。

就在這個時候,時任總統小布希借機大力宣揚愛國主義思潮,呼籲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共同捍衛國家榮譽。

愛國主義的高漲,很快就影響到了美國的文化產業。作為體現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視窗,好萊塢電影開始響應政府號召,紛紛制作出一系列渲染美國軍人英勇形象的商業大片。

2002年,由美國傳媒公司發行的電影【我們曾是戰士】如火如荼地拍攝上映。該片借越戰為背景,講述了1965年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在第一次大規模越戰遭遇戰中的英勇表現。

盡管戰役最終以慘烈失利告終,但影片卻有意無意地美化了美軍的形象,將他們塑造成了視死如歸、不畏生死的英雄。

與此同時,西爾韋斯特·斯泰龍主演的【第一滴血】系列也借勢重拍續集。該系列第二部於1985年上映,透過講述一名越戰老兵重返越南的故事,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美軍戰士的不屈英勇,也隱喻了美國戰火重生的願景。

盡管這些影片往往誇大其詞、違背事實,但在民族主義的氛圍感召下,觀眾們對它們趨之若鶩,這些片子無疑是成了憤青發泄情緒、麻痹大眾的最佳出口。

時間倒流至1975年4月30日,越南戰爭就此謝幕。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給美國人民帶來了沈重的創傷。

在漫長的八年抗爭中,美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陣亡和失蹤的美軍人數高達5。8萬余人,另有30余萬人負傷或終身殘疾。

除了生命和健康的重大損失,美國在這場戰爭中還斥資高達1500多億美元的天文數位。

然而,這一切代價所換來的,卻只是一場徹底的失利。1973年,美軍最終被迫從越南全面撤軍,標誌著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的失敗收場。

越南戰爭不僅重創了美國在國際上的霸主地位,更讓全世界看清了美國政府推行霸權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真實面目。

對於美國人來說,越戰的失利無疑是一記沈重的打擊。他們對自己國家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戰爭的沖擊下,開始產生動搖。

國內民眾對政府的質疑和不滿也由此積累。

越南戰爭給美國人民帶來的創傷之痛,深深刻印在這一兩三代人的心靈深處,成為一道無法撫平的傷疤。為了重新審視這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歷史,為了緩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精神創傷,好萊塢電影界掀起了一股關於越戰題材的熱潮。

1978年,麥可·西米諾執導的【獵鹿人】一鳴驚人,不僅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更重要的是,它開啟了美國反思越戰的影視先河。

從此之後,湧現出一大批以越戰為主題的佳作,試圖從不同角度還原這場戰爭的全景。

1986年,奧利弗·斯通自編自導的【野戰排】更是將鏡頭對準了戰火硝煙籠罩下的普通士兵,展現了他們在殘酷環境中掙紮求生的艱辛歷程。

1987年,史坦利·庫布瑞克的【全金屬外殼】則更多著眼於戰爭給年輕人帶來的精神創傷。

進入90年代,好萊塢對越戰題材的探索更加深入。1995年,【生於7月4日】聚焦反戰運動的發展;而1994年的【阿甘正傳】,更是將主角先後置身於戰場與和平陣營,折射出美國社會對這場戰爭的深層矛盾。

直至2017年,由肯·伯恩斯執導的紀錄片【越南戰爭】問世,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全面而客觀的描述,引導觀眾正視戰爭的殘酷,思索和平的可貴。

這些優秀的影視作品無疑都是美國人在戰爭創傷後,審視歷史、吸取教訓的重要嘗試。

美國的這些反戰影片,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越戰的主題,給觀眾帶來了全方位的洞見。

以麥可·西米諾執導的【獵鹿人】為例,影片透過三位年輕人的視角,展現了戰爭如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

劇中,施瓦茨扮演的本是個陽光燦爛的大學生,卻在戰爭的陰影下逐漸變得陰郁、暴力。影片高潮處的"俄羅斯轉輪"一幕,更是將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汙濁展現得淋漓盡致。

相比之下,史坦利·庫布瑞克執導的【全金屬外殼】則更多地聚焦於戰爭環境對士兵心理的影響。片中,馬修·馬德琳扮演的貧民區出身新兵,經歷了從熱血青年到精神潰瘍的戲劇性轉變。

1995年的【生於7月4日】則將目光投向了反戰運動這一獨特的社會現象。影片生動再現了上世紀60年代,大批美國民眾為了反對越戰而奮起抗爭的場景。

他們手持標語、高呼口號,與親戰分子產生了激烈的對抗和沖突。

此外,1994年的【阿甘正傳】在講述了主人公阿甘隨軍出征越南的經歷後,還精心安排了一個他混入和平示威隊伍的橋段。

這種安排無疑是想折射出美國社會對越戰的矛盾心理——一邊是愛國主義的號召,一邊又對戰爭的正當性存疑。

要徹底解開越南戰爭的前因後果,我們須要回溯到上世紀60年代的東南亞。

早在1954年,越南短暫地從法國殖民主義者手中奪回了國家的獨立。但這股民族自由的浪潮很快就遭到了意識形態分歧的阻礙。

1955年,越南被人為分裂為親美的南越共和國和親蘇的北越民主共和國,雙方從此反目成仇。

1960年,北越發動了旨在統一國家的戰爭。為了遏制北越的擴張,並鞏固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美國政府決定直接插手這場內戰。

1961年,時任總統約翰·甘迺迪開始向南越增援武力,美軍顧問和特種部隊陸續進駐。

到了1964年,情況進一步升級。在透過了"湯姆金斯灣決議"後,美國正式向越南派遣大批地面部隊,並全面參與戰事。

從這一刻起,原本只是一場內戰的越南戰爭就徹底激化為美國與北越之間的直接較量。

一場曠日持久、慘烈殘酷的廝殺由此拉開序幕。八年後的1973年,在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下,美軍最終被迫宣布敗走,結束了這場泥沼般的戰爭。

越戰不僅讓美國在這片土地上嘗盡了失敗的恥辱,更是對整個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場持續多年的殖民戰爭,無疑加劇了東西方陣營的對抗,急劇升溫了冷戰時期的緊張氣氛。與此同時,越戰的勝利還堅定了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反帝反霸的決心,成為亞太地區力量對比格局發生重大轉折的一個重要契機。

從這個層面講,越戰的影響已不僅限於當事國,而是演化成一場牽動全球的較量。美國雖然在戰場上吞下了沈重的失利,但它同時也夯實了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部署,為今後在這片區體擴張版圖留下了伏筆。

總的來說,越戰是冷戰年代東西方對抗的一個重要縮影,加劇了全球範圍內的戰略角力,為亞太未來的格局轉變埋下了伏筆。

在柯林頓總統執政期間,他曾如此評價越南戰爭:"1960年代,伴隨著人權運動和反越戰運動的爆發,美國的神話開始崩塌。

全世界目睹了美國政府的霸權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真面目。從那時起,整整兩三代美國人,都開始對自己的國家產生了深深的質疑。

美國已不再是他們心目中理想化的國度。

柯林頓的話說明,越戰不僅重創了美國在國際上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撼動了美國人對自己國家根深蒂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這個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導致美國民眾對國家的認同出現了動搖,對政府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懷疑和不滿。

回溯時間,來到1950年。當時的北韓半島,局勢風雲詭譎、火藥味十足。二戰結束後不久,美蘇兩個陣營就在這片土地上對峙起來。

東邊是親蘇的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西邊則是美國全力扶植的南韓政權。雙方的矛盾很快升級為激烈的武裝沖突,一場持續三年的韓戰,由此拉開序幕。

和越戰一樣,美國在韓戰中的表現同樣乏善可陳。雖然他們憑借人員和武器的優勢,一度占據上風,甚至一度將北韓軍隊逼到了中朝邊境。

但很快,形勢就出現逆轉。在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支援下,北韓軍隊打起了頑強的遊擊戰,最終將美軍釘制在三八線一帶。

1953年7月,雙方簽署停火協定,韓戰宣告結束。但從結果來看,這無疑是美國在北韓半島吃了一次大虧。

他們未能實作統一北韓的目標,只得勉強接受半島南北分治的現狀,暫時維持戰略平衡。

從這個角度講,韓戰同樣是一場失敗之戰。但它在美國人心目中,卻遠沒有越戰來得令人刻骨銘心、傷痕累累。

究其原因,或許是韓戰的影響有限、傷亡相對較輕所致。

為什麽美國人如此熱衷於拍攝越戰題材的電影,卻對韓戰避而不談?原因很簡單:越戰給美國帶來的創傷太過沈重,教訓太過慘痛,因此他們才如此執著於透過影視作品不斷審視、反思這段歷史。

相比之下,韓戰的影響則相對有限。雖然美國在這場戰爭中也未取得勝利,但至少戰爭以停火而告終,美國的戰略目標基本實作。

而且,韓戰的傷亡人數也遠不及越戰,對普通民眾的影響微乎其微,因此在美國人的集體記憶中,這場戰爭反而成了一個被遺忘的存在。

正如一位學者所言:"韓戰,那只是美國軍隊的光榮史篇;但越南戰爭,卻是美國全民心頭的痛。"這就解釋了為何好萊塢對越戰如此著迷,而對韓戰避之唯恐不及的原因。

由於美軍在韓戰中的表現乏善可陳,如果要拍攝相關影視作品,除非顛覆事實,否則只會讓美國民眾的自尊心遭受沈重打擊。

因此,盡管有一些影片如【絕不撤退】和【豬排山】等試圖歌頌美軍的英勇表現,但它們都陷入了老掉牙的宣傳模式,難以真正引發觀眾的共鳴。

著名學者如此評價:"韓戰,那只是美國軍隊的光榮史篇;而越南戰爭,卻是美國全民敬畏的歷史縮影!"由此可見,韓戰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註定是相對次要的。

它也難以像越戰那樣,成為美國人自我反思、籲求和平、追求人性救贖的主題載體。

當年,美軍雖在北韓戰場上一度占據優勢,但很快就被中國人民誌願軍的英勇頑強所鉗制,節節敗退。這種失利的景象,與美國一貫自詡的"不可一世"形象極不符合,自然不會被好萊塢熱衷拍攝。

相較之下,即便最終戰敗,美軍在越戰中的表現也要光榮得多。他們每每在戰役中占據上風,只是最後由於種種原因功虧一簣。

這種悲壯的景象,無疑更加引人註目、更具戲劇張力,也更適合搬上銀幕。

事實上,不僅僅是美國人對越戰如此著迷,各國對於本國歷史上的重大戰爭,都有著同樣的情懷和執念。就像中國人對抗日戰爭的癡迷,就像俄羅斯人對衛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銘記,歐洲人對那場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刻骨銘心。

誠然,每個民族都曾在戰火硝煙中遺失過鮮活的生命,都曾在戰爭的陰影籠罩下飽受苦難和折磨。但正因為有過這段殘酷的集體記憶,正因為有過這種刻骨的創傷,他們才更加珍惜和平年代的來臨,才更加熱衷於透過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反思歷史、吸取教訓。

拿中國來說,抗日戰爭造成了數千萬同胞傷亡,國土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正因如此,和平的珍貴才格外令人銘記。

還原那段慘痛歷史,警示我們時刻銘記英雄先烈的犧牲。

同樣,二戰也給歐洲各國帶來了淪陷性的創傷。德國人透過拍攝【赫洛薄荷糖】等影片,反思納粹主義的災難;波蘭人則用【鋼琴家】喚起戰爭暴行的記憶。。。所有這一切,都是對和平的渴望和呼喚。